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媛媛
【摘要】汽車金融是汽車產業發展的催化劑,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和產銷量的持續增長,汽車金融的市場規模逐步擴大,市場競爭逐步趨熱,市場主體逐步豐富,同時也暴露出多方面問題?本文從汽車金融的基本概念入手,從全球和我國兩個維度剖析了汽車金融的發展歷程?發展現狀及發展模式,并結合自身從業經驗提出了我國汽車金融的發展對策,認為汽車金融必將成為推動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關鍵詞】汽車金融 歷程 現狀
一、汽車金融的基本概念
汽車金融是貫穿于汽車的研發?生產?流通?購買?消費等各個環節的完整系統,利用多樣化的金融工具和金融產品,實現資金籌集?信貸運用?抵押貼現?證券發行和交易及相關的保險?投資等資金融通活動?汽車金融是汽車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由汽車業與金融業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的必然產物?
在微觀層面,汽車金融可以為汽車制造商?汽車經銷商及廣大購車者提供以融資為主的專業化綜合服務,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實現互利共贏?在產業層面,汽車金融可以推動汽車產業的規模擴張和結構升級,美國和日本正是由此奠定了在全球汽車產業中的領導地位?在宏觀層面,汽車金融可以平衡供需矛盾?發揮乘數效應?促進社會就業,從而優化資源配置并改善運行效率,通過推動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來促進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健康增長?
二、我國汽車金融的發展概述
(一)我國汽車金融的發展歷程
我國汽車金融受限于經濟體制和金融管制等因素,起步較晚且與國內汽車工業的發展不完全同步,總體上經歷了起步?發展?調整?復蘇等完整周期?
1.起步階段(20世紀90年代):1995年,上汽集團推出的汽車貸款成為我國汽車金融業務的起點?隨后,一汽集團?長安汽車?天津汽車等紛紛成立了汽車金融機構?然而,宏觀經濟調整和房地產項目貸款的沖擊,導致該試驗工程開展不久就被央行暫停?
2.發展階段(2000年至2003年):21世紀初,大量刺激性經濟政策推動我國汽車銷量高速增長,汽車消費信貸隨之出現井噴式發展?
3.調整階段(2004年至2007年):我國征信體系不健全,銀行風險控制能力弱,汽車消費信貸的風險開始顯現,呆壞賬迅速擴大,保險公司相繼退出?
4.復蘇階段(2008年至今):全球經濟危機爆發迫使我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產業政策,以刺激需求?提高銷量?保護自主品牌車企?促進節能環保?
(二)我國汽車金融的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和產銷量的持續增長,汽車金融的市場規模逐步擴大,市場主體逐步豐富,市場競爭逐步趨熱,市場領域也在逐步拓展和細化?
1.市場規模:根據央行統計,2012年汽車金融市場規模達到3920億元,年增長速度超過30%?綜合最新統計數據及專家預測,2013年我國汽車產銷量超過2100萬臺,總銷售額超過2.5萬億元,按照市場滲透率15%計算,汽車消費信貸的市場規模在3750億元左右?隨著汽車銷量及市場滲透率的不斷提高,發展空間非常巨大?
2.競爭格局:商業銀行仍然占據我國汽車金融市場的主導地位,其市場份額在60%至70%,汽車金融公司的市場份額在20%至30%,汽車廠商財務公司?金融租賃?融資租賃公司等其他機構的市場份額合計在10%左右?截至2013年4月,銀監會已批準開業的汽車金融公司已達17市的6700多家合作汽車經銷商?
(三)我國汽車金融的發展模式
我國汽車金融行業尚處于初級階段,加之受限于金融分業監管,商業銀行仍然占據市場主導地位,但是汽車金融公司正在快速崛起?
1.商業銀行的優勢和劣勢:優勢主要是資金實力雄厚,擁有存款、發債、股權融資等廣泛的融資來源,資金成本相對較低,加上多年積累的豐富信貸經驗和客戶資源,具有大規模開展業務的良好條件,同時也不存在汽車品牌限制。
2.汽車金融公司的優勢和劣勢:優勢主要是與汽車制造商天然具有緊密聯系、高度信任和共同利益,上下游產業鏈之間的協同配合較好,汽車金融公司也有專業領域的技術人員和銷售人員,在風險控制、產品開發、售前售后等方面的專業能力較強,還能提供與制造商、經銷商、維修商等開展合作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劣勢主要是融資渠道窄,股東存款缺乏持續性且資金量不足,發行金融債及資產證券化產品的要求嚴苛,暫時難以通過發行商業票據、公司債、購車儲蓄、應收賬款融資等方式融資,目前主要依賴于銀行借款,實際上是將短期資金用于中長期業務,導致資金成本高企,同時在業務范圍、開設網店、貸款利率、信貸規模等方面都存在較為嚴格的監管約束。
三、我國汽車金融的發展對策
(一)完善法律法規監管。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在我國現有汽車金融法律法規體系上,結合產業發展需求逐步完善并貫徹實施,重點是在加強風險控制的前提下,解除束縛汽車金融行業發展的不合理限制,特別是要拓寬汽車金融公司的融資渠道和業務范圍。
(二)加快信用體系建設。要加快建設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加強信用風險管理,實現信用資源共享,減少系統性風險。同時,要逐步建立健全信用懲戒機制、擔保機制和保險機制,強化信用意識和道德約束,為汽車金融行業提供良好的信用環境。
(三)開展金融機構合作。在分業經營體制下,銀行、保險、汽車金融公司要建立廣泛深入的合作關系,充分發揮各自的專業優勢和資源優勢,打造資源整合、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產業平臺,共同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汽車金融綜合服務。
四、我國汽車金融的未來展望
隨著法律法規體系和社會信用體系的不斷完善,產業政策和金融管制的逐步放開,加之購車人口年輕化及消費能力、消費傾向、消費方式等方面的有利變化,我國汽車金融公司的市場規模將更加龐大,參與主體將更加廣泛,產融結合將更加緊密,市場競爭將更加激勵,產品類型將更加豐富,經營管理將更加高效。我國汽車金融公司必將成為推動汽車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存在著不足。即使不足得到改善,筆者也不建議將社會融資規模作為中介目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