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婉婷
【摘要】隨著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不斷的強化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近年來,中國的綜合實力逐漸增加,在國際上所處的地位也越來越高,世界各國均十分關注中美兩國的關系。此過程中,中國與美國的貿易得到良好的進步,同時,貿易摩擦與經濟問題頻繁出現。本文在分析中美貿易關系的基礎上,探討了中美貿易關系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中關貿易關系 發展前景 現狀
前言:在全球經濟發展過程中,重要的推動手段之一為貿易,不過,為使國內企業良好發展,世界各國均在經濟全球化實現進程中實施了相應的貿易保護措施。中國經濟發展對國際貿易依賴背景下,于適度開放與保護環境中促進了中美貿易關系的發展。隨著不斷增加的貿易數額,兩國間的貿易關系越來越深入,由此也產生越來越嚴重的貿易摩擦。經濟全球化趨勢下,要想在貿易中獲益,必須要先了解中美貿易關系及發展前景,從而積極的做出應對。
一、中美貿易關系分析
(一)中美總體貿易現狀
中美自建交之后,兩國間的貿易發展速度十分迅速,經貿關系緊密程度也逐漸提升,總體上呈現出的趨勢為不斷發展。由中國海關統計數據可知,從1979年至今,中美貿易額一直處于增長的態勢中,年平均增長率27%左右。2008年,加拿大不再是美國第一大進口來源地,而是變為中國,這之后,中國始終保持著該地位;同時,在美國出口市場中,中國占據第三的位置,但2015年至2016年時,美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已經成為中國。中美2011-2016年進出口總額圖(圖1)顯示出,除2016年,其余各年均呈現出升高,不過總體趨勢也為上升。在不斷升高貿易額背景下,中國占美國總進出口額比重、美國占中國總進出口額比重也表現出增加的趨勢,但從具體數據來看,與美國依賴中國程度相比,中國依賴美國的程度明顯更高。
(二)中美貿易關系分析
現階段,中國與美國的發展階段并不相同,二者分別屬于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經濟方面,中國與美國所具備的互補性非常強。首先,美國所擁有的科學技術都是非常先進的,而且創新能力也比較強,中國遠不及其科學、技術及管理水平,另外,經濟發展中技術的貢獻率也不相同,美國可達到70%,而中國只有45%;其次,美國發展時,對內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對外轉移產業,使其一直具備領先的國內產業結構,中國在豐富自然資源與勞動力基礎上,生產出的產品中勞動密集型與低級產品占據大多數,導致發達國家、新興工業化國家紛紛向中國轉移其國內產業:最后,在制造業與勞動力成本方面,中國競爭優勢明顯,美國的競爭優勢則體現在資本與技術方面,中國憑借自身的優勢條件,吸引國外資本,對外出口形勢采用加工貿易,使自身比較優勢發揮出來。
二、中美貿易關系發展前景展望
(一)依然持續存在大量貿易摩擦
上世紀90年代之后,關于最惠國待遇、知識產權等問題上,中國與美國均產生了非常嚴重的分歧與摩擦,兩國貿易關系的正常發展也受到極大的影響。2009年之后,美國先后將懲罰性關稅實施到中國制造的輪胎、無縫鋼管、金絲網托管等多種產品中,嚴重的打擊了中國外貿企業。與此同時,強迫人民幣升值、“谷歌事件”等問題的出現更是使中美兩國關系進一步僵化。由相關統計數據可知,從奧巴馬上任開始,美國“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中國產品的次數超過10次,其中涉及的產品類型眾多,如銅版紙、油井管。此種現狀下,可與預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美國一系列的貿易保護措施仍然繼續對我國實行,這也導致貿易摩擦一直會持續的存在。
(二)繼續擴大雙邊經貿合作與發展
中國美國商會是美國在華企業的聯合組織,該組織在2009年是對中美貿易重要性做出強調,呼吁美國政府應對中美貿易所具備的發展前景予以重視。中國美國商會在接受中國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30年中,中美貿易目標可實現3個“一萬億”:第一個,美國出口的商品與服務年總額達到一萬億美元:第二個,美國在華企業可實現一萬億美元的產值:第三個,中國投向美國的資金累計達到一萬億元。這些目標實現之后,很長一段時間內,中美經濟均將處于較強的增長態勢中,所創造的就業機會更多。柏邁高指出,上述目標的實現需要中美的共同努力,雙方所實施的經濟政策均要積極、明確,而且中國與美國間的良好溝通尤為重要。2002年開始,不斷的提高美國持有的美國國債比例,這說明,美國持續的擴大經濟赤字,且越來越強的依賴中國資金。另外,在經濟與經濟方面,美國也對中國有依賴,而中國則依賴于美國的主要市場、外匯儲備投資等,此種情況下,中美雙邊經貿合作必然會繼續擴大。
結論:中美貿易關系自建立開始,發展至今,盡管不斷的發生摩擦,但在逐漸消退經濟危機背景下,經兩國努力,并不會改變總體的互利共贏趨勢,中國與美國必然會深入發展貿易合作關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