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香蘭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從而提高數學素養。現階段存在“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的現象,教師對問題的分析和解決,直接影響到學生看待問題的態度。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處于被動地位。基于此,文章將著重分析探討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以期能為以后的實際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措施
一、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1.忽視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
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應較為關注學生的課堂教學主體地位,但是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仍然有很多教師采用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方式來指導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這種單一的教學指導方式不利于小學生數學知識的深入學習。
2.忽視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基于小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教學設計,通過豐富多樣的課堂教學活動,將小學生快速帶入數學課堂學習活動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形成良好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然而很多教師忽視了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課堂教學氛圍較為枯燥,課堂學習活動時常籠罩在壓抑的氛圍當中。
3.忽視課堂教學的有效互動
新課程背景下,教師需要注重課堂教學的有效互動,為小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然而很多教師忽視了課堂教學有效互動的價值,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僅僅指導小學生默默地學習知識、記憶知識,忽視了教學互動對學生數學知識學習的影響,對小學生多元智能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阻礙性影響。
二、小學數學教學優化措施
1.營造民主化課堂氛圍
良好的課堂氛圍是調動學生情感的有效手段,也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有效渠道。在新時期的課堂教學中,構建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實現高效教學的前提,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營造民主化的課堂氛圍,從而真正地創設輕松和諧的學習情境,為高效教學的實現奠定良好的基礎。
2.組織互動化學習過程
在課堂教學中,有效的師生互動是有必要的。對于教師來說,由于每個學生的理解能力與接受能力都不同,一味地講授知識點很難保證學生都將其掌握,也就難以保證課堂有效教學的實現;對于學生來說,教師的講授與啟發會讓他們更好地進行思考,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他們也可以更好地學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設計師生的互動環節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
3.多媒體的應用
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會遇到一些比較抽象的數學概念、數學公式等,教師也能意識到學生較難掌握的知識點,進而旁征博引,幫助學生去理解,但是效果不佳。而利用多媒體教學模擬數學概念的變化,可以讓學生直觀進行學習,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把握。
4.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評價
(1)通過提問法評價。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通過課堂提問可以啟發學生思考、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講授的知識、聯系新舊知識、可以將教師的思維傳遞給學生,引導其進一步學習。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興趣,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調高學生對小學數學學科的學習效果。
(2)通過練習法評價。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練習和測驗可以檢查學生對小學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檢查課堂教學的效果,可以為學生提供進一步學習的引導,為教師提供知識講授和演示被學生接受程度的參考,進而為教師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提供依據。
(3)通過探究法評價。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通過對實際問題或數學知識、規律的探究,可以增加學生對數學知識作用的了解,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和數學思維。通過合作和小組學習,還可以為學生提供使用數學知識進行交流的渠道。通過思維的碰撞可以增強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能力,進而增強學生對于小學數學學習的信心。
總而言之,新課程改革倡導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注重促進學生的能力發展,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我們也要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采取合適的教學手段與策略合理地開展教學,從而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真實而有效,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保證。
參考文獻:
[1]魯 靜.小學數學教學“偽生活化”及其應對策略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5.
[2]范 燕.小學數學統計教學的問題與策略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