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響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對文化軟實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學生英語水平的要求也不斷提到。在全面普及中小學英語教育的今天,英語作為小學階段的新興學科,其重要性也毋庸置疑。如何促進小學英語教學的發展,已成為提高國民素質的關鍵之一。列夫。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而是興趣。然而,在今天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對于英語的教學過于功利化,忽視了對學生興趣的培養。為符合素質教育改革的要求,教師應該改變思維,改善教學方式。爭取靈活運用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方式,發展多種教學方法,促進教學方式的多樣化。
【關鍵詞】小學英語 教學方法 創新思維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9-0069-02
一、游戲教學,在游戲中學習知識
1.游戲教學具有針對性
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根據小學生的發展特點,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開展一些的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獲得知識。但是游戲始終是游戲,只有合理設計才能使學生在游戲中有所收獲。因此,教師在設計游戲時必須具備針對性,并且在一定規則下進行。小學英語主要包含聽說讀寫四個方面,教師在設計游戲時應該注意游戲能體現這四方面的知識。例如:在小學英語中有很多極易混淆的單詞,為了加強學生對這類單詞的掌握能力,教師可以開展“傳話”游戲。教師隨意挑選一個單詞復述給座位靠前的學生,然后這名同學以傳話的方式以此往往后傳遞這個單詞,最后看看哪組同學傳得又快又準,并且對表現優異的小組進行表揚,這樣可以很好的幫助學生記憶單詞,分辨單詞。但是,單一的游戲容易使學生反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該長期使用同一種游戲,而應該采用豐富多彩的游戲類型,這樣可以保持學生對游戲的新鮮感,使學生對英語小游戲始終充滿著激情。
2.教師應該融入學生游戲中
從具體教學實例可以看出,游戲對于小學生英語的學習起重要的作用。同時,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教師要努力營造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教師就需要融入到學生游戲過程中,讓學生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中開發智慧。這就好比在拍電影時需要一個導演一樣,一部好的電影,不但需要好的演員,更重要的是需要一個好的導演掌控全局。而教師與學生在游戲時就好比是在拍一場電影,教師是整場電影的導演,而學生則是這場電影的演員。因此教師在整個游戲過程中不應該只是游戲的設計者,還應該是這場游戲的參與者,這能夠更好的調動游戲的氛圍,從而形成一個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這對學生學習非常有利。并且在游戲結束后,教師還可以對學生的表現進行客觀地評價,對在活動中表現優異的同學進行表揚,對表現不樂觀的學生進行指導,幫助他們改正缺點。
二、歌曲教學
1.歌曲教學的重要性
音樂是一種讓人享受的東西。一首歌曲是歌詞跟旋律的有機結合,對小學生來說,不同的音調,不同的旋律,會讓他們有不同的享受。教育部頒布的《小學生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明確規定,小學英語教學要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以活動課為主要的教學模式,采用聽、做、說、唱、玩、演的教學方式,側重提高小學生對語言的感受和初步運用英語進行聽、說、唱、演的能力。同時新教育課程改革中提到,在教學中不能強制學生去死記書本知識,機械訓練,而是以學生為主,引導學生積極討論,主動參與課堂學習,從而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動手能力、交際能力及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歌曲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活動,在熱身環節中能夠活躍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而且能夠符合新課改要求,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并能夠進行聽、說、唱、演等能力的訓練。使無生機的課程內容和無趣的練習變成充滿生機活力的旋律,進而有效地達到教學目標。這表明歌曲教學與新課標的理念相一致。利用歌曲教學也是極為重要的。
2.如何合理的運用英文歌曲
并不是所有的英語歌曲都適合運用到教學中。因此,教師在選擇歌曲的時候要非常的小心,小學生對英語的了解只有一點點,他們的詞匯量很少,能理解的英文句子有限。因此,教師在選擇英語歌曲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旋律好聽、易記的。單詞應該盡量容易些,適合小學生聽和學的歌曲。其次教師應如何合理的將英文歌曲運用到教學中呢?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聽幾遍選好的歌曲,熟悉旋律。接著,引導學生跟著旋律哼歌,然后就是旋律跟歌詞的相互配合。在這之前,教師應將歌詞中的每個單詞都清楚地解釋給學生,讓學生學會每個單詞的發音。再領著唱幾遍,熟悉之后,學生就可以自己唱了。教師在教學生唱一首英語歌曲時,適當的運用肢體語言,通過手和腳的運動等來引導學生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創造適宜情景
1.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創設適宜情景
英語作為外來優秀文化的載體,教育學生學習優秀的國外文化知識,要將德育貫穿始終。在小學英語教材中有許多富有德育意義的情景。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特點,根據課本內容創設適宜的情境,讓學生參與其中直觀的感受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讓學生在互動中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同時學習、積累英語知識。另外,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不斷重復強調,強化學生的記憶,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記憶、使用英語,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在課堂上也應盡量采用全英教學與學生對話,讓學生適應英語發音,鍛煉學生聽的能力,同時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水平。例如,在上課之前師生互相問候,課后學生表達對老師辛苦的感謝,在課間碰到同學時打一聲招呼“Hello!”,道別時用“Goodbye!”,讓學生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良好習慣。
四、總結
我國實行 “素質教育”已經一段時間,然而大部分學校和教師仍以成績作為評定學生學習好壞的標準,僅僅將“素質教育”作為表面工作來應付,走形式主義路線。這很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教育應當順應學生的成長規律,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英語作為整個教學陣營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積極探索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創新教學方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