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寧靜
【摘 要】語文,實際上也就是我們中國人的母語。想想語言的起源,我們人類之所以跟一般的動物區別開來就是因為我們具有溝通交流的需要,所以才有語言的形象思維能力。那么,在我們初中語文的教學中,閱讀理解能力的需要就正好體現了語言的理解性需要。
【關鍵詞】探討 初中語文 閱讀理解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9.142
我們使用語言來進行表達和理解,但我們的學生在進行語言學習的時候,常常只是局限于進行基礎詞匯的記憶,而忽略掉一些篇章的記憶,這難免有本末倒置之嫌,所以我們在教育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當然,跟隨大綱的要求,我們的考卷中閱讀理解的比重也越來也大,也就是現在時代對我們學生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們學生自身也逐漸意識到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重要性,希望能夠迅速地提升理解能力。
一、學會讀,還要教會學生們進行寫作
只有參與了寫作即輸出的過程,我們的學生們才能深入地理解閱讀,即輸入的過程。就好像我們要訓練英語的聽力的時候,我們必須同時訓練自己的英文發音的道理一樣,如果我們讀出來都不是正確的,我們又能怎樣保證準確地去辨別我們聽到的句子和單詞呢?所以我們的學生如果都不能進行有效地表達,都不能夠把自己的感情通過文字表達出來,又怎樣去理解別的作者寫作時的思想感情呢?所以,我們在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進行訓練提高的時候,我們需要去訓練學生們的寫作能力,只有這樣才是能夠真正讓學生們進一步理解和感悟作者的寫作手法和思想感情的方式。
二、根據不同類型的文章,要求學生在進行閱讀理解的時候需要注意的點也不一樣
首先要跟學生們細致地區分不同類型的文章。我們不同的文章之所以有不同的類型,就是因為有不同的功能,我們的作者想要表達什么,是一個清晰的道理結論還是抒發自己心中的所感所想,又或者是想要就某一件事發表自己的某個獨到的見解,面對這些不同類型的文章,如果學生們在進行閱讀之前不能夠對這些文章的類型進項一個有效地區分,那么學生們對一篇文章的第一印象和進一步的理解一定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困擾,所以這需要我們在閱讀理解訓練的一開始就給學生們區分清楚,這就算我們進行閱讀理解能力訓練的一個基礎知識。
(一)針對記敘文的閱讀
我們要讓學生們把握到六要素,并且要明白這六個要素在作者的文章中是如何體現,并且要在這些細微的不同之處去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想要表達的意思。雖然我們在一開始講授文章類型的時候,我們告訴過我們的學生們記敘文中有六個要素,但是我們并不能夠給我們的學生們講全每一篇記敘文中這六個要素究竟是怎樣具體地體現的,我們必須要跟我們的學生們教會的是辨認的方法,而不是一個機械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只有當我們的學生們能夠通過這六個要素有一個自己的見解,并且能夠在不同的文章中進行自行判斷的時候,他們才能夠感受到不同的作者對于這六個要素的不同表達的區別和妙處。
(二)針對議論文的閱讀
我們要讓學生們注意去品味作者的主要觀點,并且理出作者立論的主要邏輯思維,尤其是要注意作者在進行一些表達的時候不僅有字面意思還有內在的深層含義。說到初中階段的語文的議論文,我相信大家第一時間想起的就是我們魯迅先生的文章。很多初中的學生們都表示魯迅先生的文章深奧難懂,實際上,要做到一個基本的理解還是非常簡單的,我們只需要讓我們的學生們首先了解魯迅先生創作這篇文章的時代背景和魯迅先生所站的立場,再了解一些魯迅先生的文章中出現的一些只屬于當時世界的名詞的含義,我們就能夠讓我們的學生們基本了解魯迅先生的立場和觀點。
(三)針對古代詩歌的閱讀
其實更多的是一種鑒賞,我們要注意抓住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的身份地位以及當時的人生經歷,注意抓住主要意象進行分析。很多人都認為詩歌鑒賞和閱讀理解根本不是一個題,所以認為它們之間有較大的區別。實際上,在語文試卷的分布中,主觀題幾乎都是理解題,只不過理解的材料和材料的背景有所不同,需要我們的學生們首先儲備的知識有差異,理解的方向有不同而已,實際上,都是考察我們的學生們的閱讀理解能力。
三、我們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要注意進行課堂的互動
由于出閱讀題的人的答案只能代表著他的出題方向和考察意圖,不能算作是對一篇文章的真正解讀。若要真正說到解讀文章,我想根本沒有一個單一的標準答案。說句現在很流行的話,即使是文章的作者都不一定知道出題人的真實想法。今年的高考語文閱讀理解不是出現一個“?!眴??試卷問大家文章末尾“魚眼睛閃爍著詭異的光”意味著什么,在信息網絡強盛壯大的今天,我們的學生們在高考結束之后直接圍攻了原作者的微博,紛紛求解答,結果我們的原作者無法猜出出題者的思維,這就說明我們的出題人的角度僅僅只能是代表著一個考點方向和考察的角度,并不能夠是對一篇文章的真正解讀,所以,我們在進行真正的閱讀理解能力的訓練的時候,我們應該鼓勵學生們進行思維的發散,而不是困溺于自己與標準答案的相符合的程度。
四、我們在進行閱讀理解的教學過程中,還要注意方式方法
我們在閱讀的時候什么地方該進行詳細地解讀,什么地方又可以省略,我們怎樣快速判別一篇文章的重心思想,又怎樣敏銳地發現一篇文章的獨特之處,這些都是我們在進行閱讀理解能力的訓練的備課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我們進行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表面的目的是希望學生們能夠在初中語文的考試中取得一個較好的成績,實際上,我們想要做的遠遠不是這些,因為語言的理解和表達本身就具有統一性,我們不能就那一個方面進行一直的單獨地訓練,我們必須把這兩個方面的訓練結合起來,才能夠真正有助于我們的學生們的理解能力的提高。
在現在考綱要求下,我們的學生們也迫切地希望我們能夠給他們一個正確的引領和指引。所以我們也需要對這個方面進行一個積極的思考,并給學生們一個切實的幫助。那么,我們應該怎么提高我們的初中學生們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就是我們作為老師要一直去思考和探究的問題,我們應該做什么,甚至我們應該怎么做,這每一步都有值得我們去深究思考之處。望我的以上這些淺顯的見解能給各位老師帶來一點靈感,不成熟的地方還望各位老師指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