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芹
摘 要: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與發展,素質教育開始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小學品德與社會這一學科的整體教學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質量與未來的發展。因此,在這一背景的影響下,師生互動被提了出來。通過實現高效的師生互動,可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幫助學生理解好這一知識。基于此,針對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師生互動進行了簡要闡述,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師生互動;研究分析
通過對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中的師生互動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實現高質量的師生互動,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意識,同時也可以強化學生在生活中的思想意識,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想要實現這一教學目標,要堅持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制訂完善的教學計劃,以此來保證師生互動的效果。
一、進行生本互動,積累經驗
對于品德與社會這一課程來說,可以從體驗性的教學上出發,以此來幫助學生進行經驗的重組與改造。在體驗性學習的影響下,也可以實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多重教育。對于學生來說,對聽到的內容很容易忘記,但是對于親身體驗過的內容來說,卻有著極為深刻的印象。因此,在教學中要堅持從體驗式教學入手,解決現階段中存在的問題,增強學生的體驗與感受,優秀的教師不僅要做好教材上的教學工作,同時還要讓學生在與文本進行互動的過程中進行聯想,從而加深記憶力,通過不斷的反思與學習,形成相應的體驗。如,學生在學習《敬禮,五星紅旗》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將教材中的內容制作成多媒體課件,以此來讓學生通過畫面與文本進行互動,從而認識到國旗的重要性。在多媒體的影響下,教師也可以給學生播放相應的兒歌,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情感,增強學生的體驗。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通過讓學生自己制作國旗,以此來增加對國旗的理解。或是學生在學習《樓上樓下》的過程中,就可以指導學生先對文章進行閱讀,通過相互交談來說一說,在聯想的基礎上產生相應的體驗,從而掌握好正確與鄰居溝通的方法。在教學中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小品的方法來進行表演,幫助學生學會正確的交往行為,提高學生的情感。
二、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加強學生與文本之間的互動,同時還要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一內容。借助小組合作學習,也可以讓學生通過相互探究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就要適時參與到學生中去,通過指導學生,以此來幫助學生抓準學習中的重點,從而提高合作學習的效果。在師生互動中,教師不再是課堂中的給予者,而是幫助學生獲取方法的引導者。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也可以實現共識,從而滿足學習的需求,加強師生之間情感交流的效果。如學生在學習《敬禮,五星紅旗》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做好指導者的工作,同時還要承擔起學生學習合作者的角色,利用相關的教具,以此來增強學生的感受。在組織學生進行交流時,也可以讓學生相互分享自己收集的資料,這樣就可以豐富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認識。或是在學習《樓上樓下》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給學生一定的時間來讓學生說一說怎樣實現與鄰居的和睦相處。同時也可以從現階段鄰居之間的相處模式上出發來進行分析。在學生探討完后,教師要及時向學生講述自己身邊與鄰居的相處案例,以此來組織學生進行思考,并向學生提出問題:在遇到不可避免的予盾后,應當要采取怎樣的措施來進行解決?在這種師生互動中,可以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主動闡述自己的意見與看法。
三、實現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對于教育來說,就要堅持從人的角度上來進行,課堂又是進行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要堅持從學生的主體性出發。通過實踐就可以看出,小組合作交流可以為學生提供互助的學習場地與空間,提高小組交流的效果,讓學生分享自己的成果,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想要獲取知識,就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通過實現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可以轉變學生的角色,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不同的觀點中得到啟發。對于學生來說,也可以享受到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如學生在學習《樓上樓下》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借助不同的方法來介紹。通過實現生生互動,也可以實現資源的有效開發,從不同的方法來進行交流。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發揮,這樣也就激發學生的繼續學習意識,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
綜上所述,在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中,要堅持從師生互動的角度出發,正確運用不同的互動方法,來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幫助學生理解好這一知識,實現學習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高敏.在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中師生互動的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2009(8):63-65.
[2]張艷梅.在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中師生互動的探索[J].中華少年,2016(8):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