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杏然
摘要:在當今推行新課改的前提下,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核心內容是培養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小學數學必須遵守創新原則,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精神的培養也就是推崇創新、追求創新、以創新為榮的觀念和意識的培養。只有在強烈的創新精神的引導下,學生才會產生強烈的創新動機,樹立創新目標,充分發揮創新潛力和聰明才智,釋放創新激情。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為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打好基礎,課堂上創設情景,不斷誘發學生主動探索的愿望,營造無拘無束的創新思維習慣。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新意識;現狀;方法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應貫穿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深入挖掘教材的多解因素,要勤于鉆研,吃透教材,鼓勵引導學生從多種角度、多側面、多方向思考問題。這不僅能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和解題技巧,而且還可以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培養創新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創新教育應該盡早進行。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搖籃。教育學、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知識的多少,智力的高低可以決定的只是一個人在創造中可能達到的層次與深度,培養創新能力并不完全在于已經具備了多少知識。這也正是培養創新能力可以從小抓起的理論依據。小學生正處于形成科學興趣的最佳年齡段,小學階段是形成科學興趣的重要時期,應不失時機地抓好這一時期的教育。
2、知識更新速度快,對創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1993年,美國首先提出興建“信息高速公路”,僅短短一年內就席卷全球。“天上用衛星,地上用光纖”,天地一體化的信息網絡已成為全世界的共同目標。由此可見,知識量的急劇增長的直接后果就是知識的老化且更新速度的加快。一項新技術的發明,往往能使強弱之勢瞬間逆轉,而在知識更新速度迅猛的今天,創新能力更將成為一個人、一個組織乃至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3、開發創新能力,增強民族競爭力。創新是一個民族生存、發展與進步的靈魂,是民族興旺發達的動力,要使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應當在更深、更高的層次上開發我們的人力資源,在科技發展上再創輝煌,讓世人刮目相看。因此,加大開發創新能力的力度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
二、小學數學課堂培養創新能力的措施
1、提高教師素質,轉變教育觀念。教師要依據新課改的要求,轉變教育觀念,要認識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性,提高學科業務水平及使用現代網絡和計算機技術的水平,增強政治素質、教學業務素質和教育科研素質。在課堂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平等的給每個學生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條件,注意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對數學學習的需要,開發他們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倡學生個性發展,還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改變傳統的教學風格,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從培養學生學習情感入手,激發求知欲和創新情感,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其次,營造創新的氛圍,為教師提供實踐的機會讓每個教師的創新思維和實踐都得到應有的鍛煉。再次,改革教學方法,教無定法,但教學有法,教亦可創法,在培養創新思維的過程中,教師要勇于棄舊揚新,選用合適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新教法。
2、充分發揮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創新。創造性思維是一種具有主動性、獨創性的思維方式,它是思維過程中的最高境界。在教學中我們應充分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多啟發、多引導,給學生以創新的機會。引導學生開展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維訓練,使他們在處理問題時能隨機應變,觸類旁通,培養他們思維的流暢性和獨創性。基礎知識與智力發展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要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抓好學生思維訓練,小學數學教師應立足課堂,更新教育觀念。
3、開放式教學,培養創新能力。開放式教學的實質是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探索過程。縱觀小學數學課堂,學生的學習方式是單一的、被動的,往往缺少自主的研究、探索;學生學習的合作、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很少;教師缺少對學生學習的情感、態度以及個體差異的關注,忽視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應該表現出來的高度的主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受到壓抑。事實上,學生的數學學習不應只是簡單的概念、公式、法則的掌握和熟練的過程,而應該更具有發現性、探索性和思考性。教師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去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思考問題,推進小學數學教育的創新,大力提倡開放式教學。只有學生主動參與,才能真正實現“人的發展”。教師要鼓勵學生對同一個問題是積極尋求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解法,鼓勵標新立異,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創新意識。在教學中,有意的、堅持不懈地利用各種機會去引發、愛護、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會使學生的創新意識逐漸形成、加強。
4、重視動手實踐,調動創新意識。盧梭認為,通過兒童自身活動獲取的知識,比從教科書、從他人學來的知識要清楚得多、深刻得多,而且能使他們的身體和頭腦得到鍛煉。因為每個人都有潛在能力,而這種潛在能力的充分體現在于有展示的舞臺。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學生會產生很多新的問題,這些疑問的提出能深化學習,促進思維活動。小學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教材為他們提供了許多實踐操作的機會,教師要重視學生操作,真正放手讓學生操作,使學生創新意識在操作中萌芽,看到自己創新的成果,體會創新的快樂,從而進一步引發創新探究的意識和探索精神。
5、改革評價方法,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成功的體驗,在不斷獲得成功的過程中,產生獲得更大成功的愿望,使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能得到理想的發展,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而這種成功的體驗在評價中最容易得到。評價的目的從某種程度講是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發現自己的學習能力與潛力。
三、結語
教師要以嶄新科學的教學指導思想,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本,以教師創造性的教學勞動喚起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要以教師人格的力量和高尚真摯的情感,以數學知識本身的藝術魅力粘住每一位學生的心,使之愛到感染和激勵,從而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