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克孜·阿塔吾拉
摘要:了解學生語文思維的特點,反思教學中的問題現狀,探索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方法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高中語文;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語文教學要了解學生語文思維的特點,立足發展學生智力,想方設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利用可行方式對學生進行創新實踐訓練,激發出學生的想象與智慧的火花,進而造就具有創新思維能力的人。
一、學生語文思維的特點
1.滲透性特點。
語文教材中的內容具有直接激發學生思維的性能,運用語文知識可以發散學生思維,語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學內容對學生語文思維滲透性特點,不斷引導學生對自身所學的知識點進行文學上的再創造,讓學生可以真正體驗到語文教學的魅力,進一步促進學生進行文學創作。
2.廣泛性特點。
由于思維空間具有無限性特點,所以就導致學生在進行語文知識學習時,會出現多種多樣的思維層面。語文教師可以利用語文本身這一學科廣泛性的特點,不斷引導高中學生通過自身對語文知識的理解來挖掘語文知識本身的深層價值。此外,語文教師還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幫助學生找準自身定位,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
3.交流性特點。
語文思維教學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征,就是其交流性是非常強的,語文這門學科是我國的基礎學科,因此對語文這門學科的學習也就成為當前教育教學中的重點。語文這門學科的交流方式主要有語言和文字交流兩種形式,語文教師可以利用語文思維交流性的特點,進一步引導學生開拓思維。
二、反思高中語文教學現狀
反思我國的高中語文教學現狀,存在一些問題,面對新課程改革的大環境下,一些教師無法有效適應,大多只是被動地執行教學方案,這也是導致教師整體教學水平低的主要因素。通過觀察發現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第一,語文教學理論與實踐不統一。雖然教師對教學理念的理解比較深刻,但是在教學實踐中卻沒有很好地執行新理念, 第二,過于注重教學形式。教學實踐中教學形式多種多樣,不管是采用哪種形式,其目的都是希望可以真正提升學生的綜合水平。但是很多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為了追求形式的新穎,最終的教學效果卻沒有想象中的好。還有的教師為了追求教學新形式,教學知識點很多卻與教材內容相脫離。我們必須明確教學形式是為教學內容服務的,必須將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進行整合,保證二者的統一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綜合水平,提高教學的整體效率。第三,沒有將學生的獨立思考放在重要位置。教師提出問題后,就開始讓學生進行討論,其實這種教學方法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是很明顯,因為通過調查發現,很多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中只是在單純地大聲說話,而且大部分討論的內容與教師提出的問題沒相關性差。如果長時間使用這種教學方法,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將會逐漸喪失,學生不能真正參與到教學中。因此,學生語文思維能力很難得到培養。
三、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
1.豐富語文教學的方式和內容。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及學生的個性特點,在課堂中設計一些相對比較新穎的、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由于語文思維的無限性特點,語文教師不能全盤否認學生的回答,要不斷引導學生向著正確的方向思考,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語文思維,這也是培養學生語文思維的主要途徑。
2.克服從眾心理,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特性“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質疑是培養學生思維獨特性的有效途徑。只有善于發現和提出問題的人,才能產生創新的沖動。(1)預習存疑,誘導思維。有些課文篇幅較長,故事情節曲折,我就要求學生在預習的時候提出疑難問題,相互討論、互相交流。他們對這些問題既感到新奇又難以理解,從而誘導啟發他們的思維。這樣帶著疑問認真讀書,邊讀、邊思、邊議,效果更佳。(2)課題設疑,啟發思維。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導學生從課題入手,抓住題目中的關鍵詞語提出問題,捕捉文章的中心是訓練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有效方法。 (3)難點質疑,引導思維。閱讀課文時要抓住重點、難點部分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要一步步啟發學生思維,促使他們進入思維狀態,不斷地進行判斷、推理,在思維的漸次深入中把握課文的內容,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提高其認識能力。
3.注重培養學生語文思維的深度。
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要對學生的思考方式及分析語文知識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不斷指導學生全面理解語文教學中的知識點,充分理解文章作者想要表達的深層次含義,準確發現事物本質。此外,還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不斷培養學生語文思維的深度。同時,由于語文思維的廣度性特征,在高中語文學習中,語文教師還要不斷延伸語文教學的廣度,可以讓學生多讀一些課外讀物,只有多閱讀才能積累更多的語文知識,沉淀語文基礎,對于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4.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
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兩點方式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首先,教師在課下要與學生進行真誠的交流,走進學生的內心,了解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和需求,幫助學生戰勝心理困擾,勇敢地進行語言表達訓練,這是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必備基礎;其次,教師應傳授學生心理減壓方法。例如,在課堂回答問題、與人交流之前可以先對自己說“我能行、沒問題”,或者事先默默地復述一遍要說的話,使學生的壓力得到舒緩。
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展開創新思維的翅膀
想象是創新的源泉,沒有想象,便沒有創新。我在教學中總是憑借課文,引導學生大膽地展開想象的翅膀,讓思維遨游宇宙,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青少年形象思維比較發達,又特別喜歡想象,他們對課文的讀解,從課文語句的理解到全文思想,形象和意境的把握,都需要憑借想象的創造功能來完成。因此,我在教學中的重要任務就是盡量避免學生完全受課文制約,亦步亦趨,只是從課文中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局面,而是努力引導學生帶著被課文所喚起的激情和想象、理智及思考,以學生鮮明的個性色彩和主動精神去積極發現知識,甚至是一些隱藏在課文深處,連作者自己也未曾認識到的知識;引導學生通過大膽的想象,來補充課文情節上的空白,意念上的省略,或創新課文的內容,延續課文的情節,或對課文的某些觀念進行提煉升華,從課文中引出新的見解等。在我的積極引導下,學生大都能憑借于想象的創造神力,生動地再現、靈活地填補、大膽地延伸課文內容,在頭腦中展現出一幅幅嶄新的現實畫卷,從而使學生步入創新的境界,得到創新訓練,以達到培養創新能力的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