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蓉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最主要的內容就是識字教學,高效率的開展識字教學,既具有現實意義,也具有長遠意義。本文以核心素養為出發點分析了開展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措施。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識字教學
識字是語文教學的基礎,如果學生的識字教學沒有做好的話,那么閱讀、寫作都無法正常展開。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蹦敲?,采用什么樣的教學策略提高識字教學的實效性,讓識字教學與語文核心素養培養有機融合呢?
一、綜合情趣元素,激發識字興趣
低年級學生,剛進入小學不久,如果在他們稚嫩的心靈上過早地壓上死記硬背的沉重負擔,不但達不到識字的教學目的,而且會影響今后的學習。因此,語文教師要時時保持教學內容的豐富、學習形式的新穎,變枯燥為生動,盡可能讓學生的眼、耳、腦、手、口等一齊“動”起來,以“動”激活識字教學,讓孩子從小具備人文積淀、人文情懷和審美情趣的語文素養意識。
(一)多種載體呈現生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識字效果好,那么我們從生字的呈現上就要下功夫。普通的字卡一旦多次使用后,學生就會覺得不新奇了,認讀時就缺少吸引力,教師可以嘗試做各種形狀的字卡,激起學生識字的興趣。比如:剪出各種各樣的水果,讓孩子進行“摘水果”的活動,或者剪出火車,一列一列的車廂上貼上生字,能讀了,會讀了,就可以將自己的車廂貼上去,一起出發去旅行,或者剪出許多小蝦,請生來“捉小蝦”……孩子覺得有意思,就會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二)創編兒歌巧記生字
小學生天性喜歡生動有趣的兒歌,低段語文教師可以把一些生字編成通俗易懂的兒歌進行教學。如教學二年級《保護莊稼好衛兵》時,除了利用課本上的兒歌幫助學生識記外,還可以鼓勵孩子們自己創編順口溜來識記, 如:“山青青,水清清,太陽出來天氣晴,空中一只大蜻蜓,鼓著一對大眼睛,飛來飛去捉害蟲,用心做著好事情,要想和它做朋友,說話嘴邊帶著請。”妙趣橫生的兒歌不僅讓學生記住了生字,更會讓學生體會到創編的快樂,日積月累,學生的識字能力也會逐步加強。
(三)有效預習加速識字
語文學習,功夫在課外。只有在課外下點功夫,才能有效緩解課堂教學壓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預習作為語文學習的先導,在教學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別是在課時少,內容量大的情況下,更要把培養學生預習習慣,提高學生預習能力作為一項語文教學的重要工作來抓。在識字教學前,可以讓學生讀課文,畫生字,讀生字,做生字卡片,這些預習任務既加快了學生學習生字的速度,更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利用字典主動識字
一年級學生在第二學期學習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二年級學生在第一學期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教師可以抓住學生喜歡新華字典的那股新鮮勁頭,布置學生每天回家查找預習課中出現的生字,并寫出這些生字所在的頁碼。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們不僅鞏固了查字典的方法,更激發了他們查字典的興趣,從而培養學生學習生字的方法。
(五)聆聽故事趣學漢字
一年級孩子都喜歡聽故事,一個個抽象的漢字演繹活化成生動有趣的故事,更能激發他們識字的興趣。比如在教學“默”字時,可以給孩子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在杭州西湖畔,明代畫家唐伯虎掛了一張水墨畫,畫的是一條渾身長滿黑毛的狗。畫的右邊有一說明:此畫系謎語畫,打一字。有買者付銀三十兩,猜中者一文不取,贈送此畫。畫一掛出,許多人都躍躍欲試,卻都不行。后來有一個秀才,二話沒說,取下畫就走,唐伯虎望著秀才的背影哈哈一笑:“猜中了!猜中了!”說完揚長而去。創編故事的教學方式不僅會激發學習漢字的興趣,更讓孩子深刻領悟漢字中蘊含的人文底蘊。
二、發揮學生主體,放手主動識字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語文學習的外延就有多大。如果教師能善于調動學生頭腦中已有的生活體驗、知識經驗,使識字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巧妙地結合起來,就能喚起學生大腦皮層中沉睡的信息,產生親切感,提高識字效率,從而達到培育學生學會學習的核心素養。
(一)實物對貼字卡,比賽識字
陶行知先生說:“文字只是生活的符號,要與生活連在一起教。” 給實物貼標簽,把識字與認識事物結合起來,是低年級學生識字的好方法。教師在識字教學時,可以把教室里的可視物品貼上寫有拼音及漢字的標簽,也可以每周末布置學生自己準備一張生字卡,上學時帶到學校貼在窗戶上,利用課余時間識記,比一比看哪些好朋友認的最多。教師鼓勵學生貼標簽,利用學生以往的知識和經驗來識字,有益于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滿足他們的成就感。
(二)聯系生活元素,輕松識字
語文知識本身來源于生活,也為生活提供服務,在實際生活中不斷豐富與完善,一旦與生活切割開來,難免失去生命力,逐漸演變成毫無生命力的理論學習,成為海市蜃樓般的虛影。如果能結合生活情境識字,激發識字的熱情,學生就不會感覺學習的枯燥。比如:學習“茶”字,可以讓學生觀看采茶的視頻,了解采茶的場景,再學習“茶”字時,可以回想一下采茶時,人們是在什么地方,利用“人在草木中”這句話來識記這個字。
總而言之,核心素養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改革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實際教學中,需要教師結合實際情況探索新的方法,不斷提升識字教學實效性,有效推動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 杜蘊.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模式探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7(09)
[2] 季長青.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識字教學效率的路徑[J].文學教育(下).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