張偉琦
摘要:我國在2016年5月1日正式全面開展了營改增試點。這是自1994年分稅制改革起,財稅制度體系進行的新一輪制度體系的改革。加大步伐應對營改增政策對通信行業的深遠目標,提高企業業務核心競爭空間,為增強國家綜合國力添磚加瓦。
關鍵詞:營改增;通信企業;影響研究
前言:隨著當今時代經濟產業鏈條的持續發展,營改增經濟政策的推出促進了我國經濟發展稅收制度的完善,提高了我國的經濟發展狀況和企業的結構建設。本文主要概述了營業稅改增值稅的基本意義,討論稅控工具的重大影響,探索征收范圍和稅率,了解政策實施步驟和進程,積極配合國家政策調整,熱烈響應國家號召。
一、營改增的內涵
營改增的出現適應了我國經濟結構調整階段對于稅制的完善,邁進現代化服務業的新時代。將從前繳納營業稅時的應稅方式轉變為繳納增值稅的方式,單一的對于企業服務或產品所增加的價值進行一小部分的繳稅,減少了多次重復進行繳費的情況發生,由服務行業和交通運輸業試行,逐步擴大到其他的行業里實行,營業稅轉變為增值稅對于小型企業來說降低了它們的稅負,而對其他的服務行業來說,增值稅的出現抵扣了稅額的范圍和額度,也在提高我國的進出口貨物和勞動力方面做出了相應的優化,配合了市場經濟結構的轉變,提高企業的投資興趣,擴大內部需求,對于振興經濟發展和鼓舞民眾的信心有著不可或缺的意義。
二、營改增對企業意義的分析
(一)財務影響
1.營改增對與負稅的促進作用
增值稅制度的實施,可以分兩部分來說明,第一部分是對于一些規模小企業的納稅人,從以前營業稅的百分之三或百分之五,采用增值稅的方式降低了負稅值;第二部分是對于其他增值稅的納稅人來說,通常這一類型的服務行業營業稅是不能夠抵扣稅額,而營改增后上游繳納的稅款可以在下游進行進項稅款抵扣,企業獲取的抵扣范圍和金額越大,企業的稅負就越小。營改增直接關系到財務審核流程,營業稅制度改為增值稅制度,最先發生改變的是財務的審核,因為營業稅流程里沒有對于銷項的核算,所以營業稅的流程較于簡單化,只需要企業的收人額或者收入和支出之間的差額和稅率就能夠把稅金計算出來,采稅的額度和進項的額度,所需要的成本和收入都能準確的進行記錄;增值稅計算方法相對比營業稅的計算方法更加復雜化,所以財政的收入和人賬的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
2.營改增對工作環節產生的影響
每一個相關從業人員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了解營改增的內含,熟悉一些相關的國家政策要求,財務工作人員更是要加強工作能力,熟悉營業稅改增值稅的稅率。稅收工作的聯系和建構變得紛繁復雜,增強了會計核算的困難性,特別是對于大型企業來說,相關部門的財務處理在政策上、手續上、環節上并不相同,進行財務審核流程中加大了對工作的量化。相同的思路,企業的財務工作對于稅收制度的改革,企業相關人員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來學習、考究、迎合這種新制度。最后根據當前服務行業經營的狀況,為降低稅負帶來的壓力,增強企業運營效益,務必通過不同類別的稅種業務流程來進行不同的核算。
3.企業意義角度分析營改增
營改增的實施也帶動了發票用途方式的變革,對于增值稅所存在進項稅和銷項稅,通常稅務發票不能夠使營改增稅務發票合理使用,所以必然會對于發票的使用和界線分明提出要求。增值稅發票的使用方式首先是對小企業范圍的納稅人與普通的納稅人,對于小企業范圍的納稅人,發票和營業稅的發票沒有很明確的類別劃分;對于普通的納稅人來說,就需要兩種發票,一種是專用的增值稅發票,另種是平常的增值稅發票,對于使用這兩種發票的類別劃分,相關部門提出了一個明晰的規章條例。兩種發票不規則的使用方式則導致稅金上繳不相稱,促使企業面臨最壞的風險低谷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其次增值稅專用發票要求較高,審核要求需通過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來批準。企業應按照相關規定購置稅控裝置系統和設備工作,必須由專業人員負責保管專用的發票和設備。對于通信行業來說,需要改造IT系統實現增值稅價稅相劃分,滿足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批準要求。所以增值稅制度在某種意義上,對發票的使用和規范產生了較深的意義。
(二)經營管理影響
許多人都覺得營業稅改增值稅是一個稅負方面的體現,但是實際上,這只是營改增財務方面的一個具體體現。排除對于稅負的影響之外,對于企業產品方面的定價、運行方式、經營概念的改變、考察績效的改變都具有一定的意義。實行營改增之后,購買貨物和勞務支付的價款,由于價稅分類,獲取的進項稅部分不再是成本的組成部分,成本也會有所下降。如果收入產生的銷項稅額小于成本及資本性支出的進項稅,將會降低企業的稅收成本,反之則會增加企業的稅收成本。總的來說,企業實行增值稅后財務收入、成本、利潤的確認都會發生一些不穩定的因素,對業績考核產生深遠的影響。營改增政策實施之后企業利潤的收錄、成本發生根本性改變。為了保障公司效益,又要求對定價政策作出合理的改變。上下游都會涉及到重新定價的過程,需要進行多方案的利潤計算,健全預案,做動態測試。
三、營改增的工作落實
在營改增初期為了順利開展營改增工作的進行,我省曾明確提出了“八個到位”的要求。一是組織力量到位,二是宣傳工作到位,三是培訓工作到位,四是信息交接到位,五是技術支撐到位,六是政策保障到位,七是模擬運行到位,八是加強征管到位。而工作人員在各級領導的帶領下,了解自身的責任義務,明確分工工作內容與要求,切實實行工作的各項措施,學習營改增的內容和相關經濟政策;加強公司內部宣傳工作,確保全力推動各項工作的開展,順利的交接,將各項經濟措施落實到實處、細處;厘清責任劃分,各個部門分工協作,組織培訓學習,增強工作能力,提高自身素養;加強信息網絡建設,在公司官網中增加了子網站,為查詢、申訴、糾錯、監督、舉報工作提供技術支持和管理渠道;而政府出臺了相應的經濟扶持政策,創造了一定的條件能夠輔助企業改革過度,轉換稅負發展方式;對于營改增之后的財務管理一直是嚴格把控,財務如實匯報、管理,按期進行檢查監控,重點監督管理,并且要不定期抽查。
結語:實行營業稅改為增值稅對于會計核算、財務管理、營銷等方面來說對其產生了不可或缺積極影響,包括通信行業的資費系統、銷售系統、ERP等都進行了一系列的改觀和進一步的規范調節。營改增政策形成良好的循環經濟方式,大大減少了企業的稅務負擔,雖然在實施流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對行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是在國務院的帶領下、稅務監管部門的協調組織下,相關部門的扶持幫助下,解決了存在的問題,改正了工作中出現的錯誤,企業的發展變得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江珊.財務視角下“營改增”對通信施工企業的影響[J].北方經貿,2015,03(08):157-158.
[2]陳潔敏.“營改增”對通信監理業的影響及應對策略探討[J].財政監督,2014,05(14):8-10.
[3]高萍,徐娜.“營改增”對電信行業的影響分析及應對策略[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4,04(07):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