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艷梅
摘要:構建有效的小學語文課堂,需要我們教師認真研究分析學生,把握所學內容,多途徑多方式來進行。本文從精心導入、發揮自主、思維碰撞、多樣朗讀、平等待生等五個方面來進行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構建
努力上好每一節語文課,讓學生在每一節課中都能獲得很多的知識,使課堂充實有效,這是每一位語文教師都想達到的教學境界,也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教師所提出的要求,如何構建有效的小學語文課堂,需要我們教師認真研究分析學生,把握所學內容,多途徑多方式來進行。
一、精心導入,引發興趣
無論多難的知識點,只要學生產生了探究的興趣,精心投入其中,掌握起來也就感覺容易了許多,由此我們可以體會到引發學生興趣的重要性。一篇課文能否引發學生深入研究的欲望,初始階段的導入很重要,教師可以采取的導入方式有很多,不同的課文要有不同的衡量。比如在學習《鄉下孩子》這篇課文時,筆者就依托學生實際采用了談話導入方式:同學們,很多人都說農村生活非常的有趣,我們從小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春天小伙伴們到田間地頭摘些野花,夏天到河里溝里捉魚,秋天幫爸爸媽媽收割稻谷,冬天相約到田野里打雪仗,你都自己經歷了哪些趣事?能不能詳細地給大家說一說?如此導入一下子引開了學生的話頭,由于都是農村長大的孩子,所以就有很多趣事來講,由此引入對課文的學習就顯得非常的自然,學生學起來也就會有濃郁的興趣[1]。
二、發揮自主,提高效率
教學應以學生為主,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學生知識的獲取、能力的增長,所以教師要認清自己的輔助作用,更多的為學生考慮而精心地設計教學,把學生的自主地位凸顯出來,帶動其去參與討論、互動交流,提出并解決問題,在不斷的自主活動的基礎上掌握知識、增長能力,使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扎實有效。例如在學習《讀書要有選擇》這篇文章時,筆者就讓學生針對題目說說自己會想到些什么,對學生們的發言進行了總結:為什么要進行選擇?要選擇那些書目?為什么有的人選擇很恰當,而有的人卻不行?接下來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自讀文本,有想法就作以記錄,不理解就加以標記,手腦眼并用,讀完之后分小組交流所得,綜合起來全班范圍內展示。在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能力得以充分的發揮,在此基礎上掌握知識、增長能力,使過程扎實有效[2]。
三、思維碰撞,張揚個性
對語文中同一內容的理解,因學生能力的區別、品味角度的不同,而會有各自的見解,對于學生這些不同水平不同角度的思維,教師要帶領學生各自說明相應的理由,進行深入的交流,在這些不同思維的相互碰撞中,學生會明白自己思維角度的局限性,汲取別的同學理解中的合理的地方,充實了自我,同時也展示了自己,張揚了獨特的性格,從而呈現出極為活躍的氛圍,其思維的高度、廣度也會在不斷地得以提升。例如在學習《小鷹學飛》這篇課文時,筆者讓學生說出自己從文本中得到的感悟,很多學生都從正面的角度說出了學習是沒有止境的,要不斷地努力,爭取更大的進步。可一位學生卻發出了不同的聲音,老鷹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打擊小鷹,這樣會使小鷹失去努力的信心的,學生也需要鼓勵才能不斷的進步。這種角度的回答一下子激起了學生的討論,兩種異樣的思維發生了碰撞,個性也得到了張揚[3]。
四、多樣朗讀,激活課堂
朗讀是學習語文的一種經常使用的操作方式,它能夠讓學生很快地熟悉文本,同時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品味并積累文本所提供的素材,讀的多了,讀的透了,也就能很容易浸入文本所傳遞的意境中,當自己的情感與文本情境交融于一起,課堂也就活了。在進行朗讀時,教師要引領學生以情入讀,以讀釋情,情讀相融,不斷地提升學生朗讀的語感。小學語文所收錄的文本都是形神兼備、文優質美的精選之作,要學好這些內容,就需要不斷地朗讀,而且是形式多樣的朗讀,在讀中理解內容,在讀中積累詞句,從而帶動學生各項能力的逐步發展。例如在學習《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時,筆者就安排了多形式的朗讀與背誦,先讓學生在默讀之中細細品味文章所包含的情感,然后輕聲慢讀重新品味,懂得了文章激昂、悲憤兼有痛惜的情感后,融情入文再讀文本,先試讀后賽讀,很快就激活了課堂,提高了學習的有效度。對于第二節的背誦,在指導了背誦的要點之后,采用競賽的形式激活了學生的熱情,順利完成了任務[4]。
五、平等待生,品味喜悅
每個學生都希望能得到老師的關愛,當滿足了他們的這個心理需求后,他們就會把更多的精力釋放到語文的學習中來。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抓住每一個可以利用的時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有機會彰顯自己的長處,品味獲得認可的喜悅,進而一步步樹立學好語文的信心。學習中總有一部分學生感到學習困難,他們更希望得能到老師肯定的評價,所以教師要充分留意其閃光之處,然后及時地予以充分的認可,逐步恢復學習的信心,要做到這些,就需要教師細心留意,精心設計。筆者在教學中對此曾采用過多層次教學來進行,例如在學習《輪椅上的霍金》時,針對學生的水平高低,筆者安排學習困難的學生掌握基本的字詞,會進行相應的造句,能夠較為順利地進行課文的朗讀;對于程度高一點的學生,讓他們理清文本的敘述順序;優秀的學生讓他們明白霍金是一位生活的強者,從哪些詞句中能夠得出,并進行相應的賞析。這樣,三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完成各自的任務,而產生喜悅及滿足感,再加上教師的積極評價,學生就會產生獲得認可的喜悅,而不斷增強學習的信心。
總之,有效語文課堂的構建需要教師多途徑的付出,這些付出會使我們的小學語文課堂日益充實有效。
參考文獻
[1] 金翎.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
[2] 張金妞.新課程下如何構建真實有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中國培訓,2015,(06):108.
[3] 谷玉艷.如何構建充滿生命力的小學語文課堂[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11):179.
[4] 杜向萍.試談如何構建有效的小學語文課堂[J].學周刊,2011,(29):1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