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順水
摘 要: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對教育的重視逐年增加,初中生物學小組合作學習越來越受到重視。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法,可以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合作學習與傳統(tǒng)教學根本不同,合作學習側重于學生之間的相互啟發(fā),本文分析了關于初中生物學群體合作學習效率的思考。
關鍵詞:初中生物 小組合作 學習高效化
一、初中生物群體合作學習高效研究的研究現(xiàn)狀
小組合作學習是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最終得出學習意見的有效途徑。對于小組而言,合作學習可以帶來很多好的學習反饋。對于初中生而言,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更好地鞏固學習效率。第一位提出合作學習的外國學者是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他提出了機智感這一概念。他認為優(yōu)秀的教師必須具有高度的機智感。但是,他的觀點過于強調合作學習的內在因素,卻忽略了合作學習后天的訓練。中國學者對小組合作學習有很多定義,列出這里最具代表性的三個。第一,突發(fā)應變能力說。王北生認為:“合作學習是指教師靈敏而機警地教育學生,并且能恰如其分、隨機應變地處理各種各樣的突發(fā)事件,從而保證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一種能力。”第二,應變、即興結合說。王衛(wèi)華把合作學習分為主動生成與被動影響。第三,綜合素質條件說。黃偉認為:“合作學習是教師教學智慧與藝術的體現(xiàn),更是教師教育觀點的深刻折射,也對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
二、初中生物小組合作學習高效化的策略
著名教育家贊可夫說過:“隨機應變的能力是教師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這種能力就是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教學中,充滿了不確定性。每個學生的知識水平與認知程度都各不相同。因此,教師想把一節(jié)課的方方面面都考慮得全面周到,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在課堂上總是會有大量的變數(shù)出現(xiàn),學生的一個提問就有可能改變教師預設的教學過程,而處在思考狀態(tài)中的學生也常常會有自己對問題的看法與見解。傳統(tǒng)課堂提倡講授與控制,很少有學生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問題,這樣的課堂缺乏活力生氣,常常是填鴨式的。而新課程改革則強調課程的生成與建構,從生命關懷與情感體驗的角度出發(fā),來關注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簡單來說,新課程改革致力于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真正的主人,讓課堂充滿生機活力。這樣一來,學生提出的各種新奇問題就會影響教師的預設,需要教師運用合作學習靈動地處理隨時有可能生成的新問題,合理調整教學過程,來滿足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需要。
(一)尊重學生的質疑精神,著重情感體驗
課堂教學上,充滿了不確定性。我們要尊重學生的每一次提問,尊重學生的質疑精神。著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在教學初中《遺傳信息的延續(xù)性》這一章內容時,采用了“推導法”來幫助學生明確合作主題。首先引導學生:“同學們,由章節(jié)的標題可以知道,遺傳是有延續(xù)性的,同時也可以知道這一章最主要的學習內容就是遺傳信息及其延續(xù)性,這是合作學習的主題。”接著進一步分析細化:“遺傳信息包含染色體、DNA和基因等內容,既然遺傳信息是主要目標,那么這些內容就應該成為子目標。同時遺傳的延續(xù)性也是學習的重點,這里包括了遺傳信息間的關系,它們的傳遞過程,以及性狀的控制和遺傳疾病的出現(xiàn)等,這些是學習的重點,也是難點”。最后進行總結:“所以,請各個小組結合這些重難點,確定各自小組的合作主題,做好合作分析,以便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通過逐層分析,幫助學生明確合作學習的目標、重難點,為學生合作學習的開展打好基礎。
(二)促進師生交流,提高學生學習熱情
隨著進入初中,新生學習熱情漲高,但是進入青春期后,大多數(shù)學生和老師互動減少,熱情減退,甚至有的學生抗拒和老師跟家長進行交流,更加樂意和自己同伴交流。作為老師,該怎么樣調動學生積極性呢?僅僅從教學方面努力是遠遠不夠的,要改變學生不愿意交流的心理才是最主要。在實際實踐中,將一個班級學生分成好幾個隊伍,通過小組成員的共同參與,在教師的引導下,是由各小組學生相互研討來完成學習任務。重點是強調學生的積極性、互動性、分享性,對于學生的合作性、團體意識和集體觀念的養(yǎng)成具有促進作用,能夠改善老師和教師之間的關系。實施“小組學習”模式好幾年,經(jīng)過調查研究,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學喜歡小組合作方式。他們認為:通過小組學習能夠開闊思維、集思廣益,能夠使課堂更加有氛圍,增進了學生之間的友誼,這樣同學們有了更多的交往,樹立了自信心。可以證明,通過小組學習能夠培養(yǎng)同學之間的分工合作
能力。
作為教師每天要面對很多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我們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每一次提問,因為這其中蘊含著他們的思考。一個小小的問題假如運用得當,會成為出乎意料的教學契機。這對于教師本身的教學計劃來說也不失為是一種新的驚喜。教師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合理的根據(jù)學生們的問題展開新的教學,隨機應變、因勢利導,可以在原先的基礎上使課程綻放出更燦爛的光芒。
結 語
論文至此,筆者感慨良多,深知自己能力有限,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不夠全面具體,闡述上也仍然稚嫩。但通過撰寫本文,筆者對小組合作學習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深刻地體會到了小組合作學習對于教師與課堂的重要性。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能力,更是一門藝術,它的背面蘊含著教師教育智慧的閃光,希望研究者在以后的教學生涯中永遠不會忘記小組合作學習的魅力,使其綻放更燦爛的光芒。本研究通過對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運用研究,分析影響因素并提出相應的策略,可以加強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深入理解,為合作學習及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提供理論依據(jù),促進理論體系的完善。本研究提出相應的策略,幫助教師在課堂中更有針對性地運用小組合作學習,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為研究者日后從事初中教育工作,在如何有效運用小組合作學習這一環(huán)節(jié)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 淺談合作學習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呂建華. 學周刊. 2018(12)
[2] 探究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J].丁素娟,辛寧,張秋紅. 中國校外教育. 2017(36)
[3] 合作學習理念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陶杰.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