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強
與小學數學知識相比,初中數學知識要抽象、復雜,并且邏輯推理性更強。由于初中數學學科的特點,造成一部分學生失去學好數學的信心,從而逐漸淪落為所謂的數學“學困生”。這一現象,在不發達地區農村學校尤為突出。要轉化農村中學的學困生,數學教師不僅要端正教育思想,更要認識到農村教育的特殊性,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優勢,敢于肩負起轉化的重任。本人任教于西部邊遠地區一農村中學,就學困生轉化問題,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現淺談在數學教育教學工作中一些行之有效的辦法,供同仁同勉。
一、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認知,讓學生重視數學
生活中處處蘊含著數學,運用數學知識可以幫助解決生活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所以掌握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每個人應當具備的文化素養之一。初中數學在所有學科中,分值比重大,學好數學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初中數學教師要充分利用一部分時間,在課堂中闡述數學的重要性,讓學生提高認識,重視數學,想學好數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教師還要激勵學生把所學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嘗試解決各種問題,并從中獲得滿足感。
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讓學生愛上數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推動學習的動力,如果學生能在學習中產生興趣,就會形成較強的求知欲,就能積極、主動地學習。 數學是一門科學性、嚴密性、抽象性極強的學科。因此,教師在教學時,首先要努力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力求使所教知識通俗易懂。其次,應加強教學藝術語言的運用,使自己的教學生動有趣。在課堂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全班學生的學習情緒,更要注意觀察學困生的情緒。在學困生注意力不集中時,恰當運用藝術的教學語言來活躍課堂氣氛,引導每一位同學積極思考,從而達到教學的最優化。
三、打牢學生數學基礎知識,讓學生成績逐步提升
數學學科是一門連續性很強的學科,小學沒有打好基礎,必然會影響到初中數學成績的提高。有的學生進入初中,沒有適應初中的學習模式,課程多,節奏快,導致成績跟不上。當遇到這種情況,教師不應該責備學生,要提高認識,以鼓勵為主,從各方面分析學困生的基礎薄弱處,找準原因,采取彌補措施。通過學生之間的結對子幫扶、教師個別專業輔導、多媒體教學視頻的利用等手段,夯實學困生的基礎,跟上初中數學學習節奏,實現學生數學成績提升的目的。教師布置的作業應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選做題對學困生可不做要求,以適當減輕他們的學業負擔。學困生最怕的莫過于考試,為了消除他們的恐懼心理,在出考卷時,教師應盡量增加基礎題的分量。對于綜合題,盡量增加幾個小問題,以減小難度,逐步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四、注重學生情感教育,讓學生親師信道
列寧說過:“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教學中,教師要采取“忍、尋、導、信、愛”五字教育法,加強師生感情,建立和諧師生關系。“忍”即教師遇到任何事都要忍耐,不發脾氣;“尋”即教師應千方百計地尋找學生身上的長處,進行表揚;“導”即引導學困生加入數學興趣小組針對他們的薄弱環節進行重點輔導;“信”即教師應自始至終地信任學生、鼓勵學生;“愛”即以深厚無私的愛去點燃學生們內心的情感之火。正如古人云 “感人心者,先乎情”。只有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春風拂面,他們才會為情所感,轉變態度,親師信道,不甘落后奮起直追。
五、加強學生學習習慣養成,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俗話說“人無遠憂,必有近慮”。 初中數學教師要指導學困生制訂出切合實際的學習計劃,既有長遠打算,又有短期安排。要指導他們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簡單問題課前預習解決,課上集中精力解決重點、難點問題。教師要指導學困生記好課堂筆記,監督他們獨立完成作業,堅持課后復習,及時系統小結,要引導學困生通過分析、綜合、類比、概括,揭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可利用圖形、表格、知識樹等形式,使學生將所學知識形成框架結構,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教師要加強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讓他們虛心向老師請教,向優秀的學生學習,真正聽懂課,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獨立完成學習任務,養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相信通過他們的不斷努力,學困生真正向優秀生進行轉化。
六、提高教師自身素質,讓學生全面發展
改進課堂教學是轉化學困生工作的主要措施,教師要不斷地適應新形勢,更新教育理念;在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從學生的全面發展的角度出發,鉆研教材,研究教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通過學生分層、目標分層、練習和作業分層、測評分層、激勵分層等措施充分考慮各層次的學生,特別是學困生的情況;同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搭配,學困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有困難,必須借助別人的力量來實現自我價值;各科教師要互相配合,教師通過自己的努力,以高超的教學藝術將每名學生帶入他們的最近發展區。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中能多關注、多關心數學的學困生、雜雜扎扎實實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就能大面積的提高教育教學效果,實現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