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榮
摘 要:英語學習對學生未來的應用和發展意義重大,教師對學生能力及知識的培養,是小學基礎學習及學習能力提升的關鍵,思維靈活性的提升能夠幫助學生更快速、更高效、更全面的進行英語的學習以及對問題的解答,從而提升學習效率。本文簡述了思維能力、思維靈活性的概念,明確了英語學習及教學的重要意義,并結合實際教學情況,給出通過提升思維能力靈活性,促進教學效果優化的有關建議,幫助教師在課堂教學上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英語教學;思維靈活性;培養提升
一、前言
伴隨著世界一體化的趨勢,英語的學習與運用是學生、教育工作者的必備技能之一。但是在最應該打好基礎的小學階段,學生們的英語基礎并不牢固,究其原因,其中一點就在于學生思維能力不足,這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反思的。
二、英語教學、學習的重要意義
英語是世界通用語言之一,也是世界各國使用最廣泛的語種。據有關資料統計,截止今日英語為母語的人將近4億人,使用人數則更多。
英語廣泛應用于我們的衣食住行,在工作上的應用極其普遍。例如我國部分生產設備還是依靠進口,這些進口設備國家很少提供產品使用說明的翻譯,而此時對英語的掌握就極為重要。另外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各國間的貿易往來變得頻繁,現如今世界存在224個國家和地區,據不完全統計共有5000~7000種語言,英語是國際通用語言,英語的學習有利于降低語言學習成本,促進貿易雙方的交流合作。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及國外有人涌入中國,所以能夠熟練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面試者,也更加受到面試官青睞。可見英語學習的重要性,英語的學習要從小學抓起。小學英語的學習有利于學生打好英語基礎,課本中的知識,能夠幫助開拓學生視野,認識世界,提高學生模仿能力,也有利于緩解學生因過多接觸語文及數學帶來的煩躁心理。
三、思維靈活性的概述
本文要論述的是學生思維能力中,靈活性的培養。靈活性有四點體現,第一點是思維的起點存在靈活性,就是說能夠從問題的不同角度、方面切入,從而解決面臨的難題;第二點是思維的過程存在靈活性,在解題的過程中,將問題逐步分析到匯總解答,再從匯總解答回歸到步驟分析,靈活的對問題進行分析、研究、處理;第三點體現著學生的思維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以及遷移能力,學生有想法,并且擅長應用事物規律對問題進行解答,知一萬畢;最后要求學生在思維上存在靈活性,目標是得到的結果不是一定要準確但要求其結果具有多樣性、合理性并且能夠靈活帶入。
四、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思維靈活性的培養
思維能力,是我們在工作、學習以及生活中,遇到問題或阻礙時,經過一定的思考再進行下一步行動的能力。通過對事情的分析、概括、抽象、比較等思考,將感性材料轉化為理性認識后,能夠及時的解決問題。而這種問題的解決能力,就是思維能力,解決結果的好壞就是對思維能力的判定。
思維靈活性應用到英語教學當中,就是培養學生對詞匯學習的靈活掌握與應用。教學中常應用到的思維訓練方法有四種:
第一種叫做推陳出新法,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在接觸一件事物、一個單詞、一個知識點并有所見聞之后,盡可能的向學生傳達事物、詞匯的新性質、新知識,從而脫離傳統、老舊的教學方式,應用新的方法、新的觀點、新的結論,結合教師自己的獨到見解,反映出創新性,依照此教學方法、教學思路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以及思維能力的訓練,都會收到推陳出新的效果反饋。最典型的實例就是大部分情況下單詞都會有不同的含義,雖然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也許應用不到,但教師也要給出提示,讓學生熟知,一方面體現英語學習的挑戰性、文化的多樣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也為學生中學階段的英語學習打下良好基礎,到中學階段對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對新教學內容的掌握也會相對其他傳統教學思維培養下的學生輕松許多,學習難度降低,其熱情也會隨之提升。
第二種思維能力的培養方式是抽象聚合法,它是把在教學或學習中所感知的對象,根據一定的分類標準首先將這些知識聚合在一起,突出這些知識的共性及特性,從而能夠激發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及創造性。此培養模式首先要求教師及學生對教學、學習內容有初步了解,并形成總體認知輪廓,突出其特性,之后從這些學習內容的共性出發,逐個進行分析,經過分析對比再突出知識的特性,最后對知識的特性進行初步概括與描述,形成具有實際指導作用的教學、學習成果。簡單的來講就是對教學內容進行分類講解,首先熟練掌握知識的共同點,大概內容,然后再對其分支及不同點進行學習。這一點在整個中小學英語教學中體現較為突出的就是對于從句的教學,首先教師應教會學生什么是從句,從句的大概結構是什么,然后再以不同的例句分析什么是定語從句、狀語從句等等。
第三種是疑問法,即在對事物的認知過程中,勇于對權威發起挑戰,并憑借自身所掌握的知識對提出的問題進行證明。在教學中教師要做到自身思維以及學生思維的雙向培養,首先在問題結果給出時提問學生為什么,進而鞏固所學內容或發現知識漏洞;之后帶動學生經常提出疑問,從而能夠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提升思維靈活性。
第四種是集中學習法,也就是經常會應用到的小組討論模式,學生間相互幫助、相互提問、相互交流,從而獲取不同的解答方式或學習方式,再加以借鑒,就獲取了多種問題的解答方式,最直接的做到學生思維水平及思維靈活性的提升。
五、總結
英語的學習在小學基礎培養階段,對于學生的影響重大,思維能力靈活性的培養更有助于學生提升學習水平。想要真正的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及思維靈活性得到提升,教師要從多方面切入,以自身為榜樣,學習并熟練應用四種常用的思維靈活性培養方式,結合實際情況及教學的重點要求,對學生進行思維培養,才能真正的提升學生思維能力、靈活性以及學習效果,在小學階段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郭鈺峰.例議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J].英語學習:教師版,2017(4).
[2]孫成斌.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靈活性培養的實踐與體會[J].好家長,2016(30).
[3]胡春姣.發展學生思維能力,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效率[J].瘋狂英語:教學版,2016(12):94-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