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桂英
摘 要:對于中學生而言掌握基本寫作技巧至關重要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根據學生寫作需求,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訓練,才能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擺脫當下初中學生作文千篇一律的寫作模式,針對于此,本文對初中作文技巧指導提出以下建議,繼而提高教師對于學生寫作技巧的重視。
關鍵詞: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技巧指導
寫作是一門技巧也是一門學問,對于初中語文教學而言,作文不但考試所占分值比例較大,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一種思維模式的鍛煉,然而一直以來學生對于寫作處于回避狀態,不知如何下手表達,在此重要學習階段,只有教師給予學生良好的寫作技巧指導,才能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而為學生日后更高階段的作文學習打下夯實的基礎。
1引導學生熱愛寫作
很多教師在寫作教學中發現學生對于作文寫作沒有興趣,很多學生處于一種談文色變的狀態,將寫作當作是一種苦惱壓抑的事,因此我們回看當今的寫作教學,不難發現寫作課堂氣氛異常沉悶,大多數學生都面露不悅之情,這不符合中學生的性格特點,所以我們常說寫作技巧指導不知從哪里入手,在筆者看來首先就要引導學生熱愛寫作。文學作品本就是源于生活的,這對于寫作教學而言就是一個突破口,因此教師只有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出發,將家庭社會當作教學資源,才能引導學生產生對寫作的主動性,進而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活動豐富學生的感知,通過積累生活素材,提高學生的情感認識,教會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出發,學會觀察生活,進而挖掘這些小事中的人生哲理,只有當學生有所感、有所悟時,學生才能以語言作為依托,將自己的內心想法呈現出來,用這種情感訴求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2指導學生注重選材的新穎
我們常把中學生的作文比作擠牙膏,寫的人痛苦,看的人也疲勞,在這些老生常談的作文中,我們唯一的感受就是無病呻吟,而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學生不會選材,同一作文題目,選材不同,所呈現出的效果也不相同,如何將一些常見的作文題目寫的獨樹一幟,除了學生的獨特見解,還要靠教師的技巧指導。所謂選材,最基本的原則就是不能脫離文章中的主旨,因此教師在選材指導過程中,首先要教會學生選擇新穎的題材,可以是最近發生的事情也可以是鮮為人知的材料,這就會比那些耳熟能詳的材料更具魅力,更有說服力。其次教會學生選擇感受真實的材料,通過自身的經驗和感受,才更具感染力。最后是教會學生選材要小,所謂以小見大,也就是說最容易被人忽視的事,才更容易成為亮點,這就好比一個企業家和一個下崗老人,同樣資助學生上學,我們往往會被下崗老人感動的原因,小材料才更震感人心。
3鼓勵學生精讀課文
所謂見賢思齊,教會學生在好的文章中汲取營養,為我所用也是寫作教學中常用的指導方法,在初中教材中,有很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不但具有趣味性、哲理性,其中也不乏一些名篇佳句,因此指導學生精讀課文,積累素材,將會對學生的寫作有很大提升。例如在學習朱自清先生的《春》這篇文章時,文章中有一系列的排比句、擬人句,這些句子不但生動形象,將春天描繪的淋漓盡致,也能表達出作者對于春天的熱愛,是初中教材中不可多得一篇寫景散文,因此教師就可以對文中的一些重點詞語進行分析,例如“盼望”“睡醒”“潤朗”引導學生體會這些詞語的奧妙,將這些詞語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可以為學生的作文增分不少。
4指導學生謀篇布局
邏輯通順是寫作的首要要求,因此在謀篇布局中將材料有序安排,實現文章中開篇、結尾的層次過渡是中學生作文的基本要求,因此只有指導學生形成條理清晰、層次分明的文章結構,才能形成學生獨特的寫作風格。首先開頭一定要簡潔明快,快速入題,不要讓學生東拉西扯,談一些沒有用的,可以用一些與文章相符的名言詩句作為點題,讓讀者覺得眼前一亮,也可以通過設置懸念,吸引讀者,還可以用一些修辭手法,激發讀者的情感,但最主要的還是開門見山,在平滑樸素中隱含深刻哲理,雖留有空白卻耐人尋味。至于文章的結尾,雖然是一曲終了,但卻要精彩有力,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時,不但要教會學生首尾呼應、點明中心,這種常規寫法,還要讓學生學會卒章顯志,這種大氣磅礴結尾寫法,不但會升華文章主旨,也可以彰顯學生個性。
5總結
寫作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而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將寫作技巧傳授給學生,才能讓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從實際經驗出發,提升對技巧傳授的認識,才能為學生提供更多進步空間,從而實現學生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韓斌,王志凱.初中作文教學序列的構建與實踐[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5(11).
[2]王立華.回歸本源:初中語文寫作教學范式的轉型[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3(07).
[3]吳菊妹.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視角下的初中語文寫作教學[J].新課程學習(上),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