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深化,使得語文閱讀教學逐漸成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有效的閱讀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獲取更多語文知識,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本文將結合實際情況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進行分析,旨在促進我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不斷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閱讀能力
語文學科作為小學基礎教育中的一項重要科目,對學生未來的成長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應將培養學生知識技能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應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價值觀念以及情感態度。本文將結合實際情況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進行分析,以期為今后的教育工作提供寶貴經驗。
一、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意義
有效的閱讀是幫助學生獲取語文知識、增強學生語感、鍛煉學生表達能力的一種重要途徑。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通過在課堂教學中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幫助學生對教材文章中的情感主旨進行揣摩,使得學生可以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在課堂教學中進行閱讀教學可以有效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同時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在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基礎上促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在短時間內得以快速提高。而對于小學生而言,閱讀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獲取更多語文知識,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為今后的成長與學習創造良好條件[1]。
二、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以人為本,尊重學生個性發展
由于每個學生的成長環境、個性、興趣愛好各不相同,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有不同的接受能力及認知水平。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教學理念,同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設置教學內容,充分做到因材施教。針對每個學生自身存在的閱讀問題給予正確指導,使得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感受到語文閱讀中的樂趣,并消除自身對閱讀學習的抵觸心理,從而有效提高閱讀質量[2]。
(二)增強語句訓練
學生閱讀文章所產生的感悟會隨著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而發生改變,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在課堂閱讀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語句訓練,促使學生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主旨以及作者所要表達出的具體情感[3]。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閱讀指導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借助相關語言語句的方式來加強學生對教材文章的理解,使得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在課堂教學中有效提高。例如語文教師在進行“講春天”這一部分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有感情朗誦,為學生構建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要求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充分感受文章中所描寫的優美場景,并從中找出作者寫作時的具體特點。如:“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開的野花一朵兩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教師可利用這一段文字描寫,為學生講述有關比喻這一修辭手法的相關知識,使得學生可以借助生動而形象的語句充分了解比喻這種修辭手法的實際涵義,從而為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三)培養學生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同時還可以促使學生形成較好的思維模式,對于學生今后的成長發展與學習具有促進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在課堂閱讀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念,并促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4]。首先,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引導學生在課前充分做好課本預習,以實現課堂教學中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良性互動,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其次,教師應指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將文章中描寫較為優美的詞句摘抄下來,幫助學生養成做筆記的學習習慣,同時要求學生將文中不理解的部分劃出并及時提問,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問題意識,使得學生可以在閱讀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維模式,通過不斷的探索與思考來提升個人學習能力。最后,語文教師應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不斷鼓勵學生克服懶惰心理以及其他學習困難,對于學生的表現做出及時評價,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在肯定學生自身優點的基礎上明確指出學生在閱讀方面存在的不足,促使學生可以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加以改正并在教師正確的引導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為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四)創設良好學習氛圍
通過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可以有效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內容,使得學生可以在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中不斷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教師應在課堂閱讀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促使學生可以將注意力集中在閱讀教學中,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效率。例如教師在進行“柳樹醒了”這一部分教學時,可以讓學生扮演“春雨”這一角色,同時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小雨沙沙的歌曲,并在大屏幕上為學生展示相關圖片,為學生創設符合課堂教學內容的教學情境,并利用音樂來渲染課堂氣氛,使得學生可以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閱讀教學中,充分享受教學過程。教師可在教學結束后讓學生通過對文章的理解將這首小詩有感情的朗誦出來,促使學生通過這種閱讀方式更加深刻的體會文章內容,從而有效提高閱讀能力[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得學生可以通過閱讀不斷獲取有效的語文知識,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同時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并可以在良好的課堂環境下不斷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從而為今后的學習與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陳亞琴.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聽說能力[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33):376-376
[2] 陳運會.淺析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中的應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18):113
[3] 周春暉.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閱讀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5(31):41
[4] 吳小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J].科技創新導報,2015(13):184-185
[5] 陳麗云.小學語文教學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對策探究[J].讀與寫(上,下旬),2015(8):435-4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