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軍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逐步實施下,初中教學要求不斷地創新教學理念,調整和更新原有的教學方式方法,不斷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新課程方案要求教師關注知識的形成過程和學生學習的方法,關注教學環境的設計、學生學習活動的設計。我們要把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探究能力、創新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放在首位。
關鍵詞:新課程;教學理念;教學改革;教學措施
新課程改革會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到來積極的影響,會促使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從而進一步明確課堂教學中教與學的關系,在實際教學中充分發揮出教師的組織、引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師生共同發展。在新課改實施之后,新課標對課堂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們的數學課堂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要積極轉變自己傳統的數學教學理念,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發揮出主體作用,提高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欲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一、傳統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師資存在的問題數學的教學離不開一支精干高效的教學隊伍,師資的建設永遠是教學的基礎和核心所在。但從以往大量的教學經驗來看,很多初中學校的數學師資并沒有達到很高的水準,主要體現在師資的質量和教師資源的分配上面。教師的質量問題在于專業性,有些學校存在非數學專業出身的教師擔崗的情況,有些數學教師長期處于封閉式職業發展狀態,對于新課改的要求沒有及時掌握,從而調整自己的教學;教師資源的分配主要體現在常常存在一個數學教師要負責好幾個班甚至整個年級數學教學任務的情況,那么教師的精力肯定會被大大分散。
2.課堂效果的問題課堂效果常常體現在學生的舉手發言、回答問題、與教師的互動、課堂關注度、練習作業等方面,但就目前很多初中學校來說,課堂的效果并沒有達到新課改的目標,也沒有達到學校和教師所希望的程度。學生在數學課上大多處于沉悶的狀態,怯于表達,樂于開小差,教學的效果自然無法得到有效提高。此外,課堂的提問引導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很多教師拋出的問題其實并沒有“技術含量”,往往停留在書本已有的闡述上,且包含大量做題,學生的反思和反問被放到了一邊,學生的數學思維并沒有得到多少鍛煉,所以整個課堂提問表面看似熱鬧,但其實收效甚微。
3.興趣引導的問題初中數學在小學六年數學學習的基礎上,加入了數軸與坐標系、概率初步、未知數與方程式變換、空間立體幾何、多項式、三角函數等重點難點,可以說是從代數、幾何到方程都有涉及,難度均有提升。而數學作為一門研究數量、結構和變化的學科,要求學生有較好的抽象思維,對“數”的抽象和對“形”的抽象都有具體要求,所以初中生在數學學習方法的掌握和理念的形成還尚未成熟的情況下,抽象思維的要求對他們而言是一種挑戰,此外,不恰當的教學方式容易讓他們對數學不感興趣,容易產生畏難情緒,這種消極情緒得不到消解往往會伴隨著后期對數學學習理解的偏差。一些教師在課堂上以機械式的灌輸代替原本可以生動形象的描繪方式,使得課堂氛圍呆板乏味,進一步削弱學生的興趣。
二、教學創新的幾個方向
1.加強教師綜合素質要讓初中生愛上數學,就應當從讓他們感受數學之美開始,而數學教師自身對數學之美的感悟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和判斷,所以首先要加強教師隊伍的業務能力。
為此,數學教師應當接觸數學教育的前沿,而且現代數學與前沿科技的發展尤其是信息科學技術緊密相關。數學雖然存在真理的一以貫之性,但這并不意味著數學教師能夠一勞永逸地與數學前沿的發展隔絕開來;再則數學教師應當全身心投入教學,專職做好本職工作,把學生的關注點當作教學的突破口和重點,把學生數學學習的問題重視起來,并有效建立課后跟蹤體系,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心,體會學習的價值和樂趣。
2.培養數學思維,帶動課堂效果數學思維在學生的認知領域往往表現為習慣性的思考,而數形結合思維的體現能夠帶給學生以深度的思考。數字與圖形、方程與圖像作為數學研究中最基本的單元,要讓學生認識到本質是相通的,所以可以互相轉化。數與形密不可分,構成了數學世界的統一整體。從小學開始對于數的掌握,到引入簡單圖形,再到圖形的變化,現在到初中強調數形結合,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是他們認識數學本質的過程,即在于認知數形結合的過程。數學之美的變化感、規律感和靈動感,在數形結合的思維上體現得淋漓盡致。讓他們深刻體會數與形是有聯系的,解題和思考需要用到這種思維。
3.引入數學史之美數學史探究的是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演變與發展,那么數學史就包含了歷史上數學科學的發展對人類文明所帶來的影響,可以說是帶有了歷史和故事闡述的趣味性,教師可以適時引入。比如,三角形勾股定理的證明中,可以選取數學史上不同的證明方法,比如趙浩杰證明、歐幾里得證明、美國總統加菲爾德的證法等。通過對數學史上這些證明方法的探究與介紹,體會探究數學定理的價值。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向學生揭示美,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有助于增強他們學好數學的動力。
新課程標準下,初中數學教學已經逐漸踐行了一些好的教學新思路,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新進展。但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仍然存在著一些不利于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數學素養惡化綜合能力的現狀。這需要各位初中數學的任課教師在實際教學實踐中進行探索。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不斷改進教學現狀,提高教學效率,進一步培養學生數學素養和數學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孫翠平.新時期初中數學教學的探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4(2).
[2]朱學范.探究新時期初中階段數學教育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
[3]李樹臣,張昌偉.再談數學創新教育的實施問題[J].中學數學雜志,2005(4).
[4]季艷華.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