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晨曦+廖瓊芳

【摘要】從中外文獻中研究國內外學者對創業能力和大學生創業能力模型,采用頻次統計的方法,梳理出大學生創業能力模型,該模型共有三個維度,分別是知識、技能與態度。并對這三個維度進行細致的分析。
【關鍵詞】大學生 創業能力 模型構建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9-0002-02
一、大學生創業能力
1.問題的提出
信息革命將將知識作為世界經濟與社會的進步重要的推動工具,知識對當今社會、經濟的巨大作用已由量變到了質變。 過去的二十多年理,經濟全球化以及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為創業提供了良好的機會,創業活動已經成為了當今世界經濟發展中重要的一部分。不論是在社會上,還是校園里,創業都成了最熱門的話題之一。眾所周知的著名企業Google、微軟、Dell等都是由學生創業成功的。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創業教育才剛剛起步,而正規的創業學課程教育則幾乎是一片空白。
2.相關概念介紹
Fayolle A(2007)認為,“創業是一個經濟現象和社會現象,也是一個研究對象,一個學術科目和教學科目。當我們關注到全世界大學提供創業計劃和創業課程的數目不斷增大時,我們對創業更會達成如此的共識”[1]。
美國巴布森商學院和英國倫敦商學院聯合發起,加拿大、德國、法國、日本、意大利、芬蘭、丹麥、以色列等10個國家的研究者應邀參加的“全球創業監測”項目,提出創業的概念,即“依靠個人、團隊或者一個現有企業來建立一個新企業的過程,如自我創業、一個新業務組織的成立或者一個現有企業的擴張”[2]。
郁義鴻(2000)認為創業是一個發現和捕獲機會并由此創造出新穎產品或者服務及實現其潛在價值的過程,創業必須貢獻時間和付出努力,承擔與之相應的經濟、精神和社會風險,并以獲得金錢、個人滿足感和獨立自主作為回報[3]。
1989 年亞太會議報告指出:“要求把事業心和開拓技能教育提高到目前學術性和職業性教育護照所享有的同等地位。事業心和開拓技能教育要求培養思維、規劃、合作、交流、組織、解決問題、跟蹤和評估的能力。”[4]會議期間,華裔專家朱小奇先生首次提出“創業能力”(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y)一詞,當時被譯為“事業心和開拓技能”。嚴強(1991)認為創業能力受個體的性格特征制約,自身知識、經驗、技能在轉化的過程中形成了創業能力。鄒建芬(2011)認為創業能力是指大學生將自身知識、技能和經驗學以致用,創造性地經營管理一家企業的能力。高桂娟(2014)認為創業能力有三個類別:個體創業能力是指個人在創辦經營經濟實體過程中展現出來的知識、技能、才華的總和;團隊創業能力是指團隊中所有個體創業能力的整合;公司創業能力則是指組織內部的可以整合的資源總和,這種能力能為公司帶來可持續的發展和財富的累積。
二、創業能力模型
在國外關于創業能力模型的研究中,早期的創業能力模型構成相對簡單,Chandler和Man(1994)等學者在創業自我效能感的基礎上,通過對創業者自我評估的方法分析創業能力概念。Man等人通過對以往文獻的綜述,整理出創業能力的六個維度,如表1所示。
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代表歐盟就業與社會事務總理事于2016年發布了《歐盟創業能力框架》,該框架通過文獻研究、個案研究、案頭研究及專家訪談等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混合研究法提出了由不同專家共同定義的創業能力,旨在提高各利益相關者之間關于創業能力的共識。歐盟創業能力框架將創業視為一種個體和組織可遷移的能力,可遷移的范圍覆蓋生活中的所有方面,包括個體當前服務的組織。該框架采用的創業定義是 :“創業就是你對機會和想法有所行動,并將這樣的行動轉化到他人的價值中。”
該框架由3個相互關聯的能力領域構成:“理念和機會”、“資源”、“行動”。每個領域由5種具體能力構成,是構成創業能力主體的基礎。這些能力相互關聯,每一種能力都是整體能力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理念和機會”領域中,共包括五種能力,分別是:識別機會、創造力、想象力、重視想法、考慮倫理和可持續發展。“資源”領域中包括五種能力,它們分別是:自我意識和自我效能感、動力和毅力、動員資源、金融經濟素養、動員別人。“行動”領域也包括五種能力,分別是:采取主動、規劃管理、應對不確定性、模糊性和風險、與他人合作、從經驗中學習。為了滿足創業能力框架對不同層級的機構和學生的需求,歐盟開發了創業能力學習的進階模型,作為歐盟《創業能力框架》的有機組成部分。該模型將創業學習劃分為四個等級:基礎、中級、高級和專家,并定義了每個層次的功能和要求。同時,該模型定義了由低到高八個等級的創業學習熟練度的層級特征:發現、探索、試驗、挑戰、改進、加強、擴展和轉變,并描述了其具體要求。
經過以上研究,根據對國內外創業能力模型文獻的梳理,我們采用頻次統計的方法,把各個學者關于創業模型的維度中出現的高頻次維度統計起來,形成大學生創業能力模型。我們將創業能力模型概括為三個維度,分別是知識、技能和態度如表2所示。
根據目前現有的文獻資料來看,對于大學生創業能力模型的研究有很多,由于每位研究者有自己的研究視角,他們分別構建了不同的創業能力模型要素,這些創業模型的各個維度要素也有一定程度的重合。本研究旨在眾多研究者得出的關于創業能力要素基礎上總結而來,其中的一些能力要素已有實證研究證實。創業能否成功,并不全靠創業能力模型的支撐,還要受到創業者的外部環境影響,以及社會的政策等影響。
參考文獻:
[1] Fayolle A. Handbook of Resrarch i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Northampton,MA:Eeward Elegar Publishing Company,2007:1-16.
[2]張光輝.創業管理概論[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3-11,31-43.
[3]郁義鴻,李志能,羅博特·D·希斯瑞克.創業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9,390-397.
[4]王一兵.學會關心——面向21世紀的教育(圓桌會議報告)[J].教育研究,1990,(7).
[5] TWY Man,T Lau,KF Chan.The competitiveness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A conceptualization with focus on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 [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2 ,17 (2) :123-1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