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麗
【摘要】語文作為學生的必修科目,對學生來講并不陌生,學生多從小學階段便開始接受系統的語文教學。作為古今中外的文化積淀,它不僅能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陶冶學生的情操,還能凈化學生的心靈,它與英語數學共同構成了教學中的三大課程體系,歷來備受學生、家長和教師的重視。就小學語文教育而言,由于學生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有限,為了實現最佳的教學效果,教師致力于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改革,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煥發課堂生機,創新教育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突破口,近年來備受推崇,準確把握創新教育的內涵,將其完美的契合在語文教學中,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推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順利進行。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教學現狀;創新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語文作為基礎性科目,是一門文學藝術,它是語文與文化的雜糅,它不是數字和公式的堆砌,它是精煉的優美語句,記錄著人類發展的歷史進程。開展語文教育,人們可以足不出戶領略古今中外歷史文獻的別樣魅力,拓展學生的視野,完善學生的知識框架,同時也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時多采用說教的方式,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灌輸,繁重的學習任務,枯燥的課堂將學生打磨成人工復印機,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多是機械性地將書本知識復制粘貼到大腦中,使語文教育失去價值,致使課堂效率低下。本文分析當前語文教學中的問題,運用創新教育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真正實現教書育人的目標。
一、創新教育
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自主創新能力為目的的教育方式,中國自古便重視國人的教育問題。新中國成立后,政府更是加大了教育投資,先后出臺了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21世紀是科技的時代,當下世界各國競爭愈發激烈歸根究底還是人才的競爭,為了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培養社會需要的優秀人才,學校在教學時致力于將學生從書本的桎梏中解脫出來,培養創新型人才,以便更好地迎接知識時代的挑戰。創新教育作為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大突破口,近年來被多數教師運用到教學活動中。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過于依賴教材,且當前學生在進入小學后便開始接受系統化的專業教學,這對于以往以娛樂為主的學生而言是一個極大的挑戰。運用創新教育打破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打造高效課程,推動教學活動順利進行。
二、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
小學生無論是學習能力、知識掌握情況、邏輯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很有限,而且小學教育作為學生的基礎教育,對學生日后學習活動的開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就當前小學語文教育的現狀而言,多數教師重知識輕能力、過于追求成績,在教學時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不僅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會消磨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影響學生日后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當下小學語文教學普遍存在學習效率不高,學生語文學習興致不高的問題,像多數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時多是拼音、漢字、文章大意及修辭手法。單一的教學內容、繁重的課業任務,致使學生機械性的書寫和背誦,不僅無法讓學生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還會滋生學生的抵觸心理,影響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創新教育
首先,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思想。在開展教學活動前,教師要對教材有一個全面系統的把控,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確定明確的教學目標,調整教學內容;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要重視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語文教材聚集著古今中外的文學佳作,利用教材資料對學生進行思想教化,像在學習《朱德的扁擔》時,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字詞和文章大意,還應重視學生課文學習的感受,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同時還能凈化學生的心靈,引發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再教育,運用課文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當前是科技的時代,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進行輔助教學,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多是教師臺上講、學生下面聽,教師過于依賴教材資料。運用電子設備,教師可以整合網上優秀的教材資料,根據專家學者錄制的視頻資料,對自己制作的視頻進行補充,搜集貼近實際貼近生活的素材,借用視頻音頻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效率。如講《荷花》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播放相應的圖片或視頻資料,以聲畫結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學生觀看視頻發表自己對荷花的看法,分析作者的寫作角度,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培養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和創新意識,組織學生就自己日常所見進行寫作,將書本知識真正地轉化為自己的能力。教師可以在校內網站上設置專門的語文學習天地,上傳視頻資料或優秀的文學作品,便于學生課下進行學習,根據學生學習中的難點和教材中的重點知識制作微視頻或教材資料上傳網絡,便于學生課下進行學習,彌補其知識結構中的漏洞,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同時學生也可以在網站意見箱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利于教師在日后教學時有所側重,推動語文教學活動順利進行。此外,教師也可以注冊微信公眾賬號,及時將教學信息推送出去,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課后推出相應的練習題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其次,創新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像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游戲教學、情境教育等,加大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準確把握學生知識鏈條上的漏洞,在日后教學中有所側重,完善學生的知識框架,將學生真正地吸引到教學中,讓學生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像學生在學習古詩詞時由于古文翻譯與現代文有很大不同,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困難,教師可以借用繪畫或歌曲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如在講解《春曉》時,教師可以借助相關的圖片或視頻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情景交融中在鳥語花香中去品味古詩獨特的韻味,去感受春的氣息,以便能真正體會詩人憐惜春光的情感。小學語文教材中會涉及許多名人軼事,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這樣不僅利于學生加深印象,還便于學生進行團結協作,間接培養學生的團結精神,便于學生日后更好地學習和工作。教師還可以根據教材內容組織學生到室外進行學習,像教師在講《歡樂的潑水節》時,也可以組織學生到室外進行模擬,告知學生其文化背景、發展由來,組織學生開展潑水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去感受樂趣,結合教材中的內容對學生進行講解,便于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但在開展課外活動時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保證學生的安全。
總而言之,運用創新教育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堅持以學生為主,優化教學模式,調整教學內容,打造高效課堂。對教師進行再教育,以便教師準確把握創新教育的意義,將創新教育與語文教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構建完善的評價體系,多給予學生一些鼓勵,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創新意識,以便為社會培養創新型人才,推動社會不斷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修琳.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學周刊,2016(3).
[2]葉愛洋.論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才智,2016(6).
[3]許敏.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實現創新教育[J].新課 程·下旬,2014(8).
[4]王明.論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社會科學(引文 版),2017(4).
[5]包發明.小學語文課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