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強
摘要: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培養學生實踐技能是高職會計電算化課程的目標之一。如何在課堂上培養會計學生對會計電算化的興趣和愛好,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會計電算化的技能,獨立的運用信息化技術,核算和管理企業經濟業務的能力,是這篇文章所試探的問題。
關鍵詞:課堂,激發興趣,掌握技能
計算機在核算和管理企業經濟業務中發揮著越來越獨特的優勢,尤其是發展到今天會計信息化的管理,以前所未有的作用為企業的管理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在高職院校的教學中,會計電算化課程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他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掌握會計電算化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實踐技能,達到熟練操作和維護的目的,增強學生對社會需求的適應性。在新的經濟環境,人才新的需求狀況下,上好會計電算化課堂,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是當務之急。
一、激發學生學習會計電算化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什么課程必須先提高學生的興趣。會計電算化是一門應用性學科,操作性特別強。要學生有興趣,教師必須做到:首先是認真準備實訓課程。教師需要重新調整自己對實踐課程的觀念,以一種認真的態度對待實踐課程,課前做好充足的準備,經常進行上機的練習,強化自身的實際操作能力,并且對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問題進行記錄和總結,以此更好地輔導學生的實踐;其次是教師應該不間斷的充電。隨著會計電算化方面的軟件更新換代,教師只有不斷地進行專業學習,才能夠更好地將課程與現實實際相結合,實踐教學才能做得更好;最后是教師應該對會計電算化方面的所有信息有一種敏銳的觀察力,及時了解社會中與會計電算化有關的信息,并且將信息及時傳達給學生,以更好地使他們了解會計電算化在社會中的實際應用情況。
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課堂的設計也非常重要。課堂上,可以把學生分組,按企業的實際崗位進行分工。譬如,有財務主管崗位,會計,出納等,讓學生感到處在企業環境中的感覺;其次,組別之間可以進行業務熟練程度的比賽,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成就感;還有就是對完成業務比較好的學生進行激勵,譬如,對學生平時的考核,就可以適當增加平時分。
只有激發了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興趣,課堂才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任務驅動,驅使學生掌握技能
技能不是簡單的教出來、學出來的,而是練出來的。任務驅動法是一種非常適用于高職學生的教學方法。對學生來說,開始是模仿老師,做出跟老師一樣的產品,積累了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會計電算化的每一次課上,所有學生掌握的進度肯定不一樣。當教師布置一定的任務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為了完成自己的“產品”學生會主動去學習,去克服遇到的各種困難,不停的操作練習。當任務完成后,學生會有一種成就感和收獲感。尤其是老師激勵后,對新知識的追求更加強烈,對自己技能的熟練程度會更進一步。所以,每次任務完成后對學生的考評也是至關重要的,考評可以分兩種形式。一是階段考評,主要是會計電算化教學中每次項目任務完成后的考評,階段考評中,最主要是看學生的完成態度和速度。二是綜合考,在所有會計課電算化課程學完后,所有設計的任務完成時進行的會計綜合模擬實訓,重點考核學生是否按照會計制度、準則規范的要求進行賬務處理,是否按照模擬實訓計劃的進度完成各項工作,并且做好相應的記錄,寫出實習總結,并對實習作業與總結進行評價考核。
總之,在會計電算化的整個學習過程中,必須讓學生帶著任務去學習,有著明確的學習目的。
會計電算化的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對實踐操作能力的追求。采用以任務驅動為核心的教學方法,加強綜合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開拓學生的會計信息化視野,提高電算化的實際運用意識、觀察和思維能力,讓學生在企業經濟核算與管理中嘗試多利用信息化知識解決問題的實踐,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探索未來如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企業核算與管理服務。
參考文獻:
1.毛勝利,如何提高《基礎會計》課程的教學效果,財會信報2009
2.牛莉俠.高等職業教育會計電算化教學的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8,(01)
3.李希澤,淺析會計電算化教學應重視的幾個環節,職業時空,2016
(作者單位: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