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煜++張復宏++宋曉麗



[摘要]基于我國蘋果的生產現狀,分析了我國蘋果產業產量、面積、單產的發展態勢。研究結果表明:蘋果單產的提高促進了我國蘋果產量的提升,國內市場整體上呈現出供過于求的狀態,導致2015年蘋果價格出現明顯下跌。從成本收益的視角看,蘋果生產的人工成本仍處于上升趨勢,并成為推高我國蘋果生產成本的首要因素,且不同地域之間成本收益構成存在顯著差異。最后結合我國蘋果主產區產業發展的不同狀況,提出相關對策建議。
[關鍵詞]蘋果產業; 生產現狀; 成本收益
[中圖分類號]S6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7)10-0093-04
[作者簡介]王洪煜(1990-),男,山東濰坊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農產品市場與貿易。
[通訊作者]張復宏(1968―),男,山東泰安人,管理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農產品物流與質量安全。
[基金項目]山東“雙一流 ”獎補資金資助(項目編號:SYL2017XTTD08)。
一、 引言
作為世界最大的蘋果生產和消費大國,蘋果產業在我國果蔬產業中一直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日臻完善,作為具有明顯比較優勢的蘋果產業,必將在國際市場表現出較強的出口競爭力,這對于果農增收、改善農業產業結構都具有重要意義。然而,近年來,伴隨著我國蘋果產業的迅猛發展,產業自身也出現了一些因發展過快而產生的問題,諸如生產規模偏小導致的生產效率下降,生產成本尤其是勞動力成本過快增長導致的成本大幅攀升,過量施用化肥農藥、果園老化而導致的農業面源污染和果品質量下降,以及品種結構過于單一、流通渠道不暢而導致的銷售不暢等問題,針對上述問題,學者們也從不同層面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各自的對策和建議。例如,針對優質果園占比少、生產技術普及到位率低、缺乏優質品牌等問題,學者們從改造低產果園、加強果品合作社服務功能建設、打造區域品牌建設等角度提出了建議。然而作為廣大果農,歸根結底最為關注的還是經濟效益問題。蘋果的種植收益關乎著廣大果農的切身利益,目前蘋果產業已進入“高投入、高產出”的快速發展階段,如何處理好“節本增效”必將成為產業能否得以順利發展的最大瓶頸。為此,本文利用最新的統計數據,分析我國蘋果產業近年來的發展現狀,然后從成本收益角度進行了較為深入分析,力圖揭示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為產業更好地轉型升級和競爭力全面提升提供借鑒。
二、我國蘋果產業生產現狀
蘋果在我國的栽培歷史悠久,蘋果產業作為我國最具代表性的勞動密集型優勢產業,多年來在促進農民增收和區域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具體分析我國蘋果產業發展情況,表1列出了2000年以來我國蘋果、水果產量、產值、單產相關統計數據。
從表1和圖2可以看到,21世紀以來,我國蘋果產量、單產、果園面積總體均保持穩步上升態勢,不過凈利潤卻在2010年達到峰值5031.68元后,開始下降,直到2013年再次出現轉折,每畝凈利潤又開始緩慢增加。但相比于2010年每畝凈利潤,2015年仍舊降低了26.17%。此外,果園面積增長也不明顯,2015年比2000年蘋果果園面積僅增長了3.19%,遠低于同期水果果園面積30.31%的增速??梢姡怯捎诠麍@單位面積的較高投入促進了蘋果單產的不斷增加,從而助推了我國蘋果產量水平的不斷攀升。
從圖2可以看到,我國水果產量、播種面積、單產也處于上升的趨勢。蘋果作為水果的重要組成部分,2000年蘋果產量占總產量的32.82%,但隨著農戶水果種植范圍的不斷擴大,其他種類的水果產量也在不斷增加,截至2015年我國蘋果產量占比僅為24.38%,減小了8.44個百分點。種植面積由2000年25.24%縮減到2015年的18.17%。從整體來看,我國水果單產在不斷增加,2015年相較于2000年增長了95.68%,這體現了農業科技進步在我國水果生產中所發揮的作用。加之果園面積不斷增加,兩者的共同作用成為推動我國水果產量不斷增加的重要因素??梢灶A見,隨著我國居民人均收入的不斷增加和消費水平的日漸提升,以蘋果為代表的水果產銷量仍將不斷增加。
三、我國蘋果經濟效益變化趨勢及原因分析
種植收益關系到農戶切身利益,本文在分析我國蘋果生產現狀的基礎上,將進一步利用統計數據剖析我國以及主產省份成本收益狀況。
從圖3可以看到,我國每畝蘋果產值呈現波動上升的趨勢,2010—2014年產值波動幅度較小,但自2015年以來蘋果價格出現了明顯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出現了蘋果產量相對過剩,國內市場有效需求不足所致。但每畝成本自2006年以來,呈現持續上升態勢,凈利潤卻以2010年為轉折點,呈現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態勢。隨著成本不斷上升,產值開始出現頻繁波動,蘋果種植戶正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經濟壓力和市場風險,節本增效已成為產業發展的大勢所趨。
圖4進一步顯示了我國蘋果成本構成的變化趨勢,其中物質與服務成本呈現出先波動上升而后又趨于平穩變化的走勢,但自2009年起,物質與服務成本變化幅度較小,土地成本雖有所增加,但增幅度較小,而人工成本增長幅度最大,自2006年以來持續增加,2015年已經達到了有史以來最高的3253.8元/畝。蘋果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升必然會對產業競爭力產生不利影響。
為進一步明確不同地區間不同成本的構成差異,本文選取了2015年八大主產省份的蘋果成本構成數據進行分析。
盡管人工成本不斷攀升已成為制約我國蘋果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但不同蘋果主產區之間的總成本構成卻具有明顯差異。山東、甘肅省表現出了“產值高、成本高”的雙高特點,究其原因山東地處東部沿海地區,蘋果大量出口東盟等國家和地區,提高了產值水平,同時勞動力短缺也推升用工成本。甘肅近年來,將蘋果作為優先發展的優勢產業,在種植環節更加注重生產的質量管理,人工耗費量較大,因此人工成本較高。甘肅蘋果憑借良好的口感和外觀質量,受到市場的普遍歡迎,加之開發出了如“花牛”、平涼金果等知名品牌,市場價格較高。受東部沿海用工緊張的影響,河南的人工成本位列第三,也明顯高于其他省份。河北、山西、遼寧、陜西總成本構成較為相似,但由于市場價格的差異,陜西產值和利潤明顯高于其他三個省份,表現出了“產值高、成本低”的特點。寧夏、山西物質與服務費用、人工成本較低,表現出“低成本、低產值”的雙低特點。endprint
從2015年凈利潤對比的視角來看,陜西、甘肅、山東位列三甲,這三個省份分別處于我國兩大優勢產區黃土高原產區和環渤海產區的核心區域。目前我國蘋果主產區呈現出明顯的“西移北擴”態勢,與此相對應的是地處黃土高原區的陜西、甘肅蘋果生產效益不斷向好。而地處渤海灣產區的山東憑借其蘋果出口的區位優勢以及較高的科技發展水平,蘋果單產以及銷售價格也維持了較高的水平。河北、遼寧、河南、寧夏四省蘋果生產的凈利潤相差不大,總體上位于主產區的中游水平。山西蘋果的凈利潤水平在蘋果主產省份中最低,蘋果作為山西的第一大宗水果,具有悠久的種植歷史,但近年來蘋果生產出現了果品質量較差、市場有效需求不足的不利局面,市場價格走勢低迷。
四、結論與政策建議
作為一個具有相對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蘋果在我國的種植面積、產量仍在不斷擴大,伴隨著農業科技不斷進步,蘋果單產也在不斷增加,今后一段時間市場供求之間的矛盾仍將長期存在。本文從生產現狀和成本收益的視角,分析了我國蘋果產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諸多問題。其中人工成本不斷攀升已成為制約我國蘋果產業健康發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另一方面,近年來生產發展過快,出現了國內市場有效需求不足的不利局面,2015年蘋果價格比2014年出現了明顯下降。通過對蘋果主產區的成本收益的對比發現,不同省份之間的用工成本和收益存在明顯差異,以陜西、甘肅為代表的黃土高原區蘋果生產經濟效益水平較高,助推了蘋果產業 “西移北擴”的發展趨勢。為此,本文針對我國蘋果產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提出如下政策建議。
1.大力發展省力化栽培模式是產業發展的大勢所趨
伴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不斷攀升,果農高投入、高產出的生產經營模式將難以為繼,面對供過于求、市場價格低迷的不利局面,產業發展必將呈現優勝略汰的現象。以提質增效、科學施肥用藥、標準化生產、機械代替人工為代表的省力化栽培模式必將成為產業未來發展的大勢所趨。例如矮化密植栽培技術是以機械替代人工的一種勞動節約型技術,有關部門應盡快開發適應不同立地條件的經濟適用型機械化工具,為矮化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提供技術保障。
2.推行蘋果生產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充分發揮標準示范園的示范帶動作用
我國是蘋果生產大國卻不是生產強國,2015年鮮蘋果出口率僅有1.95%,不僅與美國(17.14%)等主產國相差甚遠,也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67%),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標準化程度太低導致質量和安全水平不達標。蘋果品質是決定價格以及市場銷路的重要因素,在發展優質品種的同時,還應大力推行生產質量安全標準體系,應在施肥用藥等生產環節加強操作規程的技術培訓與管理,不斷提高蘋果質量和品質,以適應國外中高端蘋果市場的需求,緩解國內市場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
3.推動品種結構優化,加強信息共享平臺建設,促進產銷銜接
我國蘋果品種單一問題極為嚴重,2015年富士蘋果產量占我國蘋果總產量71%,因此各主產區應當因地制宜積極打造具有當地特色的優勢品種和名優品牌,應對廣大消費者品種多元化的需求。針對蘋果耐儲藏、商品化程度高的特點,各地區應積極構建信息共享平臺,以信息化為紐帶,促進產銷銜接,確保蘋果市場長期的供需平衡,降低蘋果種植戶的市場風險。
[參考文獻]
[1]何敏,張寧寧,黃澤群.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農產品貿易競爭性和互補性分析 [J].農業經濟問題,2016(11):51-60+111.
[2]李國,牛錦鳳.寧夏蘋果產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 [J].寧夏林業通訊,2015(1):16-17+22.
[3]陶源,史建民.全國蘋果種植成本收益分析 [J].山東農業科學,2016,48(5):162-167.
[4]衛建禮.山西蘋果品種結構現狀、問題及建議[J].山西果樹,2016(4):29-30.
[5]宋哲,王宏,里程輝等.我國蘋果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發展趨勢及解決辦法 [J].江蘇農業科學,2016(9):4-8.
[6]劉軍弟,霍學喜,韓明玉等.中國蘋果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J].北方園藝,2012(20):164-168.
(責任編輯:顧曉濱馬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