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靖
【摘 要】近幾年,青年學生由于心理病態或心理障礙而導致行為失常,離家出走,甚至觸犯法律,精神失常,嚴重的是輕生,這個問題亟待解決。青年學生的心理障礙來自多方面:一、家庭方面;二、學校方面;三、社會方面;四、自我因素。據上,我們必須對青年學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質,以促進他們身心和諧發展。
【關鍵詞】心理障礙 疏導 和諧 因勢利導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9.206
近幾年,青年學生由于心理病態或心理障礙而導致行為失常,離家出走,甚至觸犯法律,精神失常,嚴重的是輕生,這樣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會,嚴重影響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個問題亟待解決。多方面調研表明青年學生心理障礙及疾病來自多方面:
一、家庭方面
現在的青年學生,正處青年叛逆期,多是獨生子女。家庭溺愛,吃穿待遇從優,滋長了學生的追求優越,高人一等,而放松了思想教育。家長希望值太高,望子成龍,期女成鳳,給孩子施加壓力,一遇假期、雙休日就讓孩子參加各種補習班、特長班。據調查,一個中學生一個暑期竟參加三個補習班,剝奪了學生個性愛好,自由發展成長的空間,客觀上也滋長了他們的逆反心理。于是出現了虎爸狼媽,稍不順心就濫用家法,棍棒相加,使學生產生厭倦、困惑、反感,久之成為心病態。
二、學校方面
高中生最明顯,高校尚不顯著,不少學生是受應試教育主宰,片面追求升學率,學業負擔超重,題海加班輔導,讓學生疲于奔命而不能自拔。來自教師方面的也不可忽視,尤其高中生。高考成績出色,考入重點院校,家庭、學校、社會加上媒體炒作,風涌流傳,學校給師生設重獎,考上清華、北大一名學生獎勵班主任二十萬,家長也拜訪送禮,老師名利雙收。于是助長了教師偏見,對優秀生關愛有加多方照顧,而對學困生歧視厭惡,動 冷嘲熱諷,使學生心靈投上暗影,產生厭學情緒,久之會悲觀厭世,流入病態。加上什么“奧數”“考霸”,不健康的競爭,勢必使應試主宰命運,越演越烈,對青年學生形成巨大的“心靈壓力網”。
三、社會方面
一是我國正處經濟轉型期,貧富不均,待業和無業與腐敗、暴富的反差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處處陣風,內起一層浪,容易釀成社會問題。再就是腐朽思想文化和西方頹廢生活方式的影響,如地下色情刊物,黃色、淫穢音象制品,泛濫于世。久之造成社會問題。
四、自我因素
青年學生正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人生的花季,又是短暫時期,也是最富于特色的時期。生理心理在發生較大變化,對眾多的矛盾和心理沖突。他們不善于自我調節和渲泄,還有的是“閉鎖性”的一方面,不愿意找別人調節,也極易走火入魔成為病態。
據上,我們必須對青年學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質,以促進他們身心和諧發展。
筆者拙見,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第一、因勢利導,開啟疏導閘門。
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還應是學生生活的導師,要當學生的良師益友,教育是生活,是解活的生活,對學生文化浸潤與情感體驗,是教育的重要形式。面對社會上一些功利,浮躁的氣息,教師應多長個心眼,多一份真誠,多一份質樸,讓校園成為一方凈土。要了解每一位學生,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時刻捕捉契機,及時對學生的心理障礙進行得體的疏導。大禹治水之妙,就在因勢利導,為學生治心理病,也宜因勢而行,時刻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氣氛,順應學生的身邊發展規律,要以文明的舉止,優美的語言,高尚的情懷,充沛的活力,為學生提供一個學習的榜樣。開口先表揚,好學生是夸出來的,心理治療的手段就是言語交流,疏導勸勉,是心靈的碰撞,一番知心話,幾句真誠的掏心窩子的滾燙語言,能改變學生的態度,改變學生的情緒,心里的話要有針對性,針對學生心理特點,家境狀況,同學關系。抓住時機看準火候,有的放矢。有道是:撥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思想的交匯,矛盾的化解,障礙的排除與此其情理。
第二、及時給學生精神補鈣。
學校可以定期給學生舉辦心理健康講座,通過報告會,有關心理健康導讀的書籍、常識多給學生推薦,選好教育疏導的案例。通過媒體、網絡全方位地宣傳,給學生提升健康的維生素,還可設心理咨詢室,展開對話活動。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心理上也是健康的人,一個人能一分為二地看問題,分析問題,在困難時看到光明,困難再大也有信心克服,暫時受到挫折,要有勇氣面對,就會想方設法度過難關,這里靠堅強的心理支撐,靠決心和勇氣去征服。
第三、設置心理健康交流平臺,構建和諧環境。
和諧的環境和氛圍,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健康心理教育的需要,讓學生處在和睦、友好,和諧的氣氛中會覺得集體的溫暖,友誼的可貴,互敬互愛的歡悅。這樣師生交流心靈互動,讓學生自己開竅,誠摯的心靈對話親切樸實,無遮無攔,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不但理解了別人,發現了自己還在心靈互動中形成共識,在交流溝通中,消除了偏見,掃除了障礙,加深了對人生價值的認識,實現共同成長。
還可組織多樣化的教育活動,如野外考察、社會調查,扶貧活動、興趣小組、讀書活動等等,讓學生心理開闊,視野開闊。
教育學、心理學教師應有大眼界、大思路、大追求,真善美愛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尺,是現代價值體系中的基本準則,是人們發自內心的,通過追求今天的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任,不僅是美好價值的堅守者和弘揚者,更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和創造者,教師在追求真、傳播善、創造美、踐行愛的過程中完善自我,哺育學生走向崇高,走向偉大。
參考文獻
1.人民教育
2.教師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