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香君
摘要:儀式是價值觀的重要載體,能夠把價值觀的內容具體化、形象化、提高可操作性,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中,要充分發揮儀式的作用。本文從價值認同、落實載體、合理引導三個方面探討儀式對于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儀式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作用
中圖分類號:D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20-0168-02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和踐行是黨和國家的一項重要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要建立和規范一些禮儀制度,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紀念慶典活動,傳播主流價值,增強人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要注意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化、具體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個人都能感知它、領悟它,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實際行動”。這些重要講話精神強調了“儀式”在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重要作用,為我們探索、挖掘和發揮儀式的作用指明了方向。
一、儀式是凝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認同的重要途徑
儀式是用具體象征意義和符號或者活動來表達特定價值內涵和意圖的活動,從本質上來說,它作為一種途徑或者手段,有利于表達某個群體的價值選擇,并通過這種表達,維護群體的安定與團結。儀式一般有特定的表達方式、特定群體、固定時間等,因此,它有利于承載并且凝聚價值認同,對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
所謂價值認同,是指價值主體與客體通過參與實踐活動而形成的互相影響與促進的良性循環過程,對于價值主體而言,習得并實踐客體是這個過程的首要目標,需要主體按照客體的要求不斷調整和強化自身價值結構,并且通過對價值客體的實踐來體現認同的效果。價值認同形成的標志是價值群體在實踐中能夠按照共同的價值追求規范自己的行為,并且在實踐上達到自覺自愿的效果。儀式對于凝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作用包含但不僅限于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從價值主體來看,儀式的不同層級、不同內容、不同時間等方面的細化,在覆蓋范圍上可以囊括不同的群體,并且儀式的這種多樣化的表現形式,使價值主體的目標性更明確,從而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傳播上更有效果。按照有關學者的研究觀點,儀式可以分為日常政治教育儀式、民俗節慶儀式和人生禮儀三類(梁家峰、蔣雪蓮從社會生活的全過程角度出發提出的儀式類別),基本能覆蓋所有價值主體的范圍。而擴大價值主體范圍是保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的數量基礎。二是從價值客體來看,厘清價值觀內容是關系價值認同指向的重要方面,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圍繞三個“倡導”——即從國家、社會、個人層面——來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就是十分重要和明確的方向性指導。儀式在具體表現形式上,利用它不同層級的針對性,可以將每一個層面的價值觀具體到與之相對應的群體上,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客體要求的針對性。
二、儀式是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載體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要注意把我們所倡導的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工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種高度抽象和概括的意識表達,儀式的日常化和生活化,能夠把蘊含在其中的價值觀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從而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與踐行。
儀式通過與人們日常生活的廣泛聯系,可以將宣傳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效結合起來,在儀式進行的過程中,實現價值觀的宣傳教育和踐行。儀式與日常生活的廣泛聯系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儀式具有一定的時間間隔,在不同的時間舉行不同的儀式,這就可以避免單純進行價值觀宣傳帶來的需求惰性,從而為人們提供多樣化并且是持續性的價值觀強化前提。節點性的儀式有利于保證價值觀宣傳效果的強化。其次,儀式本身的符號性象征意義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提供了更具接受性的途徑。儀式作為人們表達某種情感的活動,具有天然的權威性和說服力,在儀式本身開始之前,這種權威性和說服力就存在了,因此,以儀式為載體的價值觀理念也具備天然的信服力,這是單純進行價值觀宣傳教育無法直接達到的效果。再次,各種儀式活動為日常生活提供示范性標準,能夠促進人們形成良好的日常行為模式。隨著儀式不斷重復地進行,它的這一作用通過代際更替會變得更加有說服力,從而成為人們日常生活遵循的規則。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與踐行即行為養成同時進行,并且互相促進。同時,儀式因為蘊含了核心價值觀的理念,是不斷吸收社會意識形態發展的動力,從而為儀式的延續與發展提供可能。
三、儀式在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作用的發揮
發揮儀式在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作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第一,推動社會主核心價值觀內容的通俗化。二十四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雖然從三個不同層面進行具體化,但是依然具有意識形態抽象性的特點,僅僅是在價值理念方面的指導和倡導,在人民實際生活中,這種宏觀層面的理念需要通俗化,需要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通俗化的過程實際就是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按照不同層面進行符號化,例如國家層面的價值觀可以通過諸如國慶節、建黨紀念日、建軍紀念日等活動來宣傳;社會層面的價值觀可以通過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來宣傳;個人層面的價值觀可以通過成人儀式、入黨、入職儀式等途徑來宣傳。通俗化并不是世俗化,在這個過程中應該避免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世俗化和庸俗化,保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的正面引導。通俗化的一個有效切入點是生活化,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減少作為社會意識的價值理念和作為社會存在的生活實際之間的剝離感,達到知行合一、良性促進的目的。
第二,推動形成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適應的儀式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個層面是有機統一的,因此,構建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的內容相適應的儀式體系,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學者指出,價值觀儀式教育可以分為三個類型:政治價值觀教育儀式、社會價值觀教育儀式、人生價值觀教育儀式(楊巧從與核心價值觀三個層面的對應關系出發對儀式進行分類),不同的儀式承載的價值觀宣傳各有側重點,但是并不是分裂的、互不相關的部分。推動構建儀式體系,應該堅持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方法,呈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儀式中的層次性和整體性。就目前我們的儀式體系而言,國家性的、政治性的儀式占大多數,并且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儀式僅僅是形式,并沒有發揮價值觀宣傳和引導的作用。這就需要在建構儀式體系中,除了整合完善數量和形式,
更要注重儀式是否能發揮作用,真正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和教育融入其中。
第三,加強對各種儀式的引導。從理論層面來看,任何一種理念在落實中總是會發生一定的“減損”,這種理論與實踐的“差異性損耗”甚至方向性偏離,從而影響理論的現實指導意義,這就需要在落實理論的過程中加強引導。同樣,在以儀式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和教育的工作中,也需要正確地引導和規范,使儀式承擔的教育功能發揮正面的作用。從組織者的角度來看,各級政府和公共機構在方式、內容、時間等方面加強對儀式的引導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是這些機構具有明確的政治意識,能夠保證合理引導各種儀式的方向,它們具有一定的權威性,能夠最大限度地擴大參與群體;另一方面,可以鼓勵其他主體例如民間組織和個人廣泛參與,合理掌握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統一,從而實現儀式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中發揮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N].人民日報,2014-02-26:1.
[2]楊巧.試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儀式建構[J].教學與研究,2014(8).
[3]馮留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路徑探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