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彬+邵沈華
[摘 要]隨著醫療改革的逐漸深入,醫患矛盾日趨突出,醫院面臨的安全形勢也日趨復雜,本文從平安醫院創建、患者滿意度提升、糾紛防范等角度,總結醫院平安創建過程中的經驗,力求為創建平安、穩定的醫院環境提供指導,并為醫院管理工作者提供理論和實踐參考。
[關鍵詞]平安醫院;糾紛防范;實踐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20.059
[中圖分類號]R19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20-00-02
近年來,筆者所在醫院緊緊圍繞江蘇省衛計委等10部門聯合印發的《維護醫療秩序打擊涉醫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方案》文件精神,緊密結合“兩學一做”教育活動,構建安全穩定的醫療環境,形成全院上下齊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進一步促進醫院各項工作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1 以平安醫院創建為抓手,努力維護正常醫療秩序
1.1 加強宣傳力度,倡導人人參與
筆者所在醫院利用會議、網絡、院務公開欄等多種形式,加強專項工作的宣傳和教育,不斷宣傳打擊涉醫案件的重要性,提高全院職工的安全意識,做好各項防范工作,通過各類會議、講座等普及相關法律知識。同時,建立和完善對外宣傳工作機制,建立與新聞媒體溝通協調的暢通渠道,加強正面輿論引導,弘揚社會正能量,營造尊重醫學、尊重醫務人員的社會氛圍。
1.2 加強聯防聯控,創造良好環境
筆者所在醫院切實加強與公安、信訪、街道等部門的聯防聯控機制,加強立體防范,創造更好的工作和就醫環境。一是在原有警務室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醫警聯動機制,確保醫院發生突發事件,警方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控制局面,果斷處置。二是配置鋼叉、鋼盔、防割手套、長棍等防爆器材,在醫院重點部位,如急診、產科等安裝視屏監控、一鍵報警裝置、門禁系統、新生兒防盜系統等。三是落實內部治安保衛責任,配備專職保衛和巡查人員,加大巡查力度,安保人員實施區域分片包干,責任到人,嚴厲打擊醫院內部“醫托”“號販”“醫鬧”等違法違規行為。
2 以“三好一滿意”活動為載體,努力提升服務患者能力
2.1 堅持管理增效,提高服務質量
一是開展醫院精細化管理。筆者所在醫院不斷灌輸“精、準、細、嚴”的精細化管理理念,各管理中心征集精細化管理措施百余條,涵蓋技術提升、流程改造、服務創新等方方面面,有力地提升服務質量與水平。二是加強學科建設與技術提升。筆者所在醫院出臺《星級專科建設方案》和《省級重點專科建設辦法》,加大對重點學科的投入力度,提升學科建設能力,醫院核心技術可完成100%一般技術,80%重點技術,其中,微創專科技術廣泛開展,深受百姓歡迎。深化與上海、蘇州技術協作醫院的合作機制,提升婦產科、兒科等專科技能水平。三是深化護理優質工程。筆者所在醫院繼續推進優質護理示范工程,實現科室全覆蓋,目前,醫院護理優質A類病區占62.5%,B類病區31.2%,C類病區6.3%;注重基礎質量,增強服務安全,重點強化如晨午間護理、“七室”管理等基礎護理質量,通過加強患者身份識別及圍手術期護理管理,持續做好護理敏感指標和專科質量指標的監測,確保護理安全。
2.2 堅持流程優化,改善就醫感受
一是改善窗口服務。筆者所在醫院繼續開展“三好一滿意”活動,舉辦“八大窗口”醫患溝通培訓,強化員工規范服務意識,推出早門診、夜門診等特色服務,開展窗口服務技能競賽活動;建立窗口服務質量評價機制,接受患者和社會的監督。二是優化醫療流程。筆者所在醫院完善集約式患者就診預約平臺,開通現場預約、電話預約、網絡預約3種預約服務,專家預約成功就診率76.8%,出院復診預約率100%,預分診服務實現管理常態化;顧客服務中心為住院患者提供院前、院中、院后一條龍溫馨服務,提高服務質量;加強床位統一管理,提高醫院床位利用率,切實緩解住院難的突出問題;針對專科疾病開設腫瘤聯合門診,進一步滿足患者的就診需求,受到市民廣泛好評。三是推行延伸服務。筆者所在醫院還向主動服務、感動服務方向發展,對行動困難和初診患者實施陪檢、陪送服務;建立出院患者隨訪機制,目前已實現100%電話隨訪,每年10%以上出院病人的上門隨訪,在第三方滿意度測評中,筆者所在醫院出院患者滿意度達87.6%,位居全市醫療單位前列。筆者所在醫院針對患者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反饋整改,持續提高;定期派出醫務人員到鄉村、社區開展義診和健康教育,有效提高患者健康可及性。
3 以“糾紛防范”為重點,努力促進醫患和諧
3.1 全面強化生產安全與醫療安全管理
一是深入排查,堅持整改。筆者所在醫院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落實安全生產自查自糾,積極查擺問題,確定并發布21項醫院安全風險清單,進行長效管理。臨床科室圍繞生產安全與醫療安全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紛紛制訂科室內部安全風險清單,立行立改,有效杜絕安全隱患。二是培訓演練,加強預防。筆者所在醫院多部門堅持平戰結合,積極開展生產安全災害事件脆弱性分析,科學制訂應急預案,并分別組織多次信息癱瘓、水災、火災、停電等流程培訓和沙盤演練。
3.2 著力加強醫患溝通平臺建設
一是成立醫患溝通中心。為加強醫院投訴管理,規范投訴處理程序,維護正常醫療秩序,保障醫患雙方合法權益,筆者所在醫院成立醫患溝通中心,統一管理全院各類醫患糾紛,并建立定期分析、掛鉤考核工作機制。二是優化糾紛處理流程。進一步理順投訴處理流程,明確投訴受理及處置審批權限,實行首訴負責制,科室負責人為現場第一負責人,醫患溝通中心負責調查、核實,與患方進行全面溝通協商。若雙方協商不成功,積極引導患方申請行政調解和司法訴訟。三是常態化持續改進。筆者所在醫院定期對投訴情況進行歸納分類和分析研究,督促相關部門、科室及時整改,定期召開醫療安全會議,分析原因,加強督促落實。筆者所在醫院成立醫院醫療事故鑒定專家組,對涉及賠款的醫療糾紛,召集相關專家明確性質、明確罰則,實行差異化處罰。
4 借助社會力量建立救助機制
一是借助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2011年6月,江蘇省建立域內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交通事故受害人及家屬在無力支付醫藥費,且無法及時追償的情況下,可以申請救助基金。2016年,醫院申請救助基金近300萬元。二是借助昆山市社會醫療救助。經昆山市民政局認定的低保邊緣人員、三無人員、五保人員、特困職工、重殘人員等救助對象,在筆者所在醫院就診可由勞動保障部門負責醫療救助。三是醫院人道主義關懷。對確系困難無力支付醫療費用的患者,筆者所在醫院開通了就診綠色通道,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相關費用可視情況給予人道主義減免。
5 平安醫院創建過程中存在的困難
筆者所在醫院也面臨著許多困難,一是社會環境導致醫患關系的矛盾仍然很尖銳,醫患雙方不信任普遍存在,醫務人員工作環境和工作狀態仍然不樂觀。二是糾紛處置缺少政策性保障,法治化程度不高,大部分糾紛都是通過雙方自行協商解決,醫院經常處于被動的局面。三是懲治涉醫違法行為的力度需要加強。處理傷醫事件應發揮震懾作用,更要注重預防在前,不能等出了事情再象征性地補充處理,這往往導致作用有限。四是醫院每年用于醫療費用人道主義減免的負擔日益加重,呼吁有關部門加大對醫院的專項補助,以緩解筆者所在醫院的運行困境。
主要參考文獻
[1]陸長斌.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對創建平安穩定醫院的意義淺談[J].基層醫學論壇,2017(10).
[2]張勉.加強醫院思想建設創建和諧平安醫院[J].中國保健營養,2016(2).
[3]孔建芬.論醫院安全防范體系的建設[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