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松
摘要: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在小學階段還是一個薄弱科目,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從師資力量的配備到計算機等硬件設施的裝備都需要很大程度的加強和改善,努力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水平,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興趣;理解;操作
小學計算機課程也叫信息技術課程,有從一年級起點的教材,也有從三年級起點的教材,辦學條件相對優越的學校可以從一年級開設信息技術課程,辦學條件相對差一點的學校可以從三年級開設信息技術課程。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知識并不難,但是要上好這門課很不容易,其原因是學校沒有專門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師。
鄧小平同志曾經說過:“電腦要從娃娃抓起”。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從小學開設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主要是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的應用環境和信息技術的一些表現形式,初步建立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了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規范操作,正確運用。初步學會用計算機處理文字、圖形的技能,并與其它學科結合起來,運用計算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也是為了提高小學生適應信息社會的能力,如何上好小學信息技術課,成了學校領導、教師、家長普遍關注的問題。在近幾年的教學管理和教學實踐中,通過參與信息技術課程的聽課評課及教學研討活動,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抓住以下幾點也是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
一、寓教于樂,規范操作,培養學習情趣
由于學生家庭經濟條件差距很大,有的學生在家里已經接觸過計算機并且有一定的基礎,上網看電影打游戲,QQ聊天都會。而有的學生還沒有接觸過計算機,對計算機很陌生,連開關機這一步奏都不會。面對這樣水平參差不齊的教學對象,教師只能認真備課,循序漸進,深入淺出,放慢教學節奏,抓住重點,照顧學習困難大的學生,把一些機械枯燥的知識寓于游戲之中,規范操作,加深記憶,培養學習興趣。例如,練習鼠標的操作是相當枯燥的,我根據小學生學習喜歡新鮮、好動、好游戲的特點,在教學生怎樣使用鼠標的時候,教師就簡單地教學生去玩windows自帶的“掃雷”游戲和“翻紙牌”的游戲,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熟練地掌握鼠標的各種基本操作,學生學習自然感覺就輕松了。當然,在玩游戲的過程中,也要加以正確引導,告訴學生上信息技術課不僅是打游戲,玩游戲是為了讓學生學會使用鼠標。這樣,既培養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還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自主的去學習。
二、形象比喻,貼近生活,增強理解能力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有許多計算機術語是很抽象的,小學生一時難以理解。在教學中巧用生活中的實例,形象地比喻很容易讓學生接受。比如在教學計算機的組成時,可以將計算機比喻成一個人,人的感覺器官(如手、腳、眼睛等)相當于計算機的輸入設備,輸入信息到CPU(相當于人的大腦)經過處理后由輸出設備(嘴巴等)輸出來。這樣一講,把抽象的內容變得具體直觀,貼近生活,同學們不僅感興趣,而且印象深刻,加深記憶。
對于鍵盤上的一百多個按鍵,要熟記每個鍵的功能,除了加強使用練習外,必要的形象記憶也是需要的。在教學中,為了加強學生記憶,我采用口訣法。如在教學利用退格鍵和刪除鍵刪除的時候,可讓學生熟記“刪除之前先插入,DEL鍵后面除,連續按動退格鍵,前面字母個個無”的口訣,并將口訣做成桌面背景,讓學生時刻能看到,邊用邊讀,牢記心間。
講到文件的“刪除”、文件的“還原”和清空回收站時,不知講了多少遍,有的同學還是似懂非懂的。這時,教師運用了一個恰當的比喻,使這些同學茅塞頓開,教師說到文件的刪除就是把你寫好的作文扔進了垃圾筐,文件的還原就是你把垃圾筐中還有一定用處的這個作文又撿了回來,修改使用。清空回收站就是把垃圾筐中沒用的東西倒進了路旁的垃圾回收點。在講到文件的撤銷功能時,比喻到撤銷功能就像我們兩個人在下棋,你的這步棋我沒有看到,能不能撤回這一步棋呢?那么這就是“撤銷”的功能了。接著我又把“畫圖”軟件中的工具欄中的各種工具與我們現實生活中所對應的工具進行了一般比較,這時同學們就很容易理解了。可見,一個形象的比喻會給我們課堂帶來生機,會給同學們的學習帶來意外的收獲。
三、學用結合,動手實踐,培養學生的操作應用能力
把學生學到的計算機知識應用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中去,幫助他們解決學習語文、數學等學科中遇到的難題。信息技術課程一般是一周一節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上機練習的時間相對很少,而計算機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參加學校“信息技術社團”活動的學生每周可有兩次上機操作時間,只有實際操作才能將學到的知識更好的得以鞏固。
例如,在教學過文字錄入及編排后,教師在每節課前面十分鐘,讓學生把本周語文課上學到的優美詞句或段落打出來并保存到“撿貝殼”文件夾中,并發送到“網上鄰居”讓全班同學共享。在學期結束時的信息技術課程期末測試中,每個學生把自己“撿貝殼”文件夾中的優美詞句或段落排版打印出來,題目叫《五顏六色的貝殼》,作為學生期末信息技術課程測試內容的一部分。在教過“window畫圖”后,可以讓學生創作一些簡單的電腦繪畫,讓學生結合語文、數學、科學、音樂、美術、中華大家庭、民族常識等科目的學習內容后設計一些簡單的多媒體演示課件,如學了《荷花》一文后,可以搜集制作一些各種形態的荷花圖片,幫助理解課文。還可以讓學生以自己的愛好制作一些作品,如賀卡、手操報、人物畫像、小動物素描等等,讓學生覺得信息技術知識離他們并不遙遠,能和自己的生活緊密相連,是觸手可及的,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
總之,經過多年的教學管理和教學實踐經驗,深深體會到,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在小學階段還是一個薄弱科目,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從師資力量的配備到計算機等硬件設施的裝備都需要很大程度的加強和改善,努力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水平,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