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宇+孫長坪
摘 要:頂崗實習存在學生傷害風險,開展頂崗實習必須防范學生傷害。對學生頂崗實習傷害防范應建立政府統領下的學校、實習單位和學生三方共同防范的機制,學校應對學生頂崗實習傷害防范盡組織者的管理職責,實習單位應盡實施者的管理職責,學生在頂崗實習傷害防范中也應履行必要的義務。但從抽樣的100所高職院校頂崗實習管理制度的相關規定來看,高職院校防范學生頂崗實習傷害的制度建設現狀不容樂觀。職業教育頂崗實習涉及多方主體。政府必須對職業教育頂崗實習學生傷害防范制度建設進行統籌謀劃,切實建立起學生頂崗實習傷害多方聯防聯控機制,確保學生實習安全。
關鍵詞:頂崗實習;傷害防范;現狀
作者簡介:盧宇(1985-),男,湖南汨羅人,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人文旅游學院教師,研究方向為高等職業教育管理;孫長坪(1964-),女,湖南長沙人,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法律制度、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律制度。
基金項目:2016年度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課題“職業教育學生頂崗實習人身損害賠償問題研究”(編號:XSPYBZC039),主持人:孫長坪;2017年度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基于法人治理理論的高職院校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研究”,主持人:孫長坪。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7)28-0068-04
職業教育頂崗實習存在學生實習傷害是一種不爭的事實,有報道顯示,職業院校“每10萬名實習學生發生一般性傷害的約78.65人,其中導致死亡的約4.69人。”[1]如何有效防范職業教育學生頂崗實習傷害,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也是大家共同關注的焦點。學者們從不同角度對職業教育學生頂崗實習傷害的防范進行了廣泛的討論,有學者認為對學生頂崗實習傷害防范應建立政府統領下的學校、實習單位和學生三方共同防范的機制,并認為學校應對學生頂崗實習傷害防范盡組織者的管理職責,實習單位應盡實施者的管理職責,學生在頂崗實習傷害防范中也應履行必要的義務[2]。該觀點受到了多數學者的認同,已成為職業教育頂崗實習傷害防范的主流觀點。本文采用該觀點,從三方共防的角度,對高職院校防范學生頂崗實習傷害的制度建設現狀,選取了100所高職院校,并以其頂崗實習管理制度作為研究樣本,進行了調查分析。
一、職業院校對頂崗實習傷害防范履行實習組織者管理職責的制度建設探析
頂崗實習是職業院校組織開展的實習教學。為防范學生頂崗實習傷害,作為頂崗實習組織者的職業院校應當對學生頂崗實習進行精心策劃;應當就頂崗實習開展相關事宜與實習單位進行充分協商;應當對學生頂崗實習全過程進行跟蹤管理[3]。本文從這三個方面對抽樣高職院校頂崗實習管理制度進行了相關數據采集,并依此分析了職業院校作為組織者履行防范學生頂崗實習傷害職責的制度建設現狀。
(一)職業院校頂崗實習組織策劃的制度建設現狀
頂崗實習的組織策劃是指高職院校在準備開展頂崗實習之前,應對頂崗實習在內容安排、時間安排,以及實習崗位選擇等方面進行策劃安排。高職院校對頂崗實習的組織策劃是防范學生頂崗實習傷害的第一步,高職院校應當對學生頂崗實習活動進行精心的組織和策劃。
通過對樣本院校實習管理制度統計分析發現:在實習內容安排上,63%的樣本院校強調實習內容應當符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但仍有15%的樣本院校未對實習內容做任何要求;在實習時間安排上,約30%的樣本院校明確強調頂崗實習應當安排在學生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后進行,但仍有近45%的樣本院校實習管理制度無實習時間規定的條文;在實習崗位選擇上,61%的樣本院校強調應對實習單位資質、實習安全保障等方面進行考察,要求實習崗位應當與學生所學專業具有對應性,24%的樣本院校對實習崗位的選擇只是援引了相關條文的要求,15%的樣本院校對實習崗位未做出任何具體要求。
從上述分析可知,大部分高職院校認識到了學生頂崗實習事前策劃有利于防范學生實習傷害,但仍然有部分高職院校重視不夠,事前策劃規定不充分,據報道,甚至有的高職學院對學生頂崗實習采取“放羊”[4]。這種缺乏組織策劃的頂崗實習,學生實習傷害的后患堪憂。高職院校組織頂崗實習應從實習內容與時間安排和實習崗位選擇等多方面進行精心策劃,盡可能地將頂崗實習傷害風險杜絕在源頭。
(二)職業院校與實習單位協調頂崗實習事宜的制度建設現狀
為有效地防范學生頂崗實習傷害,高職院校應當就實習指導計劃的制訂、實習協議的簽訂、實習安全的巡查等事宜與實習單位進行充分的協商,確保在學生頂崗實習過程中,高職院校、實習單位和實習學生之間能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協調。
通過對抽樣院校實習管理制度統計分析發現:對于實習指導計劃,有60%的樣本院校要求實習前制訂實習指導計劃,但這其中僅20%的高職院校明確要求制訂實習指導計劃時應與實習單位進行充分的溝通協調;對于實習協議,集中頂崗實習的,近24%的樣本院校明確要求簽署三方實習協議,分散頂崗實習的,90%的院校未明確要求簽署頂崗實習協議,對集中與分散頂崗實習都要求簽署三方實習協議的,僅有9%的樣本院校做出了規定;對于實習安全巡查,32%的樣本院校對此作了明確規定,要求學校與實習單位就學生實習安全保障進行協調,而剩余樣本院校的實習管理制度中對此無相關規定。
頂崗實習協調管理工作內容明確化、具體化、制度化,有利于頂崗實習協調工作的具體開展。及時有效的溝通協調,有利于職業院校和實習單位對頂崗實習安全風險形成共防共管機制。但從上述數據分析可知,職業院校與實習單位就學生頂崗實習開展溝通協調還非常有限。為加強學校和實習單位對學生頂崗實習傷害風險的共同防范,高職院校應在實習指導計劃的制定、實習協議的簽訂、實習安全的巡查等多方面加大與實習單位的溝通協調,確保學生頂崗實習安全有序進行。endprint
(三)職業院校進行頂崗實習跟蹤管理的制度建設現狀
頂崗實習跟蹤管理主要是指職業院校對學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的行為進行跟蹤與管理。頂崗實習過程是學生頂崗實習傷害的高發環節,高職院校作為學生頂崗實習的組織管理者,應當對學生頂崗實習過程進行全程跟蹤管理。
通過對抽樣院校實習管理制度統計分析發現:54%的樣本院校明確要求學校應派出實習指導教師,對學生頂崗實習過程進行跟蹤管理,36%的樣本院校對學生頂崗實習紀律進行了具體規定,其中12%的樣本院校重點對“實習信息通報制度”、“實習請銷假制度”、“學生集中住宿管理制度”等重點監管內容進行了詳細規定。
實際工作中發現:加強頂崗實習跟蹤管理是減少學生頂崗實習傷害發生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但從數據分析來看,盡管大部分學校認識到了跟蹤管理是防范學生頂崗實習傷害的重要環節,但對跟蹤管理做出具體詳細規定的學校還是為數不多。職業院校應加大頂崗實習跟蹤管理的力度,細化頂崗實習跟蹤管理在操作層面的具體內容,以利于及時發現頂崗實習過程中的安全隱患,最大限度地將學生頂崗實習傷害風險防患于未然。
二、實習單位對頂崗實習傷害防范履行實習實施者管理職責的制度建設探析
在頂崗實習中,實習單位是學生頂崗實習的直接實施者,對頂崗實習全過程都負有學生崗位安全管理的責任。實習單位對學生頂崗實習過程中的崗前安全教育、崗中安全管理以及實習環境的安全保障等應盡實施者的管理職責[5]。為了解職業院校對實習單位履行頂崗實習實施者職責的要求狀況,本文采集了抽樣高職院校頂崗實習管理制度相關數據,對實習單位作為實施者履行頂崗實習傷害防范職責的制度建設現狀進行了數據分析。
(一)實習單位組織崗前教育的制度建設現狀
頂崗實習的學生正式進入實習崗位操作前,用人單位應履行對實習學生進行崗前教育的職責。崗前教育的內容包括安全操作規范流程與勞動安全衛生防護兩大模塊。高職院校作為頂崗實習的組織者,有責任要求作為實施者的實習單位對學生進行實習崗前教育。
通過對抽樣院校實習管理制度統計分析發現:32%的高職院校中未要求實習單位對學生進行崗前教育;57%的高職院校雖有對用人單位進行崗前教育的要求,但崗前教育的內容局限于安全操作規范流程,對勞動安全衛生防護相關內容基本無涉及;僅有11%的高職院校對實習單位崗前教育的安全操作規范流程與勞動安全衛生防護兩大模塊都提出了要求。
由此可見,作為防范頂崗實習學生傷害的重要環節,崗前教育還很不到位。為了發揮崗前教育對學生頂崗實習傷害的防范作用,實習單位應切實組織好實習學生認真學習以安全操作規范流程與勞動安全衛生防護兩大模塊為核心內容的崗前教育,做到崗前教育不合格不上崗;高職院校對實習單位組織的崗前教育應予以積極配合,讓崗前教育落到實處。
(二)實習單位對上崗后學生崗位安全管理的制度建設現狀
頂崗實習學生上崗后,對學生進行崗位安全管理是實習單位的當然責任,崗位安全管理主要有“師徒制管理,明確師傅為安全責任人”和“頂崗實習過程中安全操作監督檢查”兩種主要的措施。崗位安全管理在實施過程中的關鍵點是頂崗實習學生人數與實習單位在崗人數的比例問題。頂崗實習學生人數較多,則可能出現“一師多徒”、“安全責任人管理幅度過寬”、“安全操作監督檢查因人員眾多而成為形式過場”等情況。
通過對抽樣院校實習管理制度統計分析發現:83%的樣本院校未要求控制頂崗實習學生人數與實習單位在崗人數的比例;11%的樣本院校對頂崗實習學生人數與實習單位在崗人數的總人數比例進行了控制,但未對具體崗位根據其安全隱患大小進行分項人數控制;僅6%的樣本院校(工科院校為主)對總人數比例和崗位分項比例均進行了有效控制。
忽視頂崗實習過程中的安全管理,為頂崗實習傷害發生埋下了嚴重隱患。為嚴防頂崗實習過程中發生學生傷害事故,高職院校應對頂崗實習學生人數與實習單位在崗人數進行嚴格控制,實習單位應樹立強烈的崗位安全管理責任意識,強化師傅對頂崗實習學生的安全責任人角色;加強對頂崗實習學生操作過程中的安全操作監督檢查,及時發現隱患,及時整改,盡可能地避免學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遭受實習傷害。
(三)實習單位頂崗實習環境安全保障的制度建設現狀
實習單位對頂崗實習環境的安全保障主要是指實習單位提供的實習場所、實習設施設備等應當符合安全衛生要求。實習環境具有安全保障是防范學生頂崗實習傷害的基本方面,實習單位應當為學生實習提供安全保障良好的實習環境。
通過對樣本院校實習管理制度統計分析發現:63%的樣本院校實習管理制度對實習單位實習環境的安全保障有明確具體的規定,對實習場所和實習設施設備安全問題提出了具體要求,其余37%的樣本院校實習管理制度中就此項內容或規定得比較粗略或無此項內容。
實習單位實習環境安全有保障,對于減少頂崗實習傷害隱患,防范頂崗實習傷害風險發生有直接的作用。高職院校應及時督促實習單位搞好實習環境安全保障,實習單位應高度重視實習環境的安全保障,加大對學生頂崗實習工作場所的安全衛生檢查,進行比平常更頻繁的實習生產設施設備的維護和保養,確保學生頂崗實習環境符合國家安全衛生條件。
三、實習學生對頂崗實習傷害防范履行實習操作者義務的制度建設探析
學生是頂崗實習的操作主體,學生根據學校的組織安排直接參與實習單位具體崗位的實際操作,學生也負有防范頂崗實習傷害的義務。在頂崗實習中,學生應服從學校和實習單位的實習管理,遵守實習安全管理制度,自覺防范頂崗實習傷害風險[6]。學生自身義務的履行對頂崗實習勞動傷害防范起直接的作用。本文采集了抽樣高職院校頂崗實習管理制度中的相關數據,分析了實習學生作為實習操作主體履行對頂崗實習傷害防范義務的制度建設現狀。
(一)實習學生服從學校實習管理如實匯報實習情況的制度建設現狀endprint
在頂崗實習中,學生應當服從學校實習管理,如實向學校匯報實習單位相關信息和接受實習情況。學生對實習單位開展實習情況的及時有效匯報,有利于學校對頂崗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實習安全風險進行及時預判,有效規避頂崗實習傷害風險。
通過對抽樣高職院校實習管理制度統計分析發現:幾乎所有樣本高職院校都對學生遵守學校實習管理制度,如實匯報實習情況進行了明文規定,但僅有43%的樣本院校對學生匯報實習情況的時間、內容等做了具體要求。
如實匯報實習情況,是每一位頂崗實習學生應盡的義務,也是對頂崗實習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做到早發現早反饋早處理的有效途徑。為了切實維護頂崗實習學生自身利益,盡早消除頂崗實習中各種潛在的安全隱患,學生應當及時向學校如實匯報實習中的各種情況;學校及實習指導老師對學生實習情況也要加強實時管理,事后的匯報將失去匯報的意義。
(二)實習學生服從實習單位管理遵守安全衛生制度的制度建設現狀
在頂崗實習中,學生應當服從實習單位管理,認真做好崗前培訓,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衛生制度;頂崗實習過程中遵從師傅的指導,接受安全操作監督,這是學生自覺防范頂崗實習傷害的應盡義務。
通過對抽樣高職院校實習管理制度統計分析發現:幾乎所有樣本院校實習管理制度都對實習學生服從單位管理,認真參加崗前培訓,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衛生制度等相關內容做了明文規定,但幾乎所有抽樣高職院校對此條實習學生應履行的義務只是做了抽象的原則性的規定,并未配套任何檢查措施,對實習學生遵從師傅以及向師傅請教、報告等事項也缺乏相應的具體規定。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學生頂崗實習過程中是否真正服從單位管理做好崗前培訓,是否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衛生制度,是否遵從師傅以及向師傅請教、報告等都是實習學生自主管理的行為,缺乏應有的監督流程保障;同時這種頂崗實習學生進行自主管理的行為是否簽訂了必要的承諾書,也是在實習安全管理流程上值得注意的地方。
職業教育頂崗實習有其特殊性,它是職業院校基于實習教學需要組織的,由實習單位具體實施的,學生在實習崗位完成的實踐教學環節。不容置疑,頂崗實習存在學生傷害風險,開展頂崗實習必須防范學生傷害。然而,從以上的制度建設現狀分析可見,職業教育學生頂崗實習傷害防范卻不容樂觀。職業教育頂崗實習涉及多方主體。頂崗實習學生傷害防范,需要職業院校、實習單位、學生各方高度重視,多方聯防聯控。政府必須對職業教育頂崗實習學生傷害防范制度建設進行統籌謀劃,切實建立起學生頂崗實習傷害多方聯防聯控機制,確保學生實習安全。
參考文獻:
[1]全國職業院校學生實習責任保險統保示范項目聯合工作小組.全國職業院校學生實習風險管理2013年度報告[EB/OL].http://www.moe.gov.cn/s78/A07/moe_731/201411/t20141113_178085.html.
[2][3][5][6]孫長坪.構建學生頂崗實習勞動風險的防范機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4).
[4]葛向陽,晉浩天.大學實習=“放養”?[N].光明日報,2014-7-21(06).
責任編輯 劉揚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