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民用建筑設計在新形勢下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這也對建筑專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的民用建筑構造設計周期有所壓縮,相關人員的技術水準參差不齊,致使民用建筑設計中存在很多問題,影響構造設計的效果,所以分析民用建筑構造的設計原則及影響因素至關重要。本文就對影響民用建筑構造的因素及設計原則進行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民用建筑構造;影響因素;設計原則
由于民用建筑構造的設計質量對建筑的經濟性、舒適性、耐久性、安全性具有直接的影響,因此在具體設計過程中,必須要充分意識到構造設計的意義,滿足環境保護、綜合治理的要求,彰顯以人為本的理念,使其與工程的使用性能與功能要求相符,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的居住環境。目前如何提高民用建筑構造的設計質量,已經成為業界的重要研究課題。
一、民用建筑構造的影響因素分析
影響民用建筑構造的因素可從如下四點進行分析:
第一,經濟條件的影響。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建筑技術的發展,對建筑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建筑標準的變化,建筑的造價與質量標準有所差異,所以要根據經濟條件來設計建筑構造。現階段,我國的經濟相對滯后,在設計建筑構造時要對經濟問題進行全面考慮,保證工程質量及功能的基礎上,適當降低建筑造價,節省國家投資。同時針對不同質量標準與等級的民用建筑,在經濟問題上要區別對待,以免因盲目追求效益而出現不必要的浪費,或者是片面講究節約而產生安全隱患。
第二,外界環境的影響:①人為因素:人們在生產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噪聲、化學腐蝕、機械振動、爆炸、火災等人為因素的影響,所以在設計民用建筑構造時,應該綜合分析這些影響因素,采取科學有效的構造措施,避免建筑物遭受損失;②外力作用:荷載是指作用于建筑物上的各種外力,可分為活荷載(地震、風雪荷載等)和恒荷載(結構自重等),其大小直接關系到建筑構造設計的效果,決定著用料多少、構件尺度等,是構造設計與結構選型的依據。
第三,技術條件的影響。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背景下,建筑施工技術與構造技術獲得了良好的發展,如網架、薄殼、懸索等空間結構建筑,采光天窗中庭、彩色鋁合金等材料吊頂、點式玻璃幕墻等設施的涌現。這充分表明了民用建筑構造的設計模式并不是一成不變,所以在設計中應按照構造的原理,合理利用典型的、標準的、原有的構造,構建科學系統的構造方案。
第四,結構作用的影響。結構作用的大小決定著民用建筑構造的設計,是建筑物構件尺度、形狀、選材的主要依據,因此在構造設計過程中采取合理的措施,確保建筑物的正常安全適用。值得注意的是,風力在結構作用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如風力與地面高度呈正比關系,所以在構造設計中要考慮結構作用的影響。
二、民用建筑構造的設計原則
對于民用建筑構造設計而言,在建筑剖面、立面、平面設計的前提下,綜合考慮建筑物的構造方法,詳細分析多種因素,滿足建筑設計意圖的同時,選擇最為合理且經濟的構造方案,減少建造成本,提高施工的速度與質量。通常民用建筑構造設計中應遵循如下原則:
1.經濟節約。建筑物在建造標準、使用功能、使用性質等方面有所不同,這就需要從建筑物的性質和具體用途出發,合理選擇與設計構造,爭取用最為節約和經濟的手段實現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功能要求。同時根據建筑單位的實際情況,對建筑物的具體標準進行充分考慮,采取合理、合情的構造方案,做到就地取材、因地制宜。
2.方便施工。選擇民用建筑構造時,應該對施工的可行性進行考慮,盡可能避免使用復雜的施工方案,防止增加施工費用、影響施工進度;或者是認真分析施工的季節條件、場地條件、技術條件等,恰當選擇標準涉及及定型構件,從而實現施工現場機械化、建筑構件工廠化的發展。
3.結構安全。要想準確確定各結構構件的內部構造及尺寸,必須要精心計算建筑物的結構,制定科學的措施來保證建筑物構件處理的可靠性、變形縫的合理設置、連接的妥當、受力的合理,提高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同時在構造方面應制定有效措施,保障構件之間連接的可靠性以及構件的整體性,如墻體與門窗的結合部分,樓梯或陽臺的地面、墻面、頂棚的裝修配件等。
4.滿足建筑物使用要求。有些建筑物不僅需要符合空間尺度方面的需求,還需滿足一些特殊要求,如防振動、防服飾、防射線、隔熱、保溫、隔聲等。針對這些技術要求,在設計民用建筑構造過程中,應該綜合相關技術知識進行合理設計,選擇科學的構造方案,滿足建筑功能的實際需求。一般來說,不同類型和地域的建筑物在功能要求方面也不盡相同,例如:南方地區的建筑物在夏天能隔熱通風,而北方地區的建筑物在冬天能保溫;劇院應具備良好的聲音與視覺效果,住宅要具備良好的居住環境等。
5.整體性設計。建筑建設并不是孤立存在,所以在設計建筑構造之前,應該對建筑及其周圍環境的協調性進行綜合分析,在設計中適當融入城市的歷史、文化等元素,從而與所在地區的自然條件、地理特征保持一致。總之,只有全面分析這些因素,才能保證民用建筑設計的整體性,充分彰顯設計的特色,使其與周圍環境相適應,進一步提高城市的整體形象和建筑的建設效益。
三、結束語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民用建筑構造設計是建筑項目開發建設的關鍵,對建筑行業的總體發展趨勢具有直接影響。所以設計民用建筑構造的過程中,必須要立足實際,綜合分析各種影響因素,如經濟條件、外界環境、技術條件、結構作用等,適當完善設計理念,嚴格遵循經濟節約、方便施工、結構安全、整體性設計等原則,及時參考標準化設計。這樣才能降低各種干擾因素的影響,保證民用建筑的人性化發展,為人們創設健康舒適的居住環境,使人們享受高品質的生活環境,實現建筑行業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孟凡龍.影響民用建筑構造的因素及設計原則[J].民營科技,2016,(07):189.
[2]陳曉麗.民用建筑設計的依據及原則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6,(36):58-59.
[3]劉陽,趙超.民用建筑構造的設計原則與影響因素[J].民營科技,2012,(03):314.
[4]孫一帆.民用建筑施工設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城市建筑,2013,(20):209+213.
作者簡介:
付瑞峰(1985.02.07—),男,蒙古族,包頭市土右旗,內蒙古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碩士研究生,講師,建筑設計和建筑歷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