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宏
摘要:本文重點闡述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微課 高中數學教學 應用
微課是一種以視頻為媒介、依據某種學科的知識點而進行的簡單明了的教學活動.微課具有客觀全面、快速傳播、內容精煉等教學特點,在教學實踐中受到師生的普遍歡迎.微課的定義是21世紀初由美國的戴維首先提出的一種教學理念,教師可將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的內容、較難理解的知識點借助于教學視頻進行匯總與保存.微課涵蓋了教學的實際案例、教學視頻課件、教學內容重點練習、教學反思、教學評價等.在我國教育界引進微課教學之后,經過長期的教育實踐,逐漸形成了符合我國教育發展的微課教學模式.
一、微課對高中數學學習的影響
微課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在教學實踐中,以其內容簡短精煉、蘊涵知識豐富的特點,受到師生的青睞.微課,能使數學內容更加生動有趣、直觀形象,也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感.借助微課進行學習,學生能發現自身學習方面存在的不足之處,并有針對性地深化學習,提高自己的數學學習水平.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能提高自主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并拓展思維.微課中的不少內容都是源自于網絡知識,因此微課教學適合于當前的信息化時代的發展趨勢.微課教學不像傳統教學模式受到一些約束,因此微課教學方式更加靈活,并可應用生動有趣的教學視頻來吸引學生學習與掌握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二、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微課要體現高中數學的特點.在信息化時代的發展趨勢下,不論微課具有怎么樣的優勢,都是服務于學生學習的.因此,在微課教學中,教師應緊密聯系數學學科知識,充分展現高中數學的實用性,體現微課的價值性,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例如,在講“數列”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與掌握數列的相關內容,教師可以制作10分鐘以內的微課視頻.微課視頻要具有較強的目的性與針對性.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相關的知識點設計到微課內容中,使學生在觀看微課視頻時能適時做出相關的反應,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在微課教學中,教師應公開征詢學生的意見與建議,并采用其中的合理化建議,從而改進與完善教學過程.
2.利用微課,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在新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下,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的教學理念已成為教育界的共識.因此,不再像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下,由教師直接講述給學生解題方法,而是要通過學生的自主思考與自主學習來學習與掌握所學知識,以便于學生理解與掌握所學知識,也便于學生在學習時提出自己的見解.例如,在講“三角函數”時,三角函數和數學的許多知識點具有緊密的聯系,為給學生奠定堅實的學習基礎,教師可以利用微課開展啟發式教學,使原本顯得枯燥乏味的教材知識轉變為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教學視頻,將涉及三角函數的相關知識以及解題方法教授給學生,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與掌握三角函數的相關知識.數學教材中所講述的是日常需要應用到的三角函數的公式,有部分推導公式末作講述.在微課學習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學習,理解與掌握這部分知識點,從而提高學生解答三角函數問題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獲得了相關知識,又拓展了思維的廣度與深度,還深入理解與掌握了所學知識,從而培養了自主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
3.開展微課,教師要進行指導.在課堂教學中,應以教師講授為主,微課教學為輔,立足于教學的實際情況,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有些教師對于教學創新具有不正確的認識,片面認為教學創新的定位即是應用微課教學.事實證明,此種片面認知是悖離于教學的客觀實際的.在學習數學時,學生不能完全依賴于應用微課進行學習,而應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展學習.這樣一來,師生之間才能進行有效的互動交流,使學生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中深入理解與掌握所學的數學知識.有些教師以微課視頻為主開展教學,甚至將微課教學全部置換教師講課.此種教學方式,不遵循教學的客觀規律,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例如,在高考數學總復習過程中,教師應持續收集資料,制作優秀的微課視頻,并在其中深入分析高中數學中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使學生借助于思維導圖將高中數學的原有知識與新學知識融為一體,提高學習效率與學習質量.
總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科學合理地利用微課,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吳曉峰.基于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6(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