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朋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課堂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個體學習,注重開展素質教育,但是初中生的理解能力和專注力有一定的限制,所以需要引用一些新鮮的教學方式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調動課堂積極性。雖然微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一些任課老師并沒有采取有效措施將這些內容融入教學當中,未能積極有效利用微課輔助課堂教學。為轉變這種情況,本文提出了一些把微課融入初中化學課堂的創新對策。
關鍵詞:微課教學法;初中化學;創新
一、微課教學法的特征及發展
隨著科技的發展,教學也開始與時俱進,微課已經走入我們的課堂,微課教學法是一種自主式的教學方式,它包括了教學所需要的素材,課外資料,課后練習題等教學資源,還可以在網絡上進行學生反饋和教師點評,與傳統的教育方式相比,微課教學法更注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微課教學時間短,教學資源容量小、內容少,主題更明顯突出,教學針對性強。化學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微課的教學價值,改革教學方式,以更加科學合理的方式去利用這種教學資源,從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學效率。
二、微課教學法創新與思考的重要性
1、微課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初中化學有些知識比較枯燥,學生學習起來感覺比較困難,微課教學法的使用可以激發他們的興趣,采用視頻、圖片等具象化的學習資料能增強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和形象性,讓學生更好投入課堂學習當中,激發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氣氛。比如可以在課堂上通過播放視頻演示水分子的形成過程,放大氧原子和氫原子的結合過程,營造了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他們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2、微課教學法的創新豐富了教學形式,激活了化學課堂的氣氛。微課是以視頻為載體的,這就意味著微課集聲音、影像為一體,這種形式與單純的書面文字相比,趣味性更大,而興趣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視頻、圖片的展示,將這些內容融入課堂教學,直觀形象的顯示初中化學教學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有助于學生更好融入課堂教學活動。
3、微課教學法以一種創新的形式傳授知識,提高了課堂效率。在初中課堂中引入微課教學,改革了傳統的單一課本知識講解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上用動畫等方式讓學生學習,學生也能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達到較理想的學習效果。化學中最重要的教學內容就是實驗教學,但在實際教學中,由于現實條件限制,很多實驗學生只能通過課本講解和老師描述去想象,不利于學生真正地理解實驗,微課通過形象的視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種問題,使學生直觀地看到化學變化過程。
三、微課教學法的創新和思考
1、科學合理地利用微課教學法的優勢,調動學生積極性,彌補化學課堂的實踐缺失。初中化學有些試驗需要使用有毒有害物質作為實驗原料,存在一定的危險性,而微課能通過微課鏈接微視頻彌補這種不足,滿足學生探究問題的好奇心,安全可靠,還能取得良好效果。比如在講解氯氣的實驗時,氯氣是有毒氣體,出于安全考慮,并不適合在人群密集,場地空間狹小的教室或者實驗室里操作實驗。對此,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演示實驗的微課,這實際上與學生觀看教師操作并無太大區別,所不同的是微課視頻可以反復播放,教師也可以在視頻播放的過程中進行講解,既保證了學生的安全,又可以達到教學目的。
2、微課教學可以幫助課堂情景再現,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記憶。微課可以實現圖、文、聲的生動結合,可以讓學生更加形象直觀地去接受課堂信息,化學老師要善于運用微課技術,在課前準備好上課所需要的實驗視頻,強化同學們的情感體驗,在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下實現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深化理解和牢固記憶。
3、通過微課教學,把復雜的知識簡單化,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吸收理解。在課前,老師可以在微課堂中精選典型習題供學生自我學習,學生可以通過微課反饋給老師這節課中的難點信息,以便于老師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安排。微課還可以進行分組討論,探究重、難點,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以及小組合作探究,加深知識的記憶,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總結:
由于傳統的教學方法的局限性,學生空有理論知識,缺乏實驗經歷,初中化學教學一直達不到理想的水平,在現代化科技的推動下,微課改善了學生的知識體驗缺失,微課教學法是大勢所趨,它可以輔導原有數學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另外微課是教學重要的輔助工具,它的教學使用時間比較靈活,教師可以隨時在零碎時間對學生進行微課教學,方便學生復習加深知識的理解。對于化學老師來說微課的出現方便了教學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化學老師要重視對微課教育法的利用,進行教學模式創新,突破化學教學難點,順應時代潮流,以多元化的形式培養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胡卓旋.創新教學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15).
[2]王冠宇.微課視野下初中化學教學的創新[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25).
[3]夏萬斌.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初中化學中的教學策略[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