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念
摘要:傳統教學模式中物理課堂一般都是教師照本宣科,教師和學生之間缺少互動,也不重視操作演示,教師也是極少去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實驗,如此一來,就嚴重束縛了初中生的思維和興趣的培養,這與新課改的教學理念相違背,而現物理實驗教學策略又迫在眉睫。所以,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應重視起實驗教學,充分培養學生的實操能力和探究能力。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演示
一、缺乏科學的學習方法
現在的初中學生,大部分不知如何學習物理,學起來很是苦惱。老師壓,家長逼,社會看,大有喘不過氣來之感。當然應試教育是罪魁禍首,但是更重要的,不妨從自身學習方法找找原因,在學習方法上動點心思。初中生的學習物理不外有這幾種類型:第一種是苦學的學生,提起物理課就用“頭懸梁、錐刺股”的方法去學習。這種層次的同學,學習是一種被迫行為,體會不到學習中的樂趣。長期下去,對物理實驗教學必然產生一種恐懼感,從而滋生了討厭物理課的情緒。結果在這部分同學那里,物理就變成了一種苦差事,學生是為了應付老師而學習。第二種為主動學習的學生。對物理課堂教學的如饑似渴,常常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他們的學習是主動的,而不是被別人逼迫,自覺的態度常使他們自信,相信這樣的學生肯定能取得優異的成績,從而形成物理課堂的良性循環。第三種是會學的學生,那就是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按照這種方法學習的學生,效率高不說,還學的輕松流暢,他們能夠很好地駕御物理知識,掌握相關的技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目前,在當前的物理課堂學習中,第一種居多,他們屬于學困生,第二種為少數學生,第三種鳳毛麟角。因此在物理教學中要追求更高的學習境界,使學習物理成為一件愉快的事。要搞好學習,不僅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更要培養學生物理實驗課堂操作的技能。
二、靈活設計物理實驗
現行的初中物理教材,為我們提供了多樣的實驗內容。很多同學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習慣于跟著老師一章一章的學,一節一節的走,不太在意章節與學科整體系統之間的關系,這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是典型的唯心主義思想。要把學生的實驗計劃和觀察操作素質教育培養的一個目標來處理,提高學生的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在進行物理實驗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把提高學生物理教學的成績和培養學生的能力放在首位,在實際的課堂教學比較多地采用了學生邊學邊實驗的教學形式。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根據教材和教學大綱,認真最好實驗課教學的備課和課堂預案,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當前初中物理教材中涉及的測量儀器——直尺、溫度計、彈簧秤、天平、壓強計、電壓表等時,要把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作為課堂教學的首要成分。隨著教材知識不斷增加,學習量不斷增強,很多學生就會感到頭緒不清,內容繁雜,心理困擾因素不斷增加。事實上,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著自身的知識結構系統。學習這門學科首先應了解這一學科,從整體上把握知識,為什么而學,都要弄清楚自己的位置,這樣做往往使所學知識更容易把握。在物理實驗教學中,要注重將物理實驗教學運用到生活中去。物理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因此在學習完刻度尺、彈簧秤、天平等的使用時,讓學生用刻度尺去量自己的身高,一步的大小,彈簧秤稱測物體的重量,用溫度計測量教室內的溫度和教室外面的溫度。有的時候物理課堂還要將學生帶出教室,克服照課本實驗的單調方法,啟發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興趣。
三、重視演示實驗,開發創新能力
目前中學物理演示實驗多為教師先演示,學生觀察現象,然后歸納得出結論,最后由學生通過實驗驗證。但是很多實驗學生根本看不清,特別是后邊的學生。不同程度地限制和阻礙了學生智能和潛能的發展,直接影響學生實驗心理素質的提高。學生沒有積極的思維和創新,也沒有探索的目標和方向。更有甚者,許多學生根本不認真思考,只是人云亦云。這種模式缺乏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豐富想象力、獨立動手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及創造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
在演示實驗中,應在實驗操作上讓學生積極參與,積極引導學生觀察、猜想、分析、歸納總結,讓學生充分了解實驗的內容,多次重復,加深印象,鞏固記憶。甚至可以把演示實驗通過改進、改組和改造等方法適合于學生自己去實驗。如學習“機械能與內能相互轉化”知識,用空氣壓縮引火儀做“壓縮空氣引火”的實驗,應要求學生走上講臺,體驗如何集中用力壓縮空氣,觀察厚玻璃筒里的脫脂棉如何著火燃燒。對做實驗的學生來說,操作演示是對他的知識和實驗能力的考驗,能滿足好奇心,調動學習積極性;對觀看實驗的學生來講,自己的同學走上講臺做實驗,會更加關注實驗的成功,更樂于積極提出動手操作的方案和建議,認真地觀察學生的每一個操作過程是否規范,實驗效果是否明顯,且會毫不客氣地指出其操作錯誤或不妥之處。這樣消除了學生對物理實驗的神秘感,拉近物理實驗與學生間的距離,發揮實驗應有的作用,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總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我們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靈活設計實驗演示激發學生的興趣,改變實驗方法,創新教學,使物理課堂教學更加符合初中生的認知規律,從而讓教學更加和諧,教學效果更加。
參考文獻:
[1]馬世紅.設計性研究性物理實驗的實踐情況[J].物理實驗,2004(11)
[2 ]楊述武.漫談物理實驗教學改革[J].物理實驗,200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