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繁金
【摘要】生本理念的內涵是學生為教學的核心,以學生的興趣為基礎,以主動參與為特征,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為目的。初中歷史由于內容多、涉及面廣的特點,從而導致教學不易。本文結合教學實踐,淺談生本理念下初中歷史教學策略研究,讓教師教學更加高效,使學生的歷史水平能夠顯著提升。
【關鍵詞】生本理念 初中歷史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9-0140-01
初中歷史教學的實質就是體現歷史的博大、敦厚,讓學生能夠以史為鑒,指導學生的未來。生本教育理念就是以生為本,轉變傳統的“一言堂”的教師講授模式,讓學生主動的學習。將生本理念融入初中歷史教學之中,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讓課堂教學更加高效,讓學生成為歷史課堂的“主人”。
一、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歷史充滿好奇心,學習效果才會事半功倍。初中歷史從古代遠古居民講起,一直延續到當代,知識點冗雜、分散。這就得要求教師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引導教學,聯系熱門話題講歷史,讓歷史具體化、生活化,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歷史。
例如,在進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這一章節教學時,單純的講述雅爾塔會議、諾曼底戰役等這類寫史實的話比較枯燥。這就得要求教師創設情景,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播放《斯大林格勒戰役》、《諾曼底登陸》這些電影,讓學生明白世界大戰的悲劇。讓學生模擬雅爾塔會議,幾個學生演繹各國使臣,從而讓學生了解大國強權政治色彩。還可以聯系當今的國際局勢,中印邊境沖突是如今的熱門話題,中印兩國邊防軍人在中國領土上長期對峙,中印兩國騎虎難下。只有順應和平與發展的世界主題,雙方可以利用即將在廈門召開的金磚國家領導人會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因為戰爭能避就避,和平來之不易,但是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正義終將會戰勝邪惡。以上的種種,可以讓歷史課堂充滿趣味性,避免了枯燥的理論教學和講授內容,開闊的學生的視野,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二、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實現師生關系的和諧
生本理念下的初中歷史教學,首先要改變傳統的教師教授,學生記憶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教學主體,實現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教學的目的不是在于教師講了什么知識,而是學生能學到什么樣的知識。教師應當充分保證課堂學生思考的空間和時間,使學生的思維能夠完全被開發,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引導學生自主的學習歷史,這樣的教學效果也會顯著提升。
比如在進行《美國的誕生》這一章節教學時,里面的難點是美利堅民族的形成和美國獨立戰爭的性質。應該讓學生表達對獨立戰爭的看法和感悟,讓學生總結為什么獨立戰爭會勝利,然后教師在適量的補充,從而總結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學生自己去思考、去分析,然后述說自己的觀點,還可以將課堂上的疑問反饋給教師。教師還可以延伸一下,短短四百年,美國從小國寡民的弱國搖身一變成如今的世界霸主,靠的是什么?對于我們國家有啥可借鑒的地方?這些問題可以教師和學生一塊去研究、發現,依法治國、發展經濟,重視人才是美國強大的關鍵因素,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建設國家的熱情,還可以使教師和學生的感情更上一層樓。
三、采用探究式學習,無為造有為
生本理念在初中歷史教學的完美運用就是小組合作模式,學生之間組成小組,對歷史知識就能積極探討,這樣有利于全員參與,可以促進自主高效課堂的建立。
比如在學習《現代科學技術和文化》這一章節的時候,由于這段歷史距離現代年代差距不大,所以學生可以自主的進行學習。教師應當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讓小組內部討論第三次科學技術革命出現的條件、內容、特點和影響。然后選擇一個組員進行因素的闡述,教師根據組員的闡述的因素的全面程度,評選出最全面的一個小組,并給予口頭獎勵或者物質獎勵,這樣的小組合作的方式能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隊合作能力。教師還能對一些內向的學生、不愿參與討論的學生進行課后聊天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在以后的討論學習中適量增加發言,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部進步。學生可以以小組的形式開展“尋找身邊的新科技”課外活動,可以深入小米、華為、大眾、格力這些新興的企業里感受科技的力量,體驗國貨的創新性,從而聯系課本上科技革命的意義,這對于學生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因此我們每一位學生應該樹立遠大的理想,刻苦學習,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為中華民族在21世紀的騰飛做出應有的貢獻。
綜上所述,在日常的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確立個性化的教學方式,構建和諧、自主的數學教學課堂,全面落實生本教育理念,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和高效性,讓學生重視歷史,通過歷史總結經驗,從而培養學生的民族自尊心,使學生成為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春紅.初中歷史探究學習的實踐體會與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4(01).
[2]黃毅虹.新課程下初中歷史教學新理念探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2).
[3]郭思樂.生本教育:人的培養模式的根本變革[J].基礎教育論壇,2012(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