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摘 要:街頭田徑在我國還處在剛剛起步的狀態,賽事舉辦的完善程度還需要一步步提升。嘗試讓田徑賽事走上街頭、步入商圈、走進校園,主要目的就是讓公眾近距離感受田徑運動的魅力,進而讓田徑運動的發展境遇逐漸發生改變,并能圍讓更多公眾充分認知田徑運動,將其更好地推廣到人民群眾中去。
關鍵詞:街頭田徑 現狀 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01(c)-0014-02
當今的街頭運動以它獨特的魅力豐富著大眾生活,它們時尚、青春、有活力,被大眾所喜愛。同時運動也不分國界,人們都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選擇更適宜自己的運動項目,通過運動更好地了解運動規則,從運動中找尋自我的價值。而田徑項目是運動之母,是所有運動項目中速度、耐力、協調、靈敏、柔韌最好的體現,應把田徑引向街頭、商圈來讓更多人們親身參與進來,使人們近距離接觸這項運動。
1 街頭田徑的興起原因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運動健身項目在大眾群體間普及,人們對運動的喜愛日漸高漲并且已經意識到運動對自身發展的重要性。在運動的同時更傾向參加集體性的項目或者是嘗試新穎的運動項目。而田徑這項古老又悠久的傳統運動項目漸漸已經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關注度已經無法跟當前流行的運動相比。2015年的北京田徑世錦賽期間,英國的田徑名宿塞巴斯蒂安﹒科接過了國際田聯掌門人的職務,明確指出,將改革現有田徑比賽的賽程,計劃將田徑比賽拓展到城市街頭。其實,街頭田徑已不是現在的新鮮詞匯,在英國等地早已有自己的規模。街頭田徑可以讓更多的人們欣賞到高水平運動員的精彩表演,更重要的是希望這項運動能源源不斷地傳承下去,走入大眾的生活中去,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2 街頭田徑的社會功能價值
2.1 街頭田徑的教育功能
把田徑運動開展到城市街頭,不僅能讓民眾們近距離地欣賞到各個項目的頂級高手相互比拼,更能使觀看者從這項運動中感受到這項運動本身所帶來的魅力,未成年的子女跟隨自己的父母一同來觀看,可以從小培養他們的興趣,孩子們會把自己喜歡的優秀運動員作為標桿,向他們學習,從而積極參與到田徑運動的訓練學習中。期間的互動也是多種多樣的,像今年五月中旬在北京CBD的世貿天階舉辦的女子撐桿跳高大比拼,在這次比賽中主辦方就搭建了一個健兒與觀眾親密接觸的舞臺,觀眾們可以近距離觀看撐桿跳高這個項目從插桿到落墊的全部過程,比賽中的觀賞性大大高于在田徑場中只能在看臺上遠距離觀看的效果,同時在比賽中配合專業的現場解說,減少了觀看者對撐桿跳高技術動作的疑惑和不解,能更好地專注于比賽。
2.2 街頭田徑的娛樂功能
田徑的運動項目從正規的跑道賽場搬到了人們生活的街道廣場,拉近了參賽隊員與觀眾的距離,觀眾可以更清晰地看到運動員的一舉一動,一般的街頭比賽,主辦方都會安排到傍晚或是晚間舉行,與常規的田徑比賽不同,燈光與賽道都會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加上更近距離助威加油的觀看者,運動員會更加興奮,比賽的積極性更強烈。在比賽前夕都會有互動的田徑項目小游戲,讓人們了解和喜愛田徑的同時普及田徑運動,大人和孩子們在玩中漸漸掌握一項運動的基本技能,為田徑運動建立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2.3 街頭田徑的經濟功能
通過街頭田徑對大眾廣泛的普及,田徑運動會像現在的路跑一樣被民眾所接受,參與的人群也會大大增加,今后舉辦的次數也會逐年增加。舉辦此比賽的城市會越來越多,知名度也同時得到提升。會有更多的愛好者會因為街頭田徑比賽而記住舉辦地,就像路跑運動一樣,因為一個比賽而記住一座城市,從此這座城市會成為人們觀光旅游,度假游玩的選擇地,使更多的人了解這座城市,喜歡這座城市。
3 街頭田徑現階段的發展現狀
街頭田徑雖然在國外一些城市已經形成規模,但也只是一些較發達的國家才有能力舉辦,而這項大眾可以近距離觀賞的運動項目在中國才剛剛起步,很多方面還沒有得到健全與完善,規模和影響力還沒有初具規模,使田徑在大眾群體間廣泛地開展,需要具有創新性和更廣泛的大眾群體。
3、1 地區的發展性不平衡
街頭田徑剛引入國內,很多方面不是很完善,像之前2015年7月和9月舉辦的男子跳遠和男子撐桿跳高田徑街頭巡回賽,還有今年5月15日舉辦的女子撐桿跳高街頭巡回賽都是在北京有名的世貿天階舉行的,今年9月3號晚在西安古城墻的西門甕城舉行的男子跳遠和本應在今年10月4日國慶節期間舉行但因為臺風天氣未能如期舉行的上海站街頭巡回賽,這些舉辦城市大多比較發達,經濟水平穩定,開展起來靈活度更高,而現在一些發展進步較快的中小城市也需要這樣有影響力的比賽作為城市走出去的突破口。
3.2 場地設施的安全防護與安保措施的投入
街頭田徑大多是在廣場或者有一定面積的商業街舉行,比賽場地臨時搭建的安全系數也有待考證,像跳躍性項目的比賽場地需要人性化的搭建,要充分考慮人體生物力學方面的問題,像跳遠項目搭建的場地,過高的離地間隙和彈性太大的跑道,會使參賽隊員不適應,造成的膝蓋損傷也很大,撐桿跳高這種田徑項目中危險系數較高的運動在器械的選擇上更是不能大意。安保的投入也要精中選精,堅決杜絕安保比民眾數量多的現象。
3.3 組織協調的部門積極性不夠
一項比賽的成功舉辦不單單是體育部門單一的責任,更需要政府等各個部門的鼎力協助,各部門互相配合,才能使比賽順暢、安全、高效地進行。從小細節入手,建造更人性化的設施,營造比賽親民的一種情懷。但某一場街頭田徑將門票發放給了特定的人群,而且還有專座觀看,與這項比賽對大眾開放,讓觀眾自愿觀看的最初目的大相徑庭,提升了田徑在大眾群體間廣泛傳播與推廣的難度。
4 現階段我國街頭田徑發展中應采取的對策
4.1 街頭田徑應得到國家及政府各部門的大力支持
田徑運動作為所有運動之母,其自身的魅力已經有目共睹,各種田徑賽事的盛大舉行,運動員揮灑賽場的成功與失敗后汗水與淚水交織的獨特魅力已經在大眾心里蓬勃生長。為各類頂級賽事所搭建的運動場無不顯示國家對所要舉辦賽事的重視, 把田徑從田徑場搬到街頭、商圈等地舉辦是響應了國際田聯的改革倡議,是為了讓人民群眾去切身地體驗與接觸,把田徑項目推入到民眾中去,這些想法單只體育方面的各部門是無法實現的,還需要各個行政機關及下屬機關對街頭田徑的關注,做出切實可行的方案,各級管理者都切實履行自己的職責,一同把宣傳倡導做到民眾的心里去,把街頭田徑發揚光大。
4.2 大力加強宣傳力度
長期以來,我國的田徑運動開展大多數是體制內慣性推動,大多是靠明星運動員的知名度在拉動,呈現階段性的關注度提高,但當明星的光環退去,田徑又成了無人問津,關注度下降的項目,中國田徑的發展方向也不得不改弦易轍。單一的宣傳是得不到永久倡導的,所以可以與郵局、銀行或公交系統合作,推出紀念郵票和明信片,銀行卡或者地鐵車票都可以是考慮的對象,現在是網絡時代,可以與各大媒體、網站一起合作,推出街頭田徑一系列的紀念品或周邊商品,在城市建立體驗區,供成人和孩子進行參觀和體驗,可以定期請田徑方面的大咖級人物與民眾進行交流分享,更需要走入校園與孩子們交流互動。
5 結語
田徑本身獨特的魅力并沒有被更多公眾充分認知。我國民眾觀看田徑賽事的習慣還處在不斷培育的過程中。這就需要考慮讓更多田徑賽事走出體育場,除了讓田徑運動和明星選手貼近公眾之外,中國田協是否也應思考如何吸納并團結各方社會力量,以便各方形成強大合力,共同推進中國田徑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莉敏,王勇.街頭運動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6(1):56-60.
[2] 王志學.街頭體育的產生于發展趨勢[J].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2006,25(3):34-36.
[3] 叢燦日,王志學,何君崗.新形勢下我國街頭體育發展面臨的問題和對策[J].搏擊﹒武術科技,2009,6(6):81-88.
[4] 王莉.“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我國馬拉松賽事旅游發展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6):131-134.
[5] 田徑大本營.中國田徑再度走上街頭,撐竿跳高女神李玲“鳥巢外”奪金[EB/OL].(2016-05-16).http://www.wtoutiao.com/p/1c9QK0j.html.
[6] 田徑大本營.這兩年,中外街頭田徑大賽簡史[EB/OL].(2016-09-05).http://www.wtoutiao.com/p/3c6cgQz.html.
[7] 田徑大本營.愛了那么久,第一次見田徑比賽這么搞……[EB/OL].(2016-09-05).http://www.wtoutiao.com/p/38dcgQ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