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建伯
摘 要:研究型重實踐的師資隊伍建設是中職學校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從學科帶頭人培養、教材建設、創新教學模式、優秀人才梯隊建設以及“教學產研,四位一體”的教學發展方式論述了研究型重實踐的師資隊伍建設模式,為中職學校師資隊伍建設提供解決方案。
關鍵詞:中職學校 研究型 重實踐 師資隊伍
師資隊伍建設是中等職業學校改革和發展的核心,是國家示范校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由于中職學校教師缺乏工程實踐經驗,多數都是高校畢業后直接進入中職學校任教,沒有企業生產實踐的工作經驗,在實習實訓教學中很難與生產企業對接。近年來,教育部采取骨干教師國家級培訓、省級培訓,青年教師企業實踐等多種方式提升中職教師的師資隊伍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筆者認為中職學校師資隊伍建設既要依靠企業實踐、集中培訓方式,又要在常規教學工作中依托“教學產研”四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培養研究型重實踐的師資隊伍。
一、以培養教研教改優秀學科帶頭人為引領,探索“教學產研”四位一體的教學模式
學科帶頭人是學校優質教育的支撐,是教研教改的領頭羊,他們的專業發展決定了學校質量提升的進程,對于培養人才和學校內求質量外樹形象具有深遠意義。中職學校要加強培養業務精湛、師德高尚、吃苦耐勞,勇于創新的學科帶頭人,在教研教改中帶動一批善于研究、勇于探索的教學團隊,形成一支有凝聚力、可持續發展的師資隊伍。
學校要制定學科帶頭人培養方案,激發優秀教師脫穎而出,建立高素質、高水平的名師隊伍,激勵學科帶頭人在各項教學工作中發揮引領示范作用。優秀學科帶頭人在教研教改方面要勇于創新,深入研究和實踐“一體化教學”、“項目教學”、“模塊化教學”、“互聯網+教學”等教學新模式,構建以“教學產研”四位一體的教學模式的課程體系。學科帶頭人要積極探索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為優秀教師團隊創建施展才能的空間,研究以企業生產管理模式為樣板的“六個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即:“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相結合、專業教師與能工巧匠相結合、素質教育與技能培養相結合、教學內容與生產項目相結合、能力考核與技能鑒定相結合、實訓環境與企業文化相結合”。
二、針對新的課程體系,鼓勵教師研究和開發配套教材,以教材建設提升專業教師的理論水平
在構建“教學產研”四位一體的教學模式過程中,為推進高素質、創新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學校要組織專業教師深入調研企業對高技能人才的知識需求和技能需求,借鑒兄弟學校高技能人才培養經驗,深化校企合作,與企業行業專家共同編制適應企業需求的教學計劃、主要學科的教學大綱等教學文件,創建技術理論課與操作技能課的模塊化教學模式。學校與企業要開展多種方式的產學研合作,積極探索提升技能的有效方法,鼓勵教師針對新課程體系研究和開發配套校本教材及公開出版發行的教材。
編寫教材能極大地提高專業教師團隊的業務水平,也會引導教師密切聯系企業,搜集第一手資料,為編寫教材準備充足的素材。筆者所在學校高度重視教材建設,組織教材編寫人員深入企業,進行了大量的走訪調研,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團隊的閱歷,為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奠定了基礎。
三、帶動專業教師指導各類技能大賽,形成“以賽促教、以賽促研、以賽促學”的創新教學模式
職業院校各級技能大賽表面上是在“賽學生”,實質上是在“賽教師”,教師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技能大賽的成敗。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師不僅要掌握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專業技能,參加各級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對中職學校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教學水平是一個極大的促進。
筆者所在學校在“教學產研”四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實施過程中,組織專業教師團隊參加各類國家、省、市級技能競賽,并以大賽為契機,推動“以賽促教,以賽促研,以賽促學”,學校組織的參賽學生團隊在“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中取得全國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在全國數控技術大賽中取得數控銑中職組全國第一等多項驕人的成績。參賽過程能深化教師團隊的團結協作意識,在錘煉師資隊伍的同時,打造品牌學生,全面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經歷了各級各類大賽的洗禮,專業教師隊伍在知識水平和技能水平上都會有大幅提高,團隊意識得到加強。
四、確立“以點帶面,逐步擴展”的師資隊伍建設發展思路,逐步形成專業教師優秀人才梯隊
師資隊伍建設離不開“以點帶面,逐步擴展”的建設思路,學校應該在以學科帶頭人為引領,以各級各類大賽為抓手的同時,要建立師資隊伍建設長效機制,逐步形成優秀教師人才梯隊。學校應設立和組建工作室或眾創空間,給優秀教師團隊提供發揮才能的空間,同時依托師資隊伍的建設發展,進一步培養優秀學生梯隊。筆者所在學校在這種思路的指引下,建立了“智多星機械設計”工作室,明確工作職能,制訂工作計劃,以骨干教師為引領,以全國技能大賽為平臺,組織學生參加各級技能大賽并及時總結大賽訓練及比賽經驗,建立業務檔案。以組建機械創新設計協會為載體,每年三月在學生中挑選二十名左右有潛質的培養對象,分梯次培養一批強理論、高技能、有創新能力的青年教師與優秀學生,以“傳、幫、帶”方式形成優秀教師和學生梯隊,確保學校的專業技能競賽、人才培養等在本地區的優勢。教師團隊要探討專業訓練及參賽的成功經驗,在常規教學中推廣運用,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從而真正實現高端人才培訓戰略。
五、培養研究型、重實踐的教師團隊,形成“教學產研,提升鍛煉”的師資隊伍建設發展方式
培養研究型重實踐的教師團隊,既要強調教師總結,開展教學研究,又要密切聯系企業、廣泛開展校企合作,把理論學習和大賽經驗提升為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的科研能力。筆者所在學校多年來,以學科帶頭人為引領,以“智多星機械設計工作室”為核心,帶領教師團隊建立了數控機床改造項目小組、數控機床維修與調試小組等,建立市級眾創空間,完成多項技術革新,為學校節約了大量資金。與十余家企業開展合作,解決企業實際生產難題,讓師生體驗企業的生產環境,在增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同時,極大地激發師資隊伍的創新思維,有效地培養了師生的創新能力,并獲得一定的社會與經濟效益。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入開展,促進專業教師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也會使教師獲得鍛煉機會,逐步形成研究型重實踐的教師團隊。
中職學校在培養研究型重實踐的師資隊伍中,要培養教師“扛紅旗、爭第一”的技能競賽精神,形成“比、學、趕、超”的技能競賽文化,建立 “以賽促教、以賽促研、以賽促學”的辦學特色,確定“以點帶面,逐步擴展,教學產研,提升鍛煉”的發展方式,搭建“以技能競賽為亮點,以帶徒傳技為支點”的育人平臺,穩步推進師資隊伍建設和技能人才培養的雙豐收,使專業教師團隊具備愛崗敬業、吃苦耐勞、勤于鉆研、善于協作的良好素質,為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以及經濟建設做出貢獻。
(作者單位:河北省廊坊市高級技工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