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次仁
摘要:教育科研水平是一種高級的、來源于教育實踐而又有所超越和升華的創新能力。小學語文教師是教育工作中的主力軍,是教育發展的希望所在。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研;研究能力
教育科研水平是一種高級的、來源于教育實踐而又有所超越和升華的創新能力。小學語文教師是教育工作中的主力軍,是教育發展的希望所在。小學語文教師要不要進行教學研究?回答是肯定的,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進行教學研究。
一、小學語文教師進行教學研究
(1)這是由小學語文教師教師的地位所決定的。教學工作是小學語文教師的中心工作,也是終生工作,小學語文教師的一切工作都是圍繞教學工作而展開的。現代教學的理念是科研興教,以研煉人。小學語文教師不再是“傳道、援業、解惑”的工具和“匠人”,而是創造者,合作者,學生不再是“復制品”“克隆人”,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是創造性地教學,學生應是創造性的學習,因此教研便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工作的載體,兩者聯系緊密,不可截然分開,“教學與研究”。
(2)我們知道素質教育的宗旨是使學生徳、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有道是:天地當爐,造化為土,陰陽為碳,萬物為銅。蕓蕓眾生,個性各異,有的具有交際功能,有的具有商業頭腦。凡此種種,一旦投入社會,將是寶貴財富,從育人角度看,為了讓學生學其所愛,揚其所長,功其所專,壯其志,成其才,讓自然人成為社會有用之人,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因材施教,因人而教。從教書角度看,知識歸縮在于應用。關鍵是如何讓學生學以致用,學而會用,讓知識轉化為運用能力,因此,推進素質教育進行教學研究是振興我國教育的必由之路。
(3)這是小學語文教師綜合素質的集中反映。教學研究是一門科學,不僅需要嫻熟的實踐經驗,還需要豐富的理論知識,它不僅僅反映了教師的業務素質,知識水平,同時也反映了教師的理論素質、心理品質、組織能力、實踐能力、觀察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自學能力、創新能力等諸方面的素質。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研究的同時,也在提煉和升華自己。
所以,提高小學語文教師教研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二、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培養教育教學研究能力
1.小學語文教師要有科學研究的意識
現代教師要對教育教學活動中出現的實際問題及社會上發生的與教育有關的事情保持職業的敏感性,并萌發探究的欲望。要有意識地從日常工作中發現問題,并主動運用科學的方法來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使自己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從表面深入事物的本質。
2.小學語文教師要有知難而進的精神和解決問題的勇氣
由于傳統教育教學方式的影響,目前教師還比較適應按部就班的教育方式,即按照舊的教學模式開展課堂教學。但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敢于面對問題,敢于接受來自學生的挑戰,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積極地參與教育教學活動,使教育教學工作獲得實質性的成效。也只有這樣,教師才能逐步形成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小學語文教師要認真學習科學研究的理論和方法
教育研究是研究教育活動中的現象和問題,但這種研究在方法論上必須符合科學研究的基本原理與一般方法。科學的方法是研究活動具有針對性、嚴密性的前提。
4.小學語文教師要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嘗試和開展結合自己工作的研究
許多老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獨特的興奮和精彩,就是沒有及時地記錄下來,沒有好好地去整理和總結。對教科研,是有感觸而沒有行動。許多老師在教育教學的一線:有許多新鮮的故事、感悟和精彩點或者是靈感,當時有感觸,會興奮一段時間,但是沒有及時地記錄、把握、積累下來,失去了許多鮮活的素材,到需要寫文章時也就沒有東西可用。許多老師把自己沒有教育教學研究能力,歸根于自己的惰性,或者是找一些借口為自己的惰性開脫。生活中,我們應該及時收集“生活”中的感動,反思總結,這是教師快速成長的捷徑。
很多成功的教師,多是扎根于自己的教學教育實踐,以生活的細節和點滴感悟及時地記錄下來,日積月累,也就有了許多素材,才能打造自己的精彩人生。樸素的就是最精彩的,就是生活的魅力。他們立足于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來展示自己的教育魅力。點滴感悟來源于細節,細節在課堂,細節在與學生的交流中,細節在自己的實踐中。細節在問題中,問題是知識的源泉,問題是智慧的火花,問題是成長的階梯,問題是成功的開始,問題是發展的動力。所以讓我們的思考和實踐扎根于細節。
5.小學語文教師要經常進行教育教學的批判性反思
在教育實踐中,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工作包括思想與實踐進行經常性的自我回顧與自我小結,通過不斷的總結形成自己新的教育思想并改進教育實踐。這個過程就是一種批判性反思。批判性反思是一種研究性學習,教師通過這種不斷的反思學習、思考、總結,無疑將大大提高教師的研究能力。
6.小學語文教師要主動與同事和學生交流
蘇軾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針對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教師由于受到自己認識的角度、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等因素的局限,往往出現“當局者迷”的情況,問題的解決也不一定科學和正確。因此,教師必須以謙虛的態度,經常請同事或學生發表意見,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發現癥結所在,嘗試逐步解決。這對于開闊自己的視野、形成正確的認識、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是極為有利的。
7.小學語文教師要提高問題意識
教育起源于問題,學問在于一問。問題就是教育,問題就是教學,這些都是寫作源泉。我們教師要有問題意識,要有問題的思考,要有解決問題的行動,這樣,我們的工作就少走彎路,就有成功的希望,就有工作的樂趣和快樂。
8.交流合作是小學語文教師前進的步伐
不斷學習先進的理論和模式,是給自己增添新鮮的生命活力,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石。教師之間的相互幫助、相互點評、相互交流就是合作,就是學習。沒有交流就沒有發現,沒有發展。在此基礎上自己不斷反思,不斷提煉,不斷修改,不斷優化,這樣,才使自己的思維敏捷,使自己的思維活躍,使自己的理念跟上時代的步伐。
我們相信,只要小學語文教師通過這八個方面的努力,持之以恒,一定能夠走出自己教育教學研究的新路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