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楠
摘 要:隨著智能手機的不斷更新換代,可以定格美好瞬間的拍照功能強大的智能手機成為用戶的首選,在不斷提升相機像素的同時,“雙后置攝像頭”的解決方案也已漸成趨勢。本文介紹了手機雙后置攝像頭技術發展歷程,分析了手機雙后置攝像頭的主要技術分支及代表性專利,并對主要技術研究現狀進行了簡單梳理。
關鍵詞:手機;雙后置;攝像頭;拍攝效果
中圖分類號:TN9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19-0045-02
1 手機雙后置攝像頭技術發展歷程
手機雙后置攝像頭,顧名思義,就是手機背面有兩個攝像頭。手機雙后置攝像頭的設計理念源自民用相機領域。最初的手機雙后置攝像頭設計目的簡單,是為了實現裸眼3D效果,也就是利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攝像頭模仿人眼的立體視覺,通過雙鏡頭間的視角不同形成視差,然后利用手機自身的裸眼3D屏幕觀看。這種帶有后置雙攝像頭的手機主要出現在2011年左右,后因為實用性不高、實際體驗效果欠佳等原因逐漸退出大眾視線。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為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HTC)生產的HTC G17,HTC同時提交了涉及3D拍攝的專利申請。
隨著第一代雙后置攝像頭手機產品的曇花一現,2012-2013年的雙后置攝像頭手機市場幾乎是空白,相關專利申請也相對較少。而2014年以來,雙后置攝像頭手機重新回到人們視線,2016年更是呈現井噴態勢,因此該階段也出現了大量改進型專利申請[1]。與第一代旨在裸眼3D的雙后置攝像頭手機不同,第二代雙后置攝像頭手機更側重于借助雙攝像頭配置提高拍攝效果和畫質,雙攝像頭技術已經越來越偏重于實用性。
目前,隨著VR、AR市場的火熱,雙攝的應用領域再次得到拓展,未來雙后置攝像頭技術將瞄準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的應用方向,通過雙攝像頭實現3D掃描和建模,這將大幅度降低雙攝測距、3D建模的難度和成本。
2 技術分支及其代表性專利介紹
通過對雙后置攝像頭的了解及專利文獻的閱讀,本文主要從功能和結構兩方面對雙后置攝像頭進行研究。
2.1 按照功能劃分
2.1.1 不同像素立體攝像頭
不同像素立體攝像頭主要由像素較大的主攝像頭和像素較小的副攝像頭構成,其中主攝像頭主要負責拍攝、副攝像頭則主要是負責測算景深范圍和空間信息,形成類似單反相機大光圈淺景深(背景虛化)的效果。其中代表機型為HTC One M8。
典型專利申請例如CN205545606U,其中移動終端本體包括成像像素不同的兩個攝像頭,其中,第一攝像頭用于負責圖像采集;第二攝像頭則不管是體積還是像素都可以比第一攝像頭小一些,用于拍攝有虛化效果的背景視像,然后將第二攝像頭拍攝的有虛化效果的背景視像與第一攝像頭拍攝的視像合成,生成類似單反相機大光圈淺景深或背景虛化的效果。
2.1.2 同像素彩色+黑白雙攝
同像素彩色+黑白雙攝,就是在做暗光增強作用的兩個攝像頭中,一個用彩色標準攝像頭,一個用去掉彩色濾波片的黑白攝像頭。彩色標準鏡頭用來記錄色彩信息,而黑白攝像頭由于所有的光線都能沒有阻隔的被捕捉從而可以獲得更好的進光量,然后將兩個圖片融合即可獲得色彩飽滿、光線充足的照片。其中代表機型為華為P9。
典型專利申請例如CN105578063A,獲取第一攝像頭拍攝的彩色圖像和同一時間第二攝像頭拍攝的黑白圖像,提取所述彩色圖像中的各像素點的顏色信息參數及黑白圖像中的各像素點的灰度信息參數,確定輸出圖像中對應像素點的顏色信息參數;采用本發明,可以改善低亮度情況下圖像的拍攝效果。
2.1.3 同像素平行雙攝
同像素平行雙攝即使用像素相同的兩個攝像頭,進光量與感光面積是單鏡頭的2倍,有效像素尺寸也隨之提升,像素尺寸加大、進光量增加,相片質量自然提升。其中代表機型為酷派鉑頓。
典型專利申請例如CN102984355A,在手機主體內安裝有第一攝像頭及與所述第一攝像頭間隔預設距離的第二攝像頭,兩攝像頭同步采集圖像數據,其中兩攝像頭模組的拍攝參數相同;將所述圖像數據合成為2D圖像;該技術方案可提高拍照時的視角和圖像的立體感、層次感及整體畫質等性能。
2.1.4 同像素定焦+廣角雙攝
一般搭載一顆廣角鏡和一顆定焦鏡(視角窄),分別采集一幅近景和一幅遠景圖像,手機內置算法會將兩張照片合成為一張來模擬光學變焦功能,全面提升照片的分辨率,增強動態范圍和景深。同時,也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取景范圍不同的兩個攝像頭進行單獨拍攝,以獲得不同對焦效果的圖片。
典型專利申請例如CN104333703A,其在攝像頭拍攝模式設置為全景深模式下,啟動近焦攝像頭和遠焦攝像頭;針對同一景物,所述近焦攝像頭和遠焦攝像頭同時拍攝兩張不同景深的圖片,合成以得到全景深圖片;本發明能夠在不增加雙攝像頭模組尺寸、從而不加大終端尺寸和制造成本的前提下,最終得到清晰度較高的圖片。
2.2 按照功能劃分
2.2.1 一體結構
一個線路板上同時封裝兩顆攝像頭模組,然后增加支架固定和校準。該結構對兩顆攝像頭的封裝精密度要求較高,需要高精密封裝設備完成,對兩顆攝像頭的偏移度、光軸傾斜度控制極高,需要通過特殊的硬件材料如高平整度的線路板、堅固的底座、消磁的馬達,也需要特殊的封裝工藝來完成。這種方案硬件成本高、設備投入大、圖像合成效果豐富。代表機型為華為榮耀6PLUS。
典型專利申請例如CN104349030A,其手機殼體連接有第一攝像頭和第二攝像頭;由于兩個攝像頭可以在同一電路板上進行布線,其結構緊湊,占用殼體內部空間小,利于產品的輕薄化發展。
2.2.2 分體結構
兩顆單獨的攝像頭,通過支架固定校準。這種方案對組裝精密度要求相對較低,不需要投入高精密設備,硬件上也只增加了固定支架,生產工序是也只增加的攝像頭校準和支架固定。該方案硬件成本低,生產設備投資小,但圖像合成的效果少。代表機型為HTC ONE M8。endprint
典型專利申請例如CN104333687A,其雙攝像頭裝置包括并排設置的第一攝像頭模組和第二攝像頭模組,其中兩攝像頭模組分別采用獨立的印刷電路板;本申請中雙攝像頭裝置通過加強筋隔開,保證了兩個攝像頭模組的相對尺寸穩定,從而提高成像畫質,提升了用戶體驗效果。
3 技術研究現狀
雙攝像頭產業熱點的出現,帶動了包括終端廠商、算法、硬件模組等在內的整個產業鏈的發展。下文將從產業鏈中幾個重要分支入手,從專利申請的角度,對各分支技術研究現狀及相關企業研究重點進行分析。以下數據來源主要為截止到2017年6月,在中國提交的涉及手機雙后置攝像頭技術的專利申請。
3.1 主要終端廠商
差異化設計是雙后置攝像頭發展的推動力,近年來,各終端廠商結合市場需求,積極開展雙后置攝像頭相關研發和產業化工作,并取得了階段性進展。目前已經有多家國內外手機公司推出了雙后置攝像頭手機或者已經申請了相關的專利,主要終端廠商專利申請情況見圖1。
由圖1可以看出,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OPPO)是雙后置攝像頭相關專利申請的主要企業,其專利申請涵蓋了攝像頭硬件結構、照片合成算法優化、目標測距等各個方面。而華為、酷派、蘋果等終端廠商雖然近年來均已在市場上推出了自己的雙后置攝像頭手機的熱點產品,但其專利申請數量并不多。其中,蘋果在2016年發布的IPHONE7手機正是以雙后置攝像頭作為主推,被稱為將重新卷起雙后置攝像頭的熱潮[2],蘋果公司在我國申請的雙后置攝像頭相關專利中最早是在2015年提交的專利申請CN105245771A,該申請附圖見圖2。該申請采用具有不同焦距的兩個相機單元分別獲取兩個不同視場的圖像,并作為單獨的數據結構保存到存儲介質中以進行照片合成,該申請的技術方案在其他公司的專利申請中也有所涉及。
3.2 算法
提到雙攝像頭的算法,就不得不提到ISP(Image Signal Processing圖像信號處理器),目前主要包括單ISP同時控制左右攝像頭及雙路ISP分別控制左右攝像頭兩種方式,ISP主要用來對前段圖像傳感器輸出的信號進行后期處理,有線性糾正、噪聲去除、壞點去除、內插、自平衡、總動曝光控制等功能,ISP對雙攝模組支持度的提升以及更好的集成圖像處理算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主要的國內外ISP算法公司包括Linx(被蘋果收購)、華晶、興芯微電子等。
在算法具體應用方面,各企業都有優劣。從目前已經推出的雙后置攝像頭手機效果來看,各家的算法還有待提高。通過對雙后置攝像頭手機算法相關申請進行統計,發現目的在于提升拍照效果的申請占比較大,約為56%;其次是與3D立體拍攝[3]相關的申請,約為36%,且3D立體拍攝相關的申請近一兩年有重新走高趨勢;最后為其他與鏡頭質量檢測,智能識別,測距等輔助應用相關的申請,約為8%,算法相關申請分布情況,見圖3。
通過對其中提升拍照效果的相關專利申請進行進一步梳理,統計出與變焦、對焦相關的專利申請占28%;與全景拼接相關的專利申請占23%;與逆光、暗光補償相關的專利申請占12%;與去抖動、照片模糊校正相關的專利申請占20%,其他占17%。由此可見,提升拍照效果的相關專利申請的下級技術分支,申請數目較為均衡。
3.3 硬件結構
雙后置攝像頭的發展,必然與雙攝模組的工藝和良率的提升密不可分。目前制造雙攝像頭的模組企業,主要包括:光寶、舜宇、三星機電等。
雙攝對兩個攝像頭的同軸度要求非常好,從工藝流程來看,芯片貼裝,鏡頭組裝和線路平整度等都對同軸度有著直接影響。此外,磁干擾問題也是雙攝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因此,如何進行雙攝像頭的合理布局就顯得尤為重要。
對硬件結構相關的專利申請進行統計,與手機規模小型化相關的專利申請占32%,其重心在于盡量減小手機的尺寸、厚度、重量等,真正實現便攜;與方便安裝相關的專利申請占23%,主要涉及卡槽等的細節設計;與降低生產成本相關的專利申請占28%,例如通過轉軸等方式減少閑置鏡頭模組的數目,實現一個鏡頭模組的多用途(前置和后置共用一個鏡頭模組);與抗磁干擾相關的專利申請占5%;其他占12%,硬件結構相關申請分布情況,見圖4。
4 結語
本專利技術綜述簡要介紹了手機雙后置攝像頭相關技術分支,及技術研究現狀,有助于對手機雙后置攝像頭技術進行初步了解,對相關專利申請的檢索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毅.雙攝像頭為手機拍照帶來了什么[J].電腦迷,2015,(7):28-29.
[2]小河.iphone 7的雙攝像頭能改變世界么[J].個人電腦,2016,(4):89-92.
[3]梁發云,等.雙鏡頭3D攝像系統的設計與標定[J].電視技術,2013,(7):179-1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