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彩蘭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非常有利于學生提高數學成績,有利于提高小學數學課堂上的教學效率,老師可以應用以上措施來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積極性;興趣;綜合素養;教學手段
現階段小學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重視學生情感的激發,最主要的是充分調動學生對于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將之作為切入點開展小學數學的的學習,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當前小學數學中學生現狀分析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較高的工具學科,沒有語文、英語等人文學科那么生動,很多的學生對于數學均存在畏難心理。
(一)普遍存在畏難心理
小學數學對于大部分中下游學生來說,接受能力低,學習難度比較大,很容易在小學數學上出現畏難心理,從而導致學生在數學科目上的消極態度,影響了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
(二)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低
很多的學生習慣在課堂上聽老師的講解,但就是不積極的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老師也沒有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平臺,導致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下降,從而導致教學活動枯燥乏味,不利于教學任務的完成。
(三)理解掌握效果不佳
很多學生由于對數學的學習存在著消極心理,投入程度不深,對學習的注意力不夠集中,思維被傳統所制約,不能給很好的掌握數學知識,拓展新的思維,導致數學課堂上的知識轉化率低
二、緊密結合當前課改,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對于當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任課老師要在思想上給予高度重視,并且在教學實踐中進行相關突破,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積極性。
(一)運用電化教學手段提高演示直觀性
現階段一部分小學數學老師認為在人文學科上使用多媒體手段教學較多,數學比較偏向于實踐,偏向于鍛煉學生思維能力,與多媒體演示關系不大。從現在看來,這樣的觀點不是完全正確,小學數學的學習中很多的關鍵要素、難點必須通過多媒體來形象的展示給學生,例如在展示相遇和追擊問題的時候,成績優秀的學生理解能力尚可,然而成績中下游的學生理解就會較為困難,一旦遇到這類復雜的問題就會陷入思維混亂的狀態。對此,老師可以運用多媒體這個手段給學生做示范,清晰的把關系展示給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直觀了解其中變量的比較關系,有助于他們把握解題的正確思路和關鍵要素。
(二)動之以情,以情引趣
情感的交流是育人的基礎.動之以情,似乎與數學風馬牛不相及,目前仍有一些數學教師尚未走出這一誤區.任何一門課程,學生之所以喜歡都與該科教師動之以情有關.學生喜歡某位老師,同樣也會喜歡他教的課程,數學課也不例外.只有老師動之以情(包括數學思想教育、講課熱情、耐心輔導、積極對學生的評價,等等),才能了解學生,理解學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才能與學生心心相印,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以學生的角色有預見性地帶領學生步入數學殿堂,在循循善誘、適時啟發的良好課堂氛圍中,把學生的思維過程緊緊地“栓”在老師的思路上.于情中引趣,趣中生情,情趣交融中使學生不斷地動腦、動口、動手,掌握學習方法、獲得知識,從而轉化為能力.教育家第思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這里的激勵、喚醒、鼓舞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師的動之以情,以情引趣,產生師生共鳴.尤其是學困生的轉化,更需要這種情感的驅動,他們最容易體驗到這種情感的力量所在,因此,教師的積極情感,對取得良好地教學效果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但又必須始終體現在整個數學教學過程中。
(三)導入新課的手段要新穎,從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新課的手段新穎,學生就會耳目一新,注意力集中,有探數學萬花筒之趣.教師的積極導向,可把學生學習數學的要求轉化為自覺的行動.如低年級:“開火車”口算,“補數”湊十的游戲引入,能寓學于樂,使學生知難而進;中高年級:設疑引入,學生就會追根求源,打破砂鍋問到底(如教師讓學生寫出多個不同的三位數,老師一眼就可以看出哪些數能分別被2,3,5整除,在學生疑惑中引入能被2,3,5整除的特征);教具學具實物的引入,直觀形象,使得學生手腦并用,容易在趣中獲得抽象概念和建立空間觀念;生活實例的引入(如讓學生比賽誰畫的圓最圓?在似圓非圓中引入圓的教學),喚起學生對數學的實踐和追求,體驗到身邊處處有數學……教材不同,引入方法也各異,但都突出了一個“新”“奇”,其目的都是為培養學生數學思維,激發學生數學興趣.這起始的一步作為教學手段,決不可忽視.正如蘇霍姆林基所說:“思維是從吃驚開始的”因此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誰就贏得了學生的情感,贏得了教學的主動權,獲得教學成功的可能。
(四)利用教學信息反饋的機會,增強差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信息反饋的目的,主要還是幫助尚未取得成功的學生再次獲得成功.因為一次成功的機會可以十倍地增強學習信心,百倍地提高學習興趣.就學習數學某一知識而言,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是普遍存在的.同一班級的學生也會因智力的不同,知識結構等多方面原因,而存在著好、中、差,難免一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某些知識和能力的障礙.這些障礙雖點點滴滴,又確實會影響以后的學習,甚至還會給他們造成嚴重的心里壓力,減弱他們對數學的興趣和信心.所以在這關鍵的路口,教學信息的反饋就成了“扶一把、推一下、鼓鼓勁、努努力、終成功”的好時機.教師應針對他們的障礙點,給予疏導、點撥,多為他們設置成功的契機,多給他們精神上的鼓勵,盡可能地避免他們不受或少受挫折,使他們處在思維較暢通,心情較愉快的狀態下積極學習,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當他們有了成功的情緒體驗也就消除了畏懼的心理,克服了學習過程中的不良習慣,使興趣在經歷過努力的成功中得到增強和提高。
三、結束語
兒童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望,求知欲望又與興趣有著直接的聯系.要使學生喜歡數學課,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必須以兒童實際生活對數學的需要,充分利用數學本身存在的許多有趣的規律和誘人的奧秘等特點,疏導學生心理,創建良好的數學情境,激發培養兒童的興趣。
參考文獻:
[1]王娟.談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策略.教育現代化,2014(8).
[2]朱旭加.淺談小學數學教學[A].2016年課堂教學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