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琪
[摘要]本文從英語翻譯專業人才就業狀況存在的問題入手,對人才培養體系、教學內容、師資隊伍、翻譯實踐教學以及就業困境等方面進行了分析。針對上述問題,提出建立基于“翻譯工作坊”教學模式,通過分析“工作坊”模式的特點與優勢,強調教師在“工作坊”教學模式中的定位,提倡建立多元評價體系,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實用型翻譯人才,提升翻譯專業學生綜合實踐能力、職業素養和職業化能力,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關鍵詞]“翻譯工作坊”;復合型翻譯人才;培養模式;實踐能力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國家發展中部地區的戰略在各行各業的進一步實施,無論是從全國經濟的發展還是從區域經濟的發展來看,各地對既具有高級英語翻r水平,又具有一定經貿、管理、國際法和現代信息技術等方面知識的復合型高級翻r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然而,目前,符合我國經濟、科技事業發展需要的翻r人才數量嚴重不足,其中部分從業人員翻r能力水平偏低。根據有關調查,我國目前翻r產值缺口達100億元人民幣。盡管現有翻r相關從業人員超過50萬人,專業翻r公司3000多家,但真正能勝任翻r工作的人才缺口卻高達90%,能滿足市場需用的高水平翻r人員大約只占專職翻r人員總數的5%。因此,高校翻r本科專業的開設有助于培養大批既精通英語語言又掌握商務經貿知識的高素質翻r專門人才,滿足社會對翻r人才的迫切需求,從而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
一、英語翻譯專業人才就業現狀
英語翻r專業畢業生畢業后主要進入外事、外貿、外企、國家機關、各類涉外金融機構、商務管理公司、專業翻r機構、出版、新聞、旅游、高級賓。酒店等部門工作,工作內容為承擔駐外商務代理、涉外公關、涉外導游、商務翻r、外貿洽談、經貿文秘、英語編輯、商務管理、英語記者等;也可在中學、中專、職高、技校和英語語言培訓中心、大中專院校及科研部門等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除此之外,英語翻r專業畢業生在留學、考研或國外就業也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同時,隨著當前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國際交流越來越頻繁,對于英語翻r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增長,國家對英語翻r專業人才的需求會與日俱增,就業前景是樂觀的。
但另一方面,英語翻r專業人才實踐能力較差,實習實訓機會太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就業,所以需要不斷提高英語翻r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強化翻r技能能力訓練,進一步增加學生的就業籌碼。
二、英語翻譯人才培養存在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1.教學形式單一
傳統的翻r教學模式以老師為中心,通常采取老師“一言堂”、“滿堂灌”的形式。整個教學過程一般由幾個簡單環節構成:教師講授翻r技巧,講評例句,學生完成課后作業等。這樣的教學過程往往顯得比較單一,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單向而非雙向互動的。在這樣的教學情境下,雖然老師課堂課下付出了多倍的努力,但是教學效果卻不甚理想,學生很容易產生對老師的依賴心理,傾向于被動地去接受知識而非獨立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
2.復合型英語翻r人才培養體系尚未建立
高校培養的翻r人才主要是文學學士,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要開展的工程項目及科技項目越來越多,社會需要更多的是既懂工程與科技知識,又能熟練掌握英語翻r人才,而不僅僅只滿足于接待外賓或一般外事活動的翻r要求。
3.翻r專業人才實踐能力較差
許多英語翻r專業學生注重了翻r理論的學習,課堂教學模式也采用傳統的封閉的教學課堂,學生實踐機會少,翻r實訓機會較少,實戰經驗欠缺,導致學生實踐能力較差。傳統的翻r教學偏重翻r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傳授。老師講解翻r技巧、布置翻r作業、然后在課堂上對學生的翻r作業進行點評,并給出所謂的標準r文。實際上,大多數的翻r原文和r文都與社會和市場毫無關聯,教師也就理所當然的成為了唯一的讀者和評價者。而這些實踐其實都是虛擬的,是和市場脫鉤的,是封閉的而非開放的。
4.外語知識系統性較差
一方面,從業的翻r人員外語知識不夠系統,缺乏對外語深入、透徹理解的能力,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簡單替代原文內容,造成r文語法混亂、習慣用法表達不清、選詞不恰當、與原作相背離等問題。另一方面,英語翻r人員在業內固定說法面前只能依靠詞典生搬硬套,擺脫不了原文的語法結構。遇到不易理解的專業性內容時,則只能望文生義,使r文不知所云,這些都是由于在學習階段語言知識不扎實所造成的。傳統的翻r教學大多是選取典型的文章體裁,每個文體給出一到兩篇例文和參考r文,附上一些文體特點和翻r原則。這些教材普遍缺少大量的同一題材和體裁的平行文本;對于應用類文體的常用句式提供不夠,對同一文體中從詞、句到篇章的英漢差異以及產生差異性的原因,也未給予足夠的重視。這一現狀導致學生對英語非文學文本的詞匯和行文模式等幾乎沒有知識儲備。
三、翻譯教學與翻譯實踐相結合的有效模式——翻譯工作坊
翻r教學模式改革的關鍵在于改變原有傳統的教學模式,改變教師的主導觀念,實現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課堂和課外結合。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翻r工作坊”模式在高校翻r教學中值得推廣。
1.釋義“翻r工作坊”
漢語中的“工作坊”r自英語“workshop”一詞?!肮ぷ鞣籪workshop)”一詞最早出現在教育與心理學的研究領域之中。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的勞倫斯·哈普林(LawrenceHarplin,1916-2009)首次將“工作坊”的概念引用到都市計劃之中,用以指代可以提供各種不同立場、族群的人們思考、探討、相互交流的一種方式。
根據根茨勒的觀點,“翻r工作坊”指“類似于某種翻r中心的論壇,在該論壇上,兩個或兩個以上r者聚集在一起從事翻r活動”(Gentzler,1993:7)。李明,:偉合認為,“翻r工作坊”就是一群從事翻r活動的人們聚集在一起,并就某項具體翻r任務進行見仁見智的廣泛而熱烈的討論,并通過不斷協商,最終議定出該群體所有成員均可接受或認同的r文的一種活動(李明,:偉合,2010)。因此,“翻r工作坊”就是一群從事翻r活動的人們聚集在一起,并就某項具體翻r任務進行見仁見智的廣泛而熱烈的討論,并通過不斷協商,最終議定出該群體所有成員均可接受或認同的r文的一種活動。
2.“翻r工作坊”教學模式
由于“翻r工作坊”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參與性,可以將“翻r工作坊”模式引入到教學實踐中,為學生提供大量翻r訓練的平臺,不斷提高翻r能力?!胺璻工作坊”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模式。首先由教師選取適合學生水平的、實用性較強的翻r文本,學生以翻r小組為單位向教師領取翻r任務。學生的閱讀翻r可在課后進行,在經過小組共同討論后交付r文。在課堂上,由每小組負責人簡要介紹本小組的翻r成?,提出翻r重點和難點供全體同學討論。教師根據r文中翻r問題的典型性或普遍性以及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全班同學對這些問題進行案例分析,引導學生對各小組翻r成?提出修改意見并評價r文優劣,對有代表性的r文做出評價。最后,老師通過評講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翻r實踐總結經驗,得出結論,為今后的翻r活動提供借鑒。由此可見,“翻r工作坊”是基于實踐、互動的研討式教學,教師在“翻r工作坊”中的教學活動更多地是承擔“引導者”而非“傳授者”的工作?!胺璻工作坊”教學模式極大的激發了學生參與翻r活動的積極主動性,鼓勵學生通過團隊合作發現并解決問題,使學生主動地學習翻r技能。同時給予學生更多的翻r實踐機會。
3.“翻r工作坊”教學模式可以建立多元評價體系
由于傳統的評價方式以考試考核等結論性評價為主,有時候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翻r工作坊”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形成性評價。所以在教學和評分時,不能只包括在課堂學的知識,課外的表現也應考慮在內,如各種翻r討論會、研討會,現場翻r或翻r競k等。
綜上所述,我校是一所地方性的經濟類應用型本科院校,宗旨是培養“兩實三有”的應用型人才。翻r實踐的特點就是實用至上?!胺璻工作坊”的教學模式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是一種有效的將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并且能夠在我?,F有條件下積極運用的一種教學模式,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因此,研究培養應用型翻r人才,提高學生的翻r實踐能力,符合我校辦學理念,能夠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競爭力。同時,該教學模式對培養適合社會形勢和滿足就業需求的復合型英語翻r人才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