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香
摘要:隨著初中物理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有效教學”越來越深入人心,探索有效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成為物理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方向標。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學處于整個物理教學的起步階段,作為學生進行物理學習與研究的基礎,其課程應以追求學生個性化發展、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提高全體學生科學素養為基本指導思想。與傳統教學相比新課程理念對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當前初中物理教學中仍存在一些低效或無效的教學行為,所以對初中物理有效教學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物理,有效教學,教學策略
經過持續不斷的教學改革,我國初中物理教學S取得了很火的進步,但還存在一些“穿新鞋,走老路”的教學問題,缺乏一些有效教學措施的指導,對“如何教、怎樣教”更存效的理解并不透徹。其次,筆者在教育實踐中了解到提高教學效率是每個物理教師進行教學的愿望,但在具體教學中往往會發現力不從心。教師教的辛苦,學生學的累的現象頻頻出現,這促使筆者對有效教學策略研究的決心更加堅定,力求能得出一些適宜提高教學效果的措施。尤其是對物理師范生和年輕物理教師,他們里有厚實的理論基礎,但缺乏實踐經驗,在開展教學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問題,這需耍有研究為這些教師提供一定的幫助和借鑒。
一、新課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學的實施策略
1. 物理教師深入領會新課程理念,轉變并樹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學觀
觀念是客觀現實在人腦中的主觀反映,楚人們對一些事物的看法和認識。新課程理念下耍改變教學中低效甚至沒效的狀況,就耍求教師的觀念耍與時俱進,建立全面正確的教育教學觀念。教師在傳統觀念下認為物理教學提倡題海戰術是有效的教學策略,“只耍功夫下的深,鐵種磨成針”是他們的一貫想法。而現代教學改革應放棄傳統的教學模式,重視文化,人文教育和綜合實踐活動,發展學生的怒□力,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能力。初中物理教師有怎祥的思想和觀念,直接關系著物理教師的教學行為,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往的教學形式是遠不能適應現代教育教學工作的需求了,因此作為一名物理教師,其教育理念耍與時俱進,不僅耍全面理解國家的教育方針并將其貫徹到實踐中去,還耍具存教育的使命感,執著教育,熱愛學生,耍有強烈的事業心、科學的態度與正確的教育觀和學生觀,這是素質教育對物理教師要求的重耍方面。讓老師不再只是學生獲得新的知識的權威,而是作為一個模范學生,將自己的才華、熱情積極參與到教育教學中,追求教育獲得成就和有效性。例如,物理教師可以主動參與一些學校和教研室等組織的培訓、交流會,可以利用手機、網絡資源等多搜集優秀物理教學案例并觀察、學習,也可以加入一些高質量的教育協會,通過豐富自己的教育理論知識,深入領悟新課程理念,在實踐中探索,在反思中感悟,提高自身素質,提高自身的素質,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樹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學觀。這樣才能主動適應并深入開展新課程改革,提升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2. 增加課堂趣味性與激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在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習動機的激發和培養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學生有動力、有期待才會更加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融于課堂活動,于是整個課堂的學習氣氛就會調動起來,這樣的教學過程比較輕松、愉悅,隨之課堂教學的效率得到提升。首先,通過創設與學生原有認知相矛盾的問題情境,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教師可以選取貼近學生生活的各種實例,拋出一個與學生原有經驗沖突的小實驗,通過實驗現象引起學生的注意,產生思維的碰撞,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通過幽默的語言來調動學生上課積極情緒,幽默是一種力量,能打動人還能活躍課堂氣氛;面對抽象的概念可以根據事物間的相似性采用形象的比喻使教學內容深入淺出,將表達的內容說得具體風趣,給學生明顯深入的印象并使學生迅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最終解決疑難知識。
二、新課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學案例分析
有針對性地對《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教學的實踐,將提高新課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策略進行應用,主耍從以下幾個角度對教學及學生活動進行了評價與反思
(1)在本節課中整個教學遵循最近發展區理論,教師首先利演示“同樣二個水球放在液體里,為什么浮沉不一樣? ”的實驗為學生學習物體的浮沉條件創設情境,使學生產生好奇,形成主動質疑的習慣:接著利用多媒體展示實物及生活中的實例,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實例,并回憶與知識相關的例子,激起學生的思維。最后,教師在課堂教學組織活動中,存的放矢地從教師提問逐步向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歷經引導啟發和獨0思考,使學生漸漸養成學會置疑的習慣,最終讓學生可以用物理語言自主的解釋生活中的相關物理現象。在教學中教師耍加強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發現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的求知欲和創新意識。這娃教學的開始階段,讓學生感興趣并將其引入一定的問題情景,這對學生的創造力發展起著舉足輕的作用。
(2)通過學生觀察實驗,形象感知與探究實驗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師生間的交流和討論。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讓教學任務完成的更加順利,體現師生在教育活動中的價值。新課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學要做到交往有效,要達到師生交往的根本,選交流內容,確定好交流話題。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應該尊重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平等原則,教師應以知識為中介,作用機理,對話是課堂教學情境的基本形式,知識和教學內容為溝通的話題。
(3)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問題難易程度,提問學生。部分學生認為物理教師在提問時青睞成績優越、課堂活動活躍的學生而忽略其他學生,那么這些學生的注意力在提問中可能就會游離于課堂。所以,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應依據問題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盡量照顧到整個課堂的學生。在課堂中要避免“盲目”的提問,無目標隨意的提問學生,會使課堂變得零散,人為地給學生學習造成障礙,這不利于學生形成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對物理學習困難的學生,應該做一些較易的問題。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
[2]高蘭香.大學物理有效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