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鑫+邵彤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逐步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助力。沈陽市是遼寧省的省會,位于東北老工業基地所在地,在過去很多年里為中國的發展做出卓越的貢獻。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市場變化飛快,創新的浪潮越來越高,東北地區的發展速度卻相對較慢,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亦是如此。沈陽市是東北地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代表,其高新技術發展的特點與整個東北地區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特點基本相同。因此,本文在分析沈陽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提出通過相應的企業培訓機構,制定合理的培訓方式,促進沈陽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
關鍵詞: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現狀;培訓機制
近年來,人們逐漸認識到科技帶來的發展潛能,高新技術越來越成為全球范圍內競爭的重要內容。為此,不同國家先后制定高新技術發展策略,以期推動科技的進步,并進一步的推動國家的發展。高新技術企業是發展高新技術的重要載體,新形勢下高新技術產業成了企業競爭的重要內容。實際上,沈陽市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相對比較緩慢,及時地培育相關的高新技術人才是沈陽經濟發展轉型的必要階段。沈陽地區擁有很多科技資源,高校眾多,人才多,同時傳統的工業基礎也給沈陽的發展帶來一定的保障。在發展高新技術企業的過程中要重視留住高新技術人才,加大創新資金的投入,激發企業自主創新意識等。同時還要隨著發展的情況,及時制定和完善相應的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培育機制,處理高新技術企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從而促進沈陽新型經濟的發展。
一、沈陽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現狀
2017年沈陽市政府工作報告對2016年度的經濟發展情況做了回顧和總結,2016年,沈陽市生產總值達到671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621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620.9億元,增長2.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960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9135元,增長6.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445元,增長7.1%;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12%。沈陽市的經濟實現平穩發展,這也為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提供契機。通過對沈陽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現狀的分析可以及時的為沈陽高新技術企業完善培育機制和制定相應的政策提供參考,對于改善沈陽的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現狀,進一步發展沈陽高新技術企業有重要的作用。
1.沈陽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加,規模增大
我國的科技近年來取得長足的進步,沈陽地區高新技術企業也一直處于穩步發展的狀態。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多,規模擴大,在全省范圍內都有較高的影響力。據調查顯示,2016年沈陽市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39家,是上年的3.2倍,組建了以新松為龍頭的機器人產業創新聯盟,新增8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沈陽市國家級創新平臺數量進入全國第一集團。沈陽地區的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也加快了沈陽地區的經濟發展。
2.沈陽高新技術企業區域優勢明顯
沈陽作為遼寧省的省會,在發展方面得到更多的支持,發展勢頭相對較好,特別是在先進設備制造行業、電子行業以及醫藥制造等行業。沈陽地區這三種產業占高新技術產業的產值比重較大,醫藥制造行業的發展又是最為快速的一種行業。目前,該行業已經逐漸形成了生物、化學藥品制造、重要制造等產業集群,直接推動了沈陽地區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除此之外,先進制造業領域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其中機器人產業實現業務收入70億元、增長27.3%,航空產業完成產值311億元、增長7%,發展勢頭良好。
3.沈陽高新技術企業集群化發展
由于東北地區遼中南工業基地發展相對較早,高新技術企業發展過程中區域布局能夠得到較快的整合。與高新技術相關聯的企業以集群的形式出現,經濟、科技、人才等相互依賴,互惠發展。同時,沈陽市已經重視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建設科學、合理的集群環境,集群不斷擴大與發展。
4.沈陽高新技術企業在經濟社會中地位突出
近年來,人們逐漸認識到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對人們生產和生活帶來的便利,高新技術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也得到了進一步提高。隨著沈陽地區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和優化,使得沈陽地區的經濟總產值得到迅速的提高。同時,沈陽地區高新技術企業非常重視出口貿易,2016年沈陽市對外投資比上年增長1倍,這對促進沈陽地區經濟的發展以及遼寧省的經濟發展方面起了積極的作用。目前,沈陽地區高新技術企業的數量和規模都比較可觀,并朝著更加繁盛的態勢發展。
二、沈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機制研究
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能夠為當地的經濟以及社會的發展帶來巨大的促進作用。但是沈陽近年來經濟發展相對平穩,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進入瓶頸期,需要有政府的指導和支持,積極創造出適合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環境,才能取得更好的發展效果。另外,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相應的培育機制的支持,通過較完善的培育,能夠使高新技術企業更加具有潛力、活力,并以多層次形式進入市場體系。同時要加快提升融資幣種,規范市場,促進金融行業的發展,為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持。沈陽市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雖然有一定的成果,但是想要建立完善的培育機制,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仍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目前最需要做的就是將培育機制與企業發展狀況相結合,優化培育機制和相關政策。本文提出以下五點建議。
1.加快網絡建設和創新
東北地區特別是吉林省、遼寧省內高等院校較多,每年能夠輸送大批的技術人才,為沈陽地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提供充足的技術人才儲備。實際上沈陽在發展高新技術企業過程中,并沒有完全運用自身的人才優勢,產學研合作機制一直沒有真正建立起來,因此沈陽地區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要首先重視人才,積極創建產學研合作機制,保證人才的正常需求。同時還需要政府出資,積極聘請高科技人才、專業教授、科研專家等,深入到沈陽高薪技術企業發展的現場進行指導。政府作為橋梁作用,溝通好企業和當地大學之間的聯系,組織部分高新技術企業相關人員與大學之間舉辦研討會,盡可能的確定長期友好合作關系。政府要努力促建大學和企業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加大資金扶持力度,使大學的科研項目選題更加接近企業要求,促進大學和企業的共同進步。另外還可以通過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完善技術服務、信息咨詢、相關技術評估等服務工作。這對于聯合高新技術企業、大學以及科研機構有很大的作用。評估結構還有利于高新技術企業及時發現市場風險,轉變發展方式,促進其綜合發展。endprint
2.完善風險投資機制
由于我國風險投資事業發展得較晚,風險投資機制建立的時間較短,各方面的政策還不夠完善。沈陽市亦是如此。近些年,沈陽市風險投資機制有了一定的發展,但還是處于起步階段,沒有完全發揮風險投資在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方面的作用。因此,要在發展過程中及時完善風險投資機制,并不斷的通過政策的支持完善金融扶持。主要包括政策的引導、投資來源要廣泛、民間參與風險投資、探索風險投資退出方式等。另外還要注意風險投資相關人員的綜合素質要高,只有擁有一批綜合性投資人才,才能保證風險投資運營的順利開展。營造適合風險投資機制開展的外部環境,并提供相應的市場化科技服務內容,才能促進沈陽市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
3.重點發展科技企業孵化器
沈陽市在發展企業孵化器方面已經取得不俗的成績,不過大多數屬于綜合性企業孵化器。有專業特色的企業孵化器的數量相對較低,缺乏專業化的服務能力。這種情況下,沈陽市極少數的能夠孵化出的高新技術企業很難具有市場競爭力,也沒有形成沈陽特有的文化特色。因此,要重點發展科技企業孵化器,針對專業性較強、市場競爭力強的高新技術企業,要給予充分的重視和支持。政府要采取相應的鼓勵措施,對綜合性孵化器做出相應的獎勵,相同技術的孵化器盡可能在同一區域環境內,形成較統一的集群化發展。鼓勵高新技術企業積極創建專業孵化器,廣泛吸納社會資金。另外中介服務機構要為綜合性孵化器的發展提供技術方面的服務,減少綜合性孵化器在技術方面的困難。
4.積極培育高新技術含量較高的企業集群
高新技術企業的持續發展離不開企業集群化帶來的效益,政府要發揮調控作用,積極培育高新技術含量較高的企業集群,促進沈陽高新技術企業共同發展。現階段,沈陽高新技術企業集群化程度不高,企業之間很少有合作,企業集群化更是無從談起。沈陽高新技術企業要想得到更好的發展,就要從自身出發,根據沈陽不同地區的優勢,積極營造綜合性較強的高新技術企業集群,促進沈陽高新技術企業的之間的聯合。培育出有異同性、高滲透、高融合的高新技術企業。
5.優化創業環境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發揮作用,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更是要重視人才的重培養和儲備。雖然沈陽在科技、人才等方面具有先天優勢,但是在發展中這些優勢條件并沒有轉化成相應的生產力。主要是由于沈陽創業環境相對較差,造成人才大量流失。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積極引進先進人才,盡可能的扶持高新技術企業,吸引高素質的人才。政府要適當的投入資金支持,完善創業、就業環境等。落實財政政策,減少創業成本。加強教育及培訓,提高專業人才的技能水平。同時還要不斷培育較好的創業環境,提高人才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等。
三、結語
從本質上來講,高新技術企業的培育就是對創造適合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成長環境,要采取各種措施,不斷的優化環境要素,加強環境因素對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積極影響。高新技術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還要依靠科學、合理的制度環境,當地政府要首先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并發揮指導作用,積極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在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的過程中,要注意培育機制與培育政策的正確實施。立足于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現狀,通過人才機制、融資機制、技術機制以及財稅政策、人才政策、企業孵化政策、技術政策等各方面的因素,培育高新技術產業。同時還要注意到沈陽地區的發展特征,政府確定的培育機制和相關政策要能夠滿足沈陽市自身的需求。通過構建合理的風險投資機制,優化網絡結構創建和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促進沈陽市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俠廣.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模式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23):269-269.
[2]陳建新,郝超,劉伯超,等.常州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高新技術企業成長與培育對策研究[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6(28):10-14.
[3]龐子旺.玉林市高新技術企業培育重點及對策研究[J].科技創業月刊,2017,30(7):41-42.
[4]陸嘉麗,侯圣君,黃華欽.廣西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研究[J].中國發明與專利,2016(06):37-42.
[5]呂偉斌,肖瓊莉,覃倫,等.玉林市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研究[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6(2):10-14.
[6]楊喆,劉剛,孫健明.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問題與發展途徑[J].企業技術開發:學術版,2017,36(4):119-121.
作者簡介:隋鑫(1977.06- ),男,遼寧沈陽人,沈陽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創新管理;企業管理;邵彤,沈陽工業大學,副教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