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慶男
摘要:我國建筑行業在發展規模與施工技術取得較大的成績,但隨著不斷增加的建筑規模和數量,增加了技術管理的復雜程度。由于防水材料和工藝方面存在的約束,出現了大量防水問題。作為建設工作主要內容的圖紙設計,對建筑綜合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因此,本文基于建筑施工圖設計,認真分析防水處理問題。
關鍵詞:新形勢;建筑項目;施工圖色劑;防水處理
目前階段,建筑行業迅速發展,相應擴大了項目建設規模。在這一情況下,建筑施工出現了一部分嚴重問題,特別是防水設計,一定程度影響了項目建設的可靠性,主要是施工圖防水設計與控制施工要求不符。不僅影響了使用建筑物的綜合質量,還對用戶的生產造成約束。只有妥善處理施工圖設計防水問題,才可以徹底化解防水存在的設計問題。
一、防水設計重點
(一)屋面防水設計
1.設計重點
關鍵在于挑選良好的防水材料,并仔細處理保護層,另外對被破壞位置的防水層科學處理,強化處理天溝檐口等位置。
2.防水材料和保護層
一般,溫度和結構體位移等防水材料進一步產生極高的應力狀態。所以,在選擇材料中,建議選擇擁有較好延展性和柔性特點的防水材料。
同時,應高度重視管理防水材料,防止其在空氣中直接暴露,加強覆蓋保護層。通常,選擇50mm剛性防水混凝土層作為保護層和剛性防水層;而將地面磚與砂漿面作為柔性防水屋面,砂漿厚度應超過20mm;利用細石混凝土面或砂漿面作為屋面的防水層,適度增減厚度[1]。
3.主要部位防水設計
具體包括管井、上入孔、水落口、排氣孔和女兒墻等容易受到破壞的位置。這部分位置不僅容易發生積水,還對屋面排水造成影響,同時這些部位是各種材料交接形成,發生工作面裂縫的可能性較大。所以,設計圖紙中,應按照有關的防水原則開展合理設計,特別是附加處理細部節點[2]。
其中,作為主要防水節點的女兒墻壓頂,處在最高屋面位置,容易遭遇天氣因素的影響。同時在溫差影響下,縱向墻體結構和砂漿層極易出現變形問題,引發女兒墻壓頂裂縫。一般在3-5年之內表露出來,若不及時處理,雨水經過裂縫向室內滲入。因此,上人屋面防水層應超過250mm。
(二)外圍墻面防水設計
1.外圍墻面連接位置
一般包括預埋件和連接部件,通常是向建筑物墻體和墻身深入,嚴重破壞建筑物表層,另外特殊結構的預埋件需要向保溫層深入,因此二者之間容易出現縫隙,加之自然條件的影響逐步擴大縫隙。雨水容易通過縫隙進入外墻內部,當保溫層積聚雨水時保溫層容易產生脹裂和鼓包,加之雨水酸性特點,嚴重腐蝕預埋件縫隙內部的金屬,導致其發生松動,加重了安全風險。在設計防水時應盡可能防止直接與外墻接觸,減少預埋零部件的應用,同時對建筑橫欄連接外墻特點及時改變[3]。
2.外圍墻面保溫接頭
建筑物較少在空氣中直接暴露的部位時外圍墻面保溫接頭處,在空氣中直接暴露收口位置,導致從女兒墻和保溫層縫隙雨水直接流向外墻,當二者存在積水時,一定程度降低了保溫效果,冬季產生的積水凍結墻體,凍裂保溫層,一定程度減少了保溫層的使用時間。通過科學的收頭處理外圍墻面保溫接頭,并將聚苯板等可變性材料進行覆蓋,通過科學改進,有效降低了含水率。
3.外圍墻露臺防水
處理露臺操作簡單,認真排查容易出現漏水蓄水的部位,向滲漏隱患點科學隱藏雨水管道,在露臺位置獲得平面最低點,禁止使用過低的門檻,同時鋪埋排水暗管,當在露臺最低位置聚集雨水時,門檻阻擋了大面積雨水,并通過暗管排出[4]。
4.其他部位防水
第一,設計窗井位置,不斷強化處理防水層效果,有效提高外墻防水的穩定性。由于這一位置容易發生滲漏問題,因此,需要增設窗井頂板,進一步提高質量水平。
第二,地下室入口設計,在地下車庫和存儲室集中處理防水,防止地面水進入室內。另外,設置出入口頂部挑檐,或把排水明溝設計在起始點,進一步獲得較好的防水效果。
二、案例分析
在某江邊建設的批發市場,地下室包括停車場與設備層。由于這一項目處在多雨區域,應結合環境因素設計防水。
(一)改良地下室
第一,對內防水實施剛性防水層設計,選擇柔性防水材料時控制結構的迎水面和背水面。其中前者容易體現不透水性,當不存在較高要求的抗拉和粘結強度,設計底板防水是不需要牽涉粘結強度。在設計背水面時,應對二者全面考慮,不管是卷材或涂料背水面材料,都無法與基層形成粘結。特別是卷材,無法有效抵抗材料滲入形成的水分,薄弱位置極易產生水泡,在設計背水層時利用鋼筋混凝土對防水層實施壓住處理,對卷材和基層之間的粘結度降低以后,強化防滲水能力。
第二,背水層防水設計,處理基層表面的污物,基層穩固,表面完好,不會出現異物、灰層與砂漿。保證緩慢攪拌砂漿,對混合物配比度和攪拌時間嚴控。
(二)屋面防水設計
在這一設計綜合考慮美觀、功能與構造。這部分可以直接接受雨水,因此在設計中應整體考慮建筑物特點。
第一,由于在管道穿屋面結構聚集大量屋面漏水,應考慮設計兩道防水工序,分別是建筑防水層與結構防水層。首先是材料,根據防水項目發揮的重要作用,采取剛柔兩道防水層設計,通常采取多種防水材料與技術,有效預防屋面溫度差異導致的變形。
第二,屋面防水設計,有效聯系防排水,在堵的基礎上,還要因勢利導,利用排水坡度和方式處理容易發生積水的位置,從而有效排離雨水。認真計算與規劃屋面排水方案,明確排水坡度,科學設置水落口等。
第三,廚廁間防水設計,應綜合考慮飽和水滲透特點,根據不同受水特點采取對應防水設計。嚴格劃分防水設計等級,結合有關部位開展不同的設防設計。比如,設計地面防水時墻身和浴缸上沿分別上返25cm和50cm。
三、結束語
建設項目人員應認真思考設計,對使用建筑過程中出現的防水問題有效解決。實際說明,應科學聯系項目的真實狀況,比如所在的氣候與地質環境等,才可以提高防水設計水平,進一步強化結構的耐久性。
參考文獻:
[1]喻小亮.國外建筑防水和屋面工程技術發展趨勢[J].技術與市場,2016(12):80-82.
[2]楊紅玉,吉臨鳳.PVC 防水卷材在建筑上的應用[J].塑料科技,2016(6):53–56.
[3]馬躍強,何飛,趙波.預制裝配式建筑防水技術研究及工程應用[J].中國建筑防水,2016(5):26–29.
(作者單位:航天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大連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