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蘇瑤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國民經濟的發展,現代計算機技術以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進,現代網絡結構正在不斷完善之中。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為圖書館的發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保障,網絡環境具備的社會化、集成化以及人文化等特征促進圖書館進一步的發展,開創更為龐大的發展平臺。本文主要分析了網絡環境之下信息服務所呈現的特點與發展對策。
關鍵詞:圖書館發展 網絡環境 信息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9-0191-01
網絡環境之下的圖書館要解放思想,迎接挑戰,面對現實并面向未來的信息服務需要,在共建共享的供給、服務設施的完善、服務資源的優化、服務角色的轉變等方面,積極探索和嘗試開拓進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一、網絡環境之下圖書館在信息服務方面所面臨的挑戰
在知識經濟時代,現代網絡信息以各個角度和層面對圖書館形成了沖擊。第一,網絡的高速發展讓人們對在圖書館獲取信息的依賴程度越來越低,在信息資源的開發方面,圖書館顯現出了不完全或者懈怠的情況,這也就讓人們對圖書館在信息服務方面的能力和功能產生了懷疑的態度,繼而自己開始尋找渠道獲得所想要得到的信息。第二,在網絡大環境之下,信息已經逐漸成為一個新興的產業,圖書館只是該產業當中的一員,卻不是主角。這也表明,現代網絡的發展正在期待和激發著更高質量圖書館的信息服務。
二、網絡環境之下圖書館在信息服務方面所面臨的機遇
在網絡環境之下,文獻資源會逐漸成為網絡信息最為主要的一個來源,這也就表明圖書館依舊是絕大多數信息資源的供給方。要是圖書館具備充足的資金以及技術人才等優勢,可以將圖書館內部一些積累的資源轉化成網絡形式的資源,讓圖書館逐漸從以往的文獻庫形式變成數據庫,繼而慢慢發展成知識庫。圖書館的信息管理服務人員掌握文獻資料的收集、加工以及檢索等各個方面的技能,而這些技能面對大量的信息,也能起到非常良好的作用,尤其是在網絡普及人們自身查詢能力逐漸提升的現在,網絡客戶更加需要導航形式的服務。
三、網絡環境之下信息服務所呈現的特點
服務信息濃縮與精準。當今社會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的效率觀念越來越強,在檢索和閱覽信息的時候,更加希望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就獲得最高質量的信息。結合人們的這個心理特征,ICP的經營者加快研發和推出適應性的新方法新招數,在所提供信息的精準度和信息服務方面呈現出濃縮并精準的特點。
服務取向“全”與“新”。“全”所指向的是信息資料提供的廣泛和周全。“新”所指向的是信息的內容不能一成不變,要迅捷跟進,對于最新信息要能及時加工處理并傳至網頁,為讀者閱覽提供即時檢索服務。
服務效能集成與迅捷。由于現代科技的高速發展,無線網絡已經走進了每一個家庭,而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人們可以實現足不出戶,就能夠對圖書館當中的各種信息和內容加以良好的利用,讓服務可以在讀者利用網絡的點擊過程中實現,速度更加迅捷。
四、圖書館信息服務的發展對策
(一)共建共享的供給
當前的圖書館必須審時度勢,在信息資源保障方面明確共建共享理念,擺脫一館信息資源保障的模式的局限,尋求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信息服務對策,以期能夠實現服務質量的提升,形成對客戶更大的吸引力。在圖書館與讀者以及圖書館跟圖書館之間建立起緊密的聯系,讓他們之間的信息共享顯得更加流暢。
(二)服務設施的保障
依賴計算機以及通信網絡的電子文獻信息的傳遞形式與傳統文獻信息的傳遞形式大不相同,需要將信息資源轉換成計算機和網絡來存儲和讀取形式,雖然圖書館已經具有了相關服務設施基礎,但基礎設施的升級和完善仍然是提供最佳技術保障必須著力解決的重要問題,同時也是圖書館在信息服務上實現網絡化的重要前提。
(三)服務資源的優化
在對電子信息的資源加以充分的優化和開發的過程中,要對館藏結構加以優化。利用合理的配置方式,在一定程度之上提升對數據庫、電子刊物以及光盤數據庫的定購量。在構建選購模式的時候,應該對出版物在價格和性能方面作出充分的調查,對那些具有更高性價比的電子文獻加以優先考慮,降低用戶在上網過程當中所產生的流量費用。充分發揮圖書館的信息服務特色,加強人才、數據庫建設,改變服務理念,樹立網絡意識,建立一個以網絡信息服務為主體的圖書館。
(四)服務方式的轉變
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對于讀者的信息服務方式要在堅持服務至上、效用性及便利性的原則基礎上予以轉變。要牢固樹立“以讀者為中心”的服務觀念,重視調研讀者的信息需求,將讀者的信息需求與電子信息服務的優化契合起來,積極探索更適合讀者需要的服務方式,不斷開拓圖書館信息服務工作的新局面。
責任編輯:楊國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