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映輝
摘要:采用文獻資料和邏輯分析的研究方法,對現代籃球防守戰術中的“三位一體”攻擊性防守戰術進行研究,歸納并剖析“三位一體”攻擊性防守戰術在實際運用中的特點,并提出相應建議,以用于實際的籃球防守訓練和比賽實際。
關鍵詞:籃球 三位一體 攻擊性防守 特點
中圖分類號:G8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20-0042-02
世界籃球發展至今已成為一項高觀賞性的群體性競技運動,備受世人喜愛。而我國的籃球運動和籃球技術都遠遠落后于當今號稱“籃球王國”的美國。俗話說:得分靠進攻,贏球靠防守。由此可清楚地看出籃球防守在籃球比賽中的重要作用。[1]本文從最新的競技籃球“三位一體”的攻擊性防守戰術出發,歸納、總結當前防守戰術的特點,以便更好地指導體育院系籃球專項的同學進行該項戰術的學習。
一、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對相關的文獻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總結前人研究的主要觀點,為論文的研究提供理論依據與實證參考。
2.邏輯分析法
在查閱大量文獻資料、觀看各種與籃球有關的視頻和錄像的基礎上進行邏輯分析,針對“三位一體”防守戰術歸納總結。
二、結果與分析
1.籃球“三位一體”攻擊性防守戰術的概念定義
籃球運動中所說的“三位一體”是從系統理論原理出發的,系統性能和整體效應是該理論的兩大觀點;它強調的是系統的諸要素構成有機整體以后,會產生“1+1>2”的整體效果。[2]
首先,可以將籃球“三位一體”攻擊性防守戰術看成一個系統,再由“點”“線”“面”三要素組成一個整體,而“位”就是所說的要素。在防守系統中“點”“線”“面” 所指的是個人防守、線的兩人配合防守、面的3或4人局部配合防守。所以,“三位”通常是指一個小的整體或者是一個小的子系統,“一”就是指全隊球員整體配合的整體防守。籃球防守戰術中“三位一體”是一個由各要素組成的整體,“三位”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關系,在戰術上表現出以攻擊性防守、侵略性防守為中心的特點。[3]
2.籃球“三位一體”攻擊性防守戰術的運用特點
隨著籃球運動的發展,運動技術的不斷更新,球場上被動的防守早已經不是其運動技戰術的要點了,積極主動的攻擊性防守才是適應該項運動發展的新的趨勢所在。正如NBA的一句名言所說:“表演看進攻,贏球靠防守”。加強具有攻擊性的防守訓練,在現代籃球防守訓練中尤為重要。現將最新的競技籃球“三位一體”攻擊性防守戰術的運用特點作以下總結:
(1)態度上要保持積極的主動性與高度的專注性。南斯拉夫國家教練沃塞爾曾提出過“現代籃球運動的面貌是防守,應把防守擺在比進攻更重要的位置”。現代籃球運動中的防守不再只是作為一種消極的防御手段, 而是時刻充滿著攻擊性, 其直接目的就是為奪回球權,這樣不僅可以直接瓦解對手的進攻,還能獲得更多的進攻機會。與其等待對手進攻后再被動地作出反應,還不如對進攻球員采取主動攻擊。不僅是賽場上的球員,就連場外的教練員都要時刻牢記:進攻和防守是對立統一的,防守是由進攻開始的,而防守的態度既決定了防守的質量,又對比賽結果的勝負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三位一體”的攻擊性防守戰術要求每一名球員都要保持自始至終的專注度。[3]
(2)防守中更具有針對性。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哲學中的一項重要方法論,它旨在說明針對不同的事物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在籃球運動迅速發展的今天,競賽戰局變幻莫測,若抓不住對方進攻的主要矛盾而盲目地進行攻防,其結局必然是悲劇的。因此,在競技性極強的籃球運動中,“針對性”這一特點更是被表現得淋漓盡致。用有針對性的防守去引導對方進攻,使對手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采取最為合理的進攻方式,利用主動的防守控制對方的進攻節奏,打亂對方的進攻意圖,例如:籃球運動中“人球兼顧”“遠球松、近球緊”“強側逼夾、弱側控防”和防守運球時的“堵中、逼走邊線”等防守原則和理念就是籃球在防守戰術運用上具有針對性的體現。[3]
(3)戰術上更注重整體性與轉化性。眾所周知,籃球是一項極考驗團隊協作能力的集體性競技運動。因此,隊員個人防守能力的強弱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響最終的比賽結果,但依然不能滿足現代籃球防守觀念的要求。“三位一體”的攻擊性防守戰術就是在強化“點”、協調“線”、優化“面”的基礎上形成的最優化整體攻擊性防守。[4]
現代籃球運動在防守戰術上表現出了轉化性極強的特點。一方面,轉化性表現在由一種戰術轉換為另一種戰術,這一點在當前世界籃球發展運動中來說,是運用最多,也是非常簡單和行之有效。另一方面,表現在以爭奪球權為核心的防守理念——球權理念下發展而出的新的技戰術特點中:進攻轉防守快, 退守意識強。簡單講就是在進攻球員失誤后不再和以前一樣退回到后場進行防守,而是就地展開逼搶,在球權理念的影響下不惜以犯規為代價也要破壞對手快攻機會,力圖奪回球權。
3.對籃球“三位一體”攻擊性防守戰術運用特點的剖析
通過以上對現代籃球“三位一體”攻擊性防守戰術運用特點的總結,發現在籃球實戰中能更好地對以上概括出的三大運用特點進行解析。防有球運動員時,防其技術特點,以爭奪球權為中心,手腳并用,主動干擾、破壞,頑強追防,造違例和犯規;防無球運動員時,控制性地人球兼顧,以爭奪球權為中心,根據球的威脅程度,不斷調整自己的防守位置,適時大膽放棄,果斷夾擊、補防與輪轉。
首先,在技術上的優勢:防持球隊員要采用貼身緊逼、防投、防傳、防突、運防并重的壓迫性防守,有攻擊性地運用搶、打斷球的技術破壞持球隊員的進攻動作,要使有球隊員感到很難進行投籃、運球或傳球;而防守無球隊員時,則采用凍結性的防守,以控制對方行動為主,進行錯位防守,防止對手空切,全力封堵對手接球,做到人球兼顧,形成以球為中心的全場緊逼綜合多變的攻擊性防守。第二,在戰術上的優勢:“三位一體”的攻擊性防守戰術不僅可以減慢對方進攻球員的進攻速度,延長對方球隊的推進速度,還可以通過卡腳步、堵路線等方法,阻截對方進入有利的攻擊區域位置,隔斷進攻隊員主要區域間的聯系。最后,在積極的攻擊性防守中,有可能造成對方進攻隊員的違例和失誤,給本方形成快攻機會,以抑制對方技術的正常發揮。
三、結論與建議
籃球正朝著奧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強”的方向
發展。競技籃球運動也基本上改變了以前“以進攻為中心”的局面,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攻防對立統一的重要性。應當以全面獲取和細致分析技戰術信息為前提條件,在強調有針對性、綜合多變的防守策略選擇的同時,又要求精準實施攻擊性防守,總體上實現從“以人為主”到“以球為主”,再逐步過渡到“以球為中心”與“以人為主”有機結合的籃球防守理念的大躍遷。筆者在此提出以下建議:
(1)深入貫徹籃球的防守意識,注重自身智力結構與意識水平的提高;
(2)在平時的訓練和比賽中要注重積累豐富的實戰經驗,培養正確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
(3)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吸收最新的籃球理念及先進的籃球技術和籃球策略,利用錄像反饋、電視分析、心理訓練等手段選擇科學合理的訓練手段與方法;
(4)加強個人身體素質的訓練,注重球隊整體的團結與協作。
參考文獻:
[1]張廣斌.籃球防守基礎訓練的分析和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30):109.
[2]苗東升.系統科學精要(第二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315-324.
[3]賈志強.競技籃球“三位一體”攻擊性防守戰術理論體系新論[J].中國學校體育,2014(3):49-57.
[4]嚴俊,王安盛等.淺談籃球攻擊性防守戰術-夾擊[J].湖北體育科技,1994(4):9-11.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