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燕
摘要:把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其核心就是把現代教育技術融入到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學中,充實教學容量,豐富教學內容,運用教學方法更加多樣,更加靈活。
關鍵詞:應用;小學數學;探究與策略
現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對數學課程和教學產生了重大影響,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育是對傳統教育模式的補充、提高和整合,本著提高教學質量,加強教學的針對性、生動性、實效性的目的,開展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是改進數學習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本質和提高數學探究、應用能力的有效途徑。
一、現狀與分析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廣泛運用,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明顯的提高,學習方法也得到了豐富。但在教學中對如何恰當的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也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流于形式,盲目使用。許多人認為只有選用最先進、最現代的多媒體計算機教學才跟潮流,才是現代化教育,往往置教學內容不顧而追求形式,純粹是為了使用而使用,盲目走極端,總覺得非多媒體計算機不成氣候。如有教師整堂課沒寫一個字,練習時,電腦只作簡單的“對了”、“錯了”之回答,而對于為什么錯了,錯在哪里,卻未曾說明,只能使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殊不知,教育的現代化首先是觀念的現代化,倘若用傳統的教育觀念來設計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勢必會形成由師“灌”到機“灌”,由師“問”到機“問”的局面,甚至出現教師和學生都被機器牽著鼻子走。
2、生搬硬套,喧賓奪主。在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中,有的人過分追求表面功夫,認為媒體用得越多越好,簡單地為了形式上的多樣化而濫用媒體,各種媒體一起上,甚至集中了全校的教具,“道具”復雜,課堂上很有點時裝表演的味道。聲光電磁,轉換切割,令人目不暇接,場面熱熱鬧鬧,五花八門,十八般武藝粉墨登場!只見教者手忙腳亂,精神緊張,擔心有啥閃失;學生眼花僚亂,暈頭轉向。但真正的功效又有幾何?往往只顯花哨,不切實際,如此折騰為哪般?
媒體的選用應根據它們的不同特點,有所側重,揚長避短,互為補充,科學地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形成優化組合,發揮各種媒體的最大功效,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不能為場面的熱鬧而牽強附會,濫用媒體。
3、選用錯位,功效甚微。目前在教學改革中也有一些誤區,似乎不采用現代化教育手段就是保守,不顧內容、目標、時間、條件就去“上”,結果存在著多媒體使用不當的現象。媒體的出現不是在最需要、最關鍵之處,以至未能很好地發揮其作用,不能達到最佳效果。電腦媒體的選用應體現在突破難點、突出重點,課件的設計應使學生更加直觀準確,深刻高效地掌握和運用知識。
4、顧此失彼,脫離實際。制作課件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工作,既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要有很強的計算機操作能力,熟悉課件的制作,還要有豐富多彩的多媒體素材庫,我們如果都把工作重點放在課件制作上,必將影響到其他正常的教學工作,切不可脫離實際,顧此失彼。當然,如果充分利用業余時間,鉆研課件的制作,這是應當提倡鼓勵的。
5、喜新厭舊,唯我獨尊。多媒體輔助教學功能大,而其他教學媒體也各具特色,各有所長,如幻燈、錄像、實物投影等,方便直觀形象。即使在多媒體逐步普及的情況下,其他教學媒體在提供事實,創設情境等方面仍然大有可為。況且,經濟因素也制約多媒體使用的范圍和頻率,所以如果兩種媒體在實現某一教學目標時功能一樣,一定要選擇價格較低的那種媒體。現在教師上課尤其是競賽課,往往眼中只有計算機而忽視其他媒體,多媒體似乎成了取勝的法寶,這不定可取。其實,手段是為教學目的服務的,主要看是否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真正實現教學目標。
二、教育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方法與策略
在信息化進程迅猛推進的今天,信息技術與學科如何結合的方法的形勢已刻不容緩,在學校教學中所占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校在信息技術如何應用于數學學科教學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不少數學教師對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數學教學,還缺乏相應的理論指導與實踐。信息技術在數學學科教學中應該結合什么?怎樣結合?這些都是急待解決的問題。對于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信息技術要與小學數學教學理念結合。理念是理性化的一些觀念,具有穩定性、長效性、持續性、指導性。形成正確的數學教學理念是更好從事數學教育的邏輯起點,因為理念在數學教育活動過程中具有統馭作用。
2、信息技術要與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結合。新課程標準提出“數學要貼近生活”、“數學問題生活化”,事實上,學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他們有一定生活基礎的數學知識,并且對此更感興趣。華羅庚曾經說過,對數學產生枯燥乏味、神秘難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脫離實際。因此,數學學習材料的選擇應注意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注重實效性。教師們可以利用信息資源豐富、時效性強的特點,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學科教學內容有機整合,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引入時代活水,與小學數學學科教學內容相結合,使學生的學習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更具有時代氣息、更貼近生活和現代科技;同時也可使教師拓展知識視野,改變傳統的學科教學內容,使教材“活”起來,讓數學學習更貼近生活。由于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教學的整合尚處于嘗試階段,學生的信息水平不是很高,計算機操作不夠熟練,學生對所需信息獲取分析能力差?;诖?,在課前教師可將相關資源作一些整理,保存在文件夾下或學校局域網絡上,讓學生訪問該文件夾或網站去獲取有用信息。隨著學生信息水平的逐漸提高,可為學生提供網址,搜索引擎等,讓學生通過internet到資源庫中去搜集素材。
3、信息技術要與教師教學方式結合。所謂“與教學方式上有機的結合”,其核心就是把現代教育技術融入到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學中去,在教學實踐中利用技術手段得到文字、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甚至三維虛擬現實等多位信息用于課件制作,充實教學容量,豐富教學內容,運用教學方法更加多樣,更加靈活。結合,不是簡單的將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教學手段與傳統的教學手段想疊加,不是僅僅使用幾張幻燈片,用一用實物投影,而是將信息技術真正的為教學服務,實現學生的學習過程交互化。班級授課制是目前被普遍采用的教學形式。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課堂的組織者和管理者。由于受教學時間統一的限制,學生學習方式較單一、被動,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學生的個性特長難于發揮,因材施教難于落實,而信息技術的引入,則為數學教學注入了新的血液。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學科的整合,是對教與學方式的轉變。在整合中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拓展學習的空間。
4、信息技術要與學生學習方式結合。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要致力于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創設一個有利于教師、學生、多媒體三者之間雙向互動的的環境。同時,“互動”要動在“過程思維”中,要幫助學生從一些繁瑣、枯燥的學習中解脫出來,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動手、動腦、探索,這樣才是在真正意義上尊重學生的創造性,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
5、信息技術要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形式結合。隨著小班化教育的開展,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的有機整合為教師們的教學增加新的形式。基于這一思考,教師可以有意識讓學生自己去查閱資料或進行社會調查,把學習數學由課內延伸到課外,不僅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了課余知識,并且培養學生自主探求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總之,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手段開展教學,利用網絡信息豐富、傳播及時、讀取方便等特性,促進課堂模式的轉變,既豐富了教學形式,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對學習的自教師控制能力。
參考文獻
[1] 劉云生.信息網絡時代與教育最優化[M].中國教育出版社,2000.
[2] 楊榮平.現代教育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M].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1.
[3] 顧泠沅.數學思想方法[M].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2.
[4] 徐立國.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M].四川大學出版社,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