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華輝
摘 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說小學語文教學不能再像以前一樣,進行填鴨式的教育,而是應當把學生作為教學主體,教師作為引導者進行語文教學。情景教學法就是一種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發揮學生主動性的教學方法。在情景教學過程中,學生能有效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不斷發展。結合教學經驗,談論如何在小學語文中運用情景教學法。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情景教學;方法策略
情景教學法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方法來說,更加能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有助于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情景教學法就是老師創造的適合上課的教學情境,根據學生所學的知識,聯系現實生活中的情景,將學生引入到教師設定的場景中。然后,學生根據情景的感知和認識,深入情景,從中獲得所學內容的知識,從而實現教學的最終目的。
一、新課改背景下情景教學對小學語文的作用
1.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情景教學法在使用的過程中,會使用很多額外的道具。比如音樂、圖片等,通過這些教學讓學生進入到情景之中,可以觸動學生的心靈,豐富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從情景中學到知識。除此之外,使用情景教學法還可以使學生的思維變得更靈敏,改善課堂氣氛。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優勢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可以在快樂的環境中提高自己。
2.提高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
情景教學法有的時候會要求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讓小組內的成員分別扮演課文中的角色還原情景。在情景扮演的過程中,小組內的成員免不了要進行相互交流。在交流合作的過程中,學生會相互學習,在合作中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團結協作的能力。
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情景教學的策略運用
1.運用生活資源,創建情景
小學語文教學是一個高于生活又回歸生活的過程,學生在課本中所獲得的知識都是來自于生活中的總結,從而上升到理論層面。教師在教授小學生的時候,要回歸到生活中,讓學生通過形象的現實生活去理解理論,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在設計語文的情景時,教師要將生活中的實際情況與課文進行藝術性的連接,從而提升語文課堂的魅力。
例如,在學習到《難忘的一天》這課時,教師就可以運用生活中的場景,幫助學生去理解課文。本文的教學目標是體會小作者的激動以及對鄧小平爺爺的崇敬之情,并且激發對計算機的興趣,認識到自己肩負重大的責任。這時就可以讓學生想象一下,如果你見到了鄧爺爺,會有什么樣的心情?如果給鄧爺爺演示計算機,你會不會緊張?通過這樣的簡單的情景假設,讓學生體會到主人公當時的心情。
2.運用音樂氛圍,創建情景
音樂是一種藝術形式,它可以表達人們的情感。同樣,音樂也是小學生喜歡的一種藝術,在小學語文課的教學中,運用音樂去創建情景,有助于將學生帶入到音樂氛圍的情景中,讓學生調動聽覺器官和想象力,去進入情景中感受課文中所描繪的事物。除此之外,教師在使用音樂創建情景時,一定要選擇比較恰當的音樂,這樣才容易吸引學生進入狀態。
例如,在學習《找春天》這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使用相應的音樂幫助學生進入到課文情景。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學會比喻句,并且能夠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那么在上課之前,教師先讓學生閉上眼睛,聽一首《春天在哪里》,通過欣賞這首歌曲,學生可以通過聽歌曲的內容去想象春天的樣子。然后,教師再讓學生說說歌曲里的春天是什么樣子的。最后,教師再讓學生欣賞課文,理解課文中的春天。
3.運用小組活動,創建情景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讓學生在小組中創建情景,從而感受課文中的中心思想。在進行小組合作時,一般情況下要根據課文的要求,劃分人數,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通過學生小組之間的合作,還原課文中的情景,從而感知課文。
例如,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去扮演各種角色,進行表演。在小組合作創設情景時,小組內可以分為旁白和演員。旁白主要是介紹課文中的情節,演員主要負責表演,還原課文中當時的情景。當學生表演完之后,教師要對學生的表演進行點評,并讓學生說出自己扮演角色時的體會,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
總之,情景教學法是一種以情景為載體的教學模式,在情景的創設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入情景,感受課文中心思想。本文闡述了情景教學法對小學語文教學的作用,并且提出了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情景教學的三點策略。通過情景教學法的運用,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快樂。
參考文獻:
[1]葛炎.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互動情景教學策略的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21):137.
[2]李榮銘.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互動情景教學策略[J].黑河學刊,2011(12):136-1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