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慧
摘要:在初中階段,數學教學是必備的課程,在整個初中教學占據主要的地位,由于數學教學的重要地位,初中數學在初中素質教育當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分量,對師生的能力要求都有了新的提升。因此,教師更加側重學生對書本知識的掌握,沒有重視到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等發展的重要性,采用的教學方式也較為單一,導致學生的創新發展受到限制。新時期要求初中數學教師能夠創新教學思維,采用新的教學方法進行數學教學,促進學生在創新能力方面的發展。
關鍵詞:創新認識;創新思維;聯系實際
作為新時代的老師,應從傳統的應試教育的圈子中跳出來,具備明晰而深刻的創新教學理念,具有創新精神和不斷進取的精神,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作為素質教育的重點。新課改下,初中教育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變化、新特點,面對此情況,要使初中學生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惟有不斷地創新。即在準確把握初中學生思想活動狀況和初中學生性格特點的基礎上創新,在數學學習的工作內容、方法和手段上有新的突破,在隊伍建設上有新的提高,在薄弱環節上有新的加強,才能有效的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效率[1]。
一、教師要重視更正自己的創新認識
初中數學教師要講解創新教育。我們首先要認識到,創新教育不只是脫離教材的小制作小發明等創造性的活動,也不是借助問題讓學生說,讓學生行動。其實,每一個情理中的新的發現,新穎的觀察角度都可以說是創新。初中學生對解決數學問題是否具備創新性,不是這個問題和解決方法別人是否提到過,而是對這個學生來說是不是屬于新穎的方法。學生也可以實現學習的創新,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所以,初中數學教師要充分領會教材的特點,深刻把握教材,高效駕馭教材,將很多新的問題引進到課堂教學中,實現學生學習的高度融合,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數學問題的本質。教師要讓學生掌握學習策略,充分積累知識,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才能[2]。
二、在數學教學中,需要運用多媒體工具
教育領域對數學教學高度重視,許多的初中學校都完成了多媒體工具的配備,初中數學課程教學獲得了多媒體的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節課的教學內容都適合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但是大部分的知識都需要經過多媒體的展示,使知識更加的形象化、立體化,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更加的直觀,對知識的掌握更加的牢固。我們國家的學生在應試教育長期的影響下,學生的想象力往往是比較確實的。在幾何知識的學習中,很多學生在教師的語言的描述下,沒有辦法形成直觀的想象。例如,在學習圓形的旋轉的知識的實收,教師需要通過平平淡淡的語言或者手勢的展示,學生對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在腦海中沒有辦法形成動態的知識。在多媒體投入到教學的使用中,教師需要通過課件或者是Flash的動畫,將圓形的旋轉路徑展示出來,使得知識的形成過程更加的形象化,學生對知識具有直觀的了解,教學效果逐漸得到提高[3]。
三、抓住學生思維特點,設置創新思維空間
初中生的思維發展階段正在從具體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過渡,這一階段的個體思維具有敢于質疑、善于質疑的特點。因此,教師需要根據這一特點找準激勵點和發散點,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儲備自主發現新方法,產生新見解。同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創設輕松地氛圍,真正為學生提供質疑教師、質疑問題的機會,以激發初中生自主學習、自主思考的能力,成為學習的主人。例如,在學習方差公式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更多的列舉數列,鼓勵學生以小組的方式自主探索其中規律,總結公式。而非照本宣科先給出公式,再指導學生如何運用。如此便成功的借助了初中生敢于質疑的思維特點,使學生在鞏固舊知識的基礎上運用自身的原有經驗,實現自主探究學習,發現新知識。
四、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創新思維的條理性
對于初中生來說,興趣是學習數學的最重要動力,然而,由于學科的知識特點,數學相比于其他學科而言對初中生來說稍顯枯燥。因此,教育者應想辦法引導學生將數學中的某些知識實際運用到現實生活中,而不僅僅停留在課堂教學上。這樣既可以提升學習興趣促進積極性,又能夠保持學生的好奇心,促進創新思維條理性的發展。對于創新思維而言,條理性顯得尤為重要。而數學往往需要首先確定目標,再尋找解題方法。論證題、應用定理、公式演算等教學內容都能夠訓練思維的條理性,使學生在面對復雜問題的時候能夠逐一分析,從局部入手考慮整體問題,再從整體入手著手解決局部問題。學生在這一鍛煉中,思維條理性和觀察能力都能夠得到提升。
五、培養學生的類比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個人的類比能力越強,就好比一個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比別人看得更遠。洞察事物的能力越強,其創新能力越強。在平時的教學中,時常能發現知識遷移的現象,但是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要培養學生的類比能力,要求學生能夠深刻理解每個知識的基本概念。如果學生對知識的基本概念理解沒有達到一定的水平,那么他就不能發現兩個知識之間的最佳聯系點,類比發生的概率會減小很多。反之,如果學生深刻理解知識的基本概念,他就能發現新知識和舊知識很多密切聯系的知識結構,類比發生的可能性就會很大。讓學生學會類比知識,不能只讓學生類比學過的數學知識,還要讓學生類比其他學科的知識。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一切都可用“數”來衡量,即萬物皆數,數學與其他學科知識之間緊密聯系,讓學生帶著類比的思想去學習,不僅能學得更深刻,也能創造出新的想法。
初中數學的學習存在一定難度,所以,要求數學教師要更加注重對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況全面了解和準確掌握,要根據學生學習數學的難點設置情境,確保將情境教學模式的優勢發揮到最大效果。并且在進行情境教學模式教學時,教師還要根據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設置的情境及時改進完善,保證情境設置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這樣能夠有效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數學的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高,同時能夠提高全體學生的數學水平。
參考文獻
[1] 何祖平.初中數學創新教育的若干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4(6):57-58.
[2] 焦志宏.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4(1):97.
[3] 金殿雷.對初中語文教學與創新教育的幾點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9):3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