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芬
摘 要:從傳統文化的回歸現象,引出對小學生誦讀能力培養的思考。從誦讀對學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的角度,提醒廣大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注重對學生的誦讀指導。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材教法;誦讀
董卿主持的央視節目《朗讀者》一開播,迅速火遍全國,被不少人譽為電視綜藝的“一股清流”。這檔“高而不冷”的節目,于潤物無聲中,讓朗讀者的故事彼此交融,讓你我的心靈透過動人的文字,穿越情感的波瀾,抵達寧靜和悠遠。董卿表示:“朗讀是一種學習的方法,但更多時候,朗讀也是傳播思想、傳遞情感、傳承精神的一種手段。”白巖松這樣評價:“《朗讀者》不僅對董卿有意義,《朗讀者》也將對中國電視的觀眾和文化的傳承有意義,它是一個回歸本源的過程,朗讀雖然是一個現代的字眼,但也是中國文化一直以來的讀、說形式。”
是的,回歸中國傳統文化,必須重視朗讀這種語文學習的方式。毋庸置疑,語文學科的第一要務是讓學生學習語言,而“讀”是學習語言的重要方法之一。通過朗讀、熟讀、背誦,學生才能將書面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并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作為教師進修學校的老師,我在組織培訓小學語文教材教法的過程中,對小學語文老師特別強調一點,那就是:必須重視小學生的誦讀訓練和指導。
為什么要注重小學生的誦讀訓練和指導工作?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回歸傳統文化,必然要誦讀經典古詩文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精神的家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們立足世界文化之林的根基,歷經幾千年,已經融入民族血脈。從《漢字聽寫大會》《成語大會》,到《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見字如面》等,這些電視綜藝節目的走紅,說明中華傳統文化回歸熱一直在延續。回歸傳統文化,必然要繼承傳統文化中最基本的學習方式,那就是誦讀。
1.誦讀經典古詩文,可以提高孩子的人格修養
“文以載道”,經典古詩文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最好載體,蘊含了為人處世的哲學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許多小學老師反映: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誦讀訓練,上課注意力更集中了,班級秩序變好,老師不在教室的時候,同學們也能夠遵守紀律,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能力也提高了。讓孩子從小誦讀經典古詩文,對提高他們的眼界、心胸、志氣、品格修養等大有幫助。
2.誦讀經典古詩文,可以培養孩子的愛國情懷
經典古詩文是培養學生民族歸屬感和自豪感的最好教材,從小扎根于本民族的傳統文化中,能夠增強孩子的文化自信,這也是學生愛國的具體體現。
二、語文教學注重誦讀,對學生語文學習益處多多
1.有助于學生學習語言
語文學習就是在學語言。在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的時候,要求學生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減字,讀通順。反復朗讀,熟讀成誦,學生就能讀得準確,讀得流暢,增強語感。在與字詞的多次“見面”過程中,學生就牢固掌握了字的讀音、字形,從而有效地識字、識詞。
現行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大都文質兼美,這就為學生學習語言文字提供了豐富的材料。我們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指導學生朗讀,強化學生對語言的直接感受和積累運用。如老舍先生《草原》一文,教師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并透過具有明麗色彩的文字看到作者筆下的藍天、綠草、白云、羊群,從而體會“那里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同時也積累了“那么……那么……”“既……又……,既……又……”的句式。讓學生直接感受語言,積累語匯句式,學生就能逐漸學會運用語言文字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抒發自己的感情,從而發展自己的語言。
2.有助于學生提高審美
在語文教材中有許多用優美的文字描繪秀麗的自然風光的文章。我們在組織教學時,可通過聲情并茂的示范朗讀,引領學生通過文字所描繪的事物的形狀、顏色,進入畫面意境,認識和感受自然的美,從而提高審美情趣。誦讀美文,可以誘發學生的想象力,發展形象思維,并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從而樹立起正確的審美觀,提升感受美、鑒賞美的能力。
古典詩文在提升學生審美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優勢。有位大學教授,主攻現代文學,她主張孩子應先多讀一些現代文學作品,在有一定的基礎后再讀古詩文。但一句古詩改變了她的觀點。那是她帶著上二年級的女兒在北大未名湖畔漫步。眼前湖水蕩漾,清蓮半開,偶爾有蜻蜓飛過,畫面很美,她正想著用什么語言來描繪,女兒脫口而出一句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女兒的審美表述如此貼切,當時就讓她驚呆了。這使她認識到,孩子的審美能力是需要及早開發的,并且從古詩文中可以汲取到很多營養。
3.有助于學生發展思維
我們知道,“誦讀”不僅僅是嘴巴的活動,還包含了豐富的思維和情感活動。比如《小珊迪》,文章飽含情感,感人至深。在指導學生朗讀時,要引導學生揣摩小珊迪“懇求”“請求”“哀求”“乞求” “我”買他的火柴的語言,從而了解小珊迪的悲慘命運和誠實品格。學生在對小珊迪的認識過程中,自然地會聯系自己的生活經歷,做出判斷,因而也是思維的過程。此時,我們老師可適時進行德育滲透,幫助學生明是非、辨美丑,以期收到“既教書又育人”的整體效果。
另外,重視小學生的誦讀訓練,還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強記憶力,培養耐心和堅持力等,總之是益處多多。
參考文獻:
王力群.小學生閱讀能力培養之我見[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