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玲
摘 要:足球運動是世界上最有吸引力的體育運動,由于場地、環境等各個方面的限制,關于增強農村小學體育課堂豐富性的呼聲近年來日漸提高,在這些呼聲中,足球運動在小學課堂中要求開展的呼聲尤為引人注目。現在農村學校里踢球的孩子逐漸減少了,所以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在學校大力推廣足球運動。
關鍵詞:農村小學;足球教學;構想
小學開展足球教學更重要的在于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小學足球教學中,可以通過豐富的教學形式以及足球游戲促進小學生機能發展以及身心健康,促進小學生的社會化,促進我國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以及社會適應力。總之,在小學體育課堂中開展足球教學對推動小學生的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農村小學課堂開展足球運動的重要意義
1.足球運動能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
足球是廣大青少年喜愛的一種體育活動,它能使人體機能得到全面的鍛煉。青少年在參加該項運動的過程中,既能鍛煉長跑的耐力,也能鍛煉短跑的速度;既能鍛煉大腳出球,也能鍛煉頭球彈跳;既練習了帶球技術,也鍛煉了激烈拼搶……在不斷地訓練過程中,青少年食量增大,新陳代謝加快,機體抵抗力增強,四肢發達,頭腦靈活,肌肉強壯。青少年參加足球運動,既能使肌肉纖維變粗,肌肉收縮力增強,還能促進骨骼生長,骨密度增大,骨骼的直徑增粗,骨重量增加。青少年參加運動,更有助于智力發展。足球運動不光是拼體力、拼技術、拼戰術,更重要和更高層次的是智力與心理的比拼。
2.鍛煉小學生堅強的品質
足球是一項集體項目,在不斷的練習當中能培養嚴密的集體觀念和組織性、紀律性,能培養勇敢、頑強、機智、果斷、善于適應、勇于進取、堅韌不拔的意志。青少年堅持參加足球訓練本身就是一種意志品質的磨礪。初學踢球者,需要用頑強的毅力克服種種困難,如要以腳代手控球、初學動作不協調等等。學踢足球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學好的,青少年參加足球訓練和比賽的過程,也是磨煉意志品質的過程。
3.培養足球后備人才從小抓起
在發展青少年足球運動中,其發現和選拔后備人才,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縱觀國內外足壇,所有優秀足球運動員都是從小接受足球訓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才取得了今日令人矚目的成就。在訓練實戰中發現和選拔后備人才,對青少年來說,可能要兩三年,甚至需要五六年。因此能否堅持長期訓練也是其成才的一個關鍵因素。
二、通過踢足球改善關系,促進師生和親子間的和諧
足球是溝通師生、親子之間情感的使者。家長、老師和孩子一起踢一場足球就是最好的家校合作和親子教育。師生、親子一起踢球,就是師生、親子在遵守同一套的游戲規則下玩同一個團隊游戲。大家公平、公正、公開地進行比賽,遵守同樣的游戲規則,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平等、互助友愛的精神。而老師、家長在與學生一起踢足球中才能真正學會平等、尊重和關愛孩子。因而我校的家長會有時候就是以師生親子足球賽的形式開展的。
三、足球運動,能給孩子金色的童年增添非常多的快樂
小學的教育首先要給孩子一個充滿快樂而有詩意的童年。在小學階段,沒有這一點,教育就不是好的教育。我們的教育首先要讓孩子對學校的學習生活樂此不疲,而不是疲此不樂。記得有一位記者問德國學者索勒應如何向她的孩子解釋什么是快樂時,她說:“我不需要解釋什么,只要給他一個足球讓他去踢就行了。”是的,只要足球能帶給孩子快樂,我們就應該給孩子一個足球,我們就有理由把足球運動推行下去。讓我們走進孩子的世界,跟孩子一起踢球吧。
四、農村小學教師足球師資需建設
身教重于言教。老師要通過自身的每天運動,讓學生養成每天健身的良好的生活習慣。而在足球方面,老師和家長是學生最好的陪練員。如果老師和家長都熱愛足球活動,學生自然而然的也會熱愛足球。因而學校不僅在各個班成立男女生足球隊,還成立了教師足球隊。
五、足球進小學課堂的意見和建議
一、二年級的學生,主要學習球感練習,還有一些游戲融洽的地足球融入一起;三、四年級主要學習傳接球練習,更能準確地掌握足球的球性和自身靈敏性;五、六年級的學生在球性、腳法學習后開始逐漸進入技戰術跑位和射門等等。我國的著名教練嵇明海說過,“要讓孩子們感受足球的魅力。從小踢足球,有利于培養孩子的興趣,也能提高身體素質。”
總之,將足球運動引入體育課堂之中,通過長期、系統的體育鍛煉對處于發育期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思想品質、智力培養,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因此,我們殷切希望同學們堅持鍛煉,挖掘潛質,促進綜合素質的發展,在小學階段成為一名德、智、體全面發展、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孫金華.淺議興趣教學在足球課中的運用[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16).
[2]岳海峰.小學體育課堂足球教學現狀分析[J].品牌(下半月),2015(6).
[3]王梅瑩.新鄉市校園足球試點小學足球活動開展狀況調查研究[D].河南大學,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