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芳



摘要:高職院校的教師是學校各項教育教學任務的建設者和執行者,是學校各項發展改革項目的創新者和實踐者。文章通過對教師基本情況、現階段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教師對微課的態度等方面進行的調查分析,提出高職院校推進教學改革的策略。
關鍵詞:貴州省;高職教師;教學現狀;微課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7)10-0028-04
高職院校教師是學校各項教育教學任務的建設者和執行者,是學校各項發展改革項目的創新者和實踐者。為了解貴州省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現狀,進一步提高高職教師教學工作的質量和效果,筆者以“微課”這一新型教學方式的認識和實施現狀為調查切入點,于2017年3月—5月在貴州省部分高職院校采取發放紙質問卷和手機微信問卷兩種方式開展教師教學現狀的問卷調查,并針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
一、問卷調查基本情況
本次調研以貴州省高職院校的在職教師,特別是醫學類高職院校的在職教師為主要調查對象,同時覆蓋貴州省其他高職院校的在職教師。調研學校包括貴州省護理職業技術學院、遵義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黔南民族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畢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遵義職業技術學院、貴陽護理職業學院、遵義市旅游學校在內的18所高職院校。
對于其他高職院校主要采取發放紙質問卷的方式,共發放問卷400份,回收問卷287份,有效問卷218份,有效率為75.96%;對于本校教師采取手機微信問卷的方式,共計接到有效提交的問卷208份,有效率為96.2%[1]。
二、貴州省高職教師教學現狀的調查結果分析
(一)參與調查教師的年齡分布
參與調查的426名在職教師中,40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占82.98%,40~49歲教師占10.64%,50~59歲以上教師占6.38%。在預先知曉問卷大致內容的前提下,參與問卷調查的教師年齡結構比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參與問卷調查教師的積極性,青年教師更愿意參與類似于問卷調查的活動和教學改革嘗試;隨著年齡增加,參與問卷調查的人數呈減少趨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年教師與青年教師相比參與問卷調查活動的積極性降低。(見圖1)
(二)參與調查教師的工作年限情況
從事職業教育工作年限在1~3年、處于工作適應期的青年教師占17.2%,有4~10年工作經驗的青年教師占59.57%,有11~20年教學閱歷的教師占17.02%。在預先知曉問卷大致內容的前提下,參與問卷調查的教師工作年限比也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參與問卷調查教師的積極性。度過了工作適應期、有著4~10年工作經驗的青年教師比中年教師更愿意接觸和嘗試教學改革。(見圖2)
(三)參與調查教師的專業技術職稱結構情況
在被調查的教師中,初級以下職稱的教師占30.94%,中級職稱教師占33.09%,副高職稱教師占33.81%,正高職稱教師占2.61%。在高職院校正高職稱的教師數量不多的情況下,參與問卷調查的教師專業技術職稱的分布呈大致平衡狀態。(見圖3)
(四)教師在教學工作過程中注重的問題
從圖4不難看出,貴州省高職教師注重課堂教學與崗位適應能力的結合,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課堂教學方法改進和課堂教學效果在教師教學工作中最受關注,達到被調查人數的65.96%和57.45%,分別位于第一和第二。調查顯示,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思考的問題較全面,教師都普遍關注學生課堂教學與崗位適應能力的結合、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進、課程教學效果、學生動手能力培養等問題。
(五)教師認為現階段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圖5凸顯了貴州省高職教師在現階段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76.6%的教師認為自己缺乏新知識和新技能培訓,學習機會少,有48.94%的教師缺乏教學激情,有職業倦怠感;有34.04%的教師不愿意嘗試新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而這一問題在參與問卷調查的73個中年教師中的比例是71.23%。另外,在參與問卷調查的353個青年教師中,有56.37%的人感覺自己忙于教學趕進度,缺少及時的自我評價與反思。
(六)出現上述教學問題的原因
結合圖5和下頁圖6,在323位認為自己缺乏新知識和新技能培訓的教師中,有62位教師認為外出學習培訓的實際效果不好,有96位教師認為學校給每位教師外出學習培訓的機會不均等;在145位不愿意嘗試新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的教師中,有3人認為自己有比較豐富的教學經驗、教學效果好、沒有必要嘗試新的教學方法,37人選擇學校缺乏足夠的信息教學設備,19人因為自己的現代信息教學能力有限,不會制作微課、慕課;在不愿嘗試新的教學方式和缺乏教學激情的教師中,有87人認為實施教改與目標考核關系不大、缺乏改革動力,有172人認為學校缺乏相應的教學改革激勵機制,有15人認為自己工作年限長、進入職業倦怠時期,有140人認為學生接受能力差、不能客觀地評價教學效果。
筆者認為,在當前教學改革如火如荼的新形勢下,僅有教師個人的教改愿望不能真正實現實際意義上的適應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新一輪教學改革,學校的教改氛圍、信息教學支持力度、教師培訓力度和相應的教學激勵機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教師的教改熱情和教改效果[2]。
(七)課堂教學中經常使用的教學設備
從圖7的結果可以看出,貴州省高職院校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全部運用多媒體、幻燈片、掛圖等便于操作、生動直觀的教學手段,不再是一本教材、全程說教的課堂教學過程。說明貴州省高職院校教師在現代化教學手段運用上不存在困難和惰性,這就為開展新的教學改革、運用微課、慕課等難度稍大的教學模式提供了現實可能性。
(八)你認為提高教學能力的較好方式
從圖8中可以看出,喜歡開展有效的教研活動,喜歡教學導師傳、幫、帶活動和喜歡運用現代教學手段的比例分別占70.21%、53.19%和57.45%,說明貴州省高職教師喜歡教、研結合,注重教學新方式的嘗試和教師經驗的總結與交流,為建立教學團隊、開展團隊教學改革奠定了基礎;同時,喜歡到企業行業參加頂崗實踐進修的比例占53.19%,這一結果表明貴州省高職教師有明顯的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的繼續教育意識,也與貴州省高職院校緊密結合企業行業新發展、走工學結合的辦學道路相符合,反映出貴州省高職院校的辦學實際緊跟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步伐的特點。endprint
(九)近5年來參加教學改革項目的次數
圖9顯示,在國家提倡和鼓勵高校教師進行教學改革的背景下,有65.96%的貴州省高職教師開展過教學改革,其中有4.26%的教師參加過6-10次的教學改革,有4.26%的教師參加過10次以上的教學改革。145位教師沒有參加過教學改革,占調查總人數34.04%,其中,40-59歲的中年教師有43人,占中年教師總數的51.81%;39歲以下的青年教師102人,占青年教師總數的28.89%。所以,從一定程度上說,中年教師的教學熱情和改革積極性比青年教師小。分析中年教師教改動力缺乏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調動廣大中年教師的教改積極性,對于推進貴州省高職院校新一輪教學改革有重大現實意義。
(十)對學校選派教師參加微課培訓的態度
從圖10可以看出,貴州省高職教師選擇主動報名參加微課培訓的和想參加微課培訓但學校不給機會的教師分別占44.68%和12.77%,這說明57.45%的教師從主觀上愿意參加學校組織的微課培訓,說明貴州省高職院校的教師多數有緊跟高職教學改革和發展的意識。選擇被動參加培訓、培訓效果不好的教師和不想參加培訓的教師分別占36.17%和6.38%,反映出目前高職院校教師培訓中存在培訓效果差的問題。
三、結論與建議
通過本次調查問卷可知,貴州省高職院校的教師目前對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準確,注重知識講授與崗位能力的結合,大多數教師能夠在教學中運用已有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面臨新一輪教學改革,教師能夠主動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少數教師主動嘗試開展微課教學。但教師也普遍感到在教學中存在著需改進的地方。如老教師認為自己缺乏新知識和新技能培訓機會、中年教師有職業倦怠感、青年教師缺乏有效的“老帶新”指導與合作氛圍。
在調研結果分析的基礎上,結合貴州省高職教學的實際情況,借鑒國內外的成功經驗,課題組對顯現出來的問題提出以下解決建議:
(一)高職院校制定激勵措施和制度,營造信息化教學的外部環境
高職院校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各高職院校要緊跟信息化時代對提升高職教學能力和水平的要求,制定激發教師學習熱情、嘗試新一輪教學改革的激勵制度。依據動機激發理論,出臺具體可行的激勵措施,對于嘗試新的教學方式方法的教師給予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肯定其在信息化教學改革中付出的努力[3]。
(二)高職院校創造主動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的氛圍,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
高職院校要發揮中年教師“傳、幫、帶”主力軍的作用,搭建共學、共建、共享平臺,通過開展“導師制”青年快速成長活動,充分實現中年教師的教學經驗快速傳遞,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通過組建老中青教師合理搭配的教學團隊,開展專題討論、共建教學資源庫,充分調動中年教師的教改積極性,營造教學改革的良好氛圍,調動青年教師教改和提升自身教學能力的自覺意識,從而推動全院教師形成傳、幫、趕、超的教學文化。
(三)開展高職院校內部教學比賽
通過教學比賽促進教師鉆研業務和教學方法,反思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學院號召各系部(分院)開展專業技能比賽,如醫學院校可以開展中藥技能大賽、藥物制劑大賽、護理技能大賽、檢驗檢疫技能大賽等;對于新進校的青年教師可以開展“教學過關”大賽,對于經驗豐富的中年教師可以開展“教學能手比拼大賽”,針對信息化教學可以開展“微課創作大賽”等。
通過各種形式的教學比賽,在高職院校形成以賽帶教、以賽導改、以賽促優的教學競賽氛圍,以教學競賽助推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張澤琪,袁亞輝,竇曼方.西南交通大學通識課程開設現狀調查研究——教師教學評價的角度[J].教育教學論壇,2016(9):79-81.
[2]朱懿心,王益宇.從職教教師專業發展的視角談職教師資的培養[J].中國高教研究,2017(11):68-70.
[3]陳洪,蔣先梅.教育科研現狀調查報告——以自貢市為例[J].教育科學論壇,2016(4):77-80.
Investigation Report of Teaching Status of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in
Guizhou Province
LU Fang
(Guiyang Nursing Vocational College, Guiyang Guizhou 550081,China)
Abstract: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the builders and implementers of education teaching tasks, and also the innovators and practitioners of the colleges' development reform program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eachers' basic situation,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and teachers' attitude to micro clas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to enhance the reform of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Guizhou province;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teaching status; micro class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