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新娟
摘要:新課程引領教學理念的更新,強調學生個性的發展,注重高效課堂的構建。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潛心研究新課程標準,研究教材和學生,采取恰當的方法和策略,優化自己的教學,努力為學生創設一個民主、寬松、和諧的數學學習氛圍,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素質教育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通過在課改理論指導下的教學實踐與反思,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作了嘗試。
一、教師應重視課前的備課
首先,認真確定課堂教學目標。教師在備課前,應當認真閱讀教材、教師用書,對所教授內容的三維目標、教材編寫特點等要了然于胸,并結合學生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課堂教學目標。所擬定的教學目標要具體、可操作,如果目標過高或過低,都容易使學生失去興趣,而應當處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其次,教學設計要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那么備課“備”什么?教師備課的重要指導思想不是備教師怎樣“教”,而是備學生怎樣“學”。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狀態,精心設計學生學習的過程。要充分預設學生對哪部分內容學習困難大,應該如何實施,對哪部分內容學生容易產生分歧或獨特見解,如何應對等。
第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教師們都認識到應該“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變“死教”教材為“活用”教材,使課堂教學生動而有效。而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之一。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應當在認真鉆研教材的基礎上,能根據學情和教學需要對教材進行改進和補充,使之更好地為教學、為學生服務。其次是教師要勇于創新,大膽對教材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學生的實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著名特級教師于漪也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見,一個精彩的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既使學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強烈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一開始就向學生提出一個十分簡單的實際問題:“你們見過的車輪是什么形狀的?有正方形、三角形的車輪嗎?為什么?”“那么橢圓也是沒棱沒角的,橢圓形的行不行?”隨著這幾個問題的討論,促使學生進入深思,教師順勢引導,把學生的思維逼近圓的特征。這樣的教學,學生容易理解,又能激發有意義學習的心向。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學習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愛學、樂學、會學、善學,從而增進知識,增長才干。在創設教學情境時,我經常采用表演游戲、編講故事、制造懸念等,具體教學中可根據班級學生情況具體掌握。比如我在教學“最小公倍數”時是這樣創設教學情境的:在美麗的太湖邊上有一個小漁村,村里住著一老一少兩個漁夫。有一年,他們從4月1日起開始打魚,并且每個人都給自己訂了一條規矩。老漁夫說:“我連續打3天要休息一天。”年輕的漁夫說:我連續打5天要休息一天。”有一位路遠的朋友想趁他們一起休息的日子去看他們,同時想享受一次新鮮美味的“太湖魚宴”。可他不知道選哪個日子去才能同時碰到他倆,同學們,你們會幫他們選一選嗎?(屏幕上打出兩個漁夫的對話和一張四月份的日歷) 這樣創境入課,象磁鐵一樣,一開始就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吸引其注意力,就如在平靜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漣漪,產生急欲一聽的感染力,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三、有效地課堂練習設計是實施數學高效課堂的保證
數學課堂練習是一堂數學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進一步深入理解知識、掌握技能技巧、培養積極的情感和態度、促進學生深層次發展的有效途徑;所以一節數學課,練習是否有效,將是一節課的點睛之筆。《數學課程標準》把“有效的組織練習”列為重要內容之一,以顯示其在小學數學中的重要作用。那么如何提高課堂練習的有效性?
首先,練習的設計應體現生活性。小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課標》的重要目標之一。數學源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我們應把生活實踐當做學生認識發展的活水,把數學習題與生活實踐鏈接起來,可展現數學的應用價值,讓學生在這些來自于實際的鮮活的數學事例中,感受到學習數學是有用的,是快樂的。
其次,練習的設計應體現階梯性。《數學課程標準》要求“練習的內容要有層次、有坡度、難易適中。”這就要求練習服務于中心,緊扣教學要求,突出重難點內容,有針對性;練習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習題之間有一定的層次階梯,有一定的信息差,即層次性;練習還要能啟發學生的積極思維,培養思維能力,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形成知識系統,即啟發性;另外設計練習還要著眼于全班大多數學生的實際,又能適應少數優等生和學困生的需要,使優中差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練習,讓每個孩子在數學上都能得到最大的發展,使后進生能夠“吃得飽”,優等生能夠“吃得好”。
總之,在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上,這些都是本著一切為學生的信念而努力的。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作為課堂引導者的教師,我們要深入研究、多思善想,敢于創新、勇于實踐,善于反思、總結提高,真正做到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