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比剛
摘要:新一輪教改要求教師全面推進素質化教育,讓全體學生都能實現提高。傳統的“一言堂”、“滿堂灌”式的教學模式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忽略了學生的個性發展,長期處于這樣的教學模式也會使很大一部分學生喪失學習興趣,進而影響了學習成績。本文對如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開展分層教學展開了論述,望給廣大教師帶來借鑒意義。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化學;分層教學;應用
新課程理念條件下,每個學生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因此,面對學生們存在的個體差異,教師要善于采用分層教學。分層教學法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體現了一種“以生為本”的思想,能夠有效地發揮學生們的主體作用。化學作為高中的重點學科,讓很多學生都感到頭疼,因而學生們的化學成績參差不齊。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采用分層教學,有利于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掌握自己的學習任務,不斷提升自己的成績,并體驗到學習化學所帶來的成就感和快樂感。這樣,全體學生們的潛能才能得到有效的開發,進而實現全面的提高[1]。
一、對學生進行分層,全面掌握學生的信息
從古代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因人而異”施教觀點,到近代原蘇聯教育學家維果茨基提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二者都為分層教學提供了理論根據。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不挫傷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情況下,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認知能力進行合理分層[2]。
比如,在初次開展《化學實驗基本方法》之前,我在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全面而細致的摸底之后,將學生分為上、中、下,三個學習層次,在教學中針對這三個層次的學生也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學策略。由于上層學生基礎較扎實,對于新知識的理解能力也很好,而且對化學課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中層學生在學習上保持著一顆進取的心態,但是基礎知識欠扎實;而下層學生學習基礎相對較差,追究其主要原因是下層大部分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存在一定的學習障礙,不樂于積極思考和動筆演算。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情況,教師要確立不同的教學目標,這樣就會使得課堂教學不因為教學目標太高而挫傷一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不因為目標太低而使上層學生學得索然無味。在帶領學生學習完本節知識之后,我又為每個層次的學生布置好精心設計的練習題,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均衡發展。
對學生進行分層是開展分層教學的前提,教師需要全面了解學生的信息,綜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層,保證分層教學的有效開展。
二、分層備課,使每個層次的學生學有所得
備課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教師在進行分層備課時應該處理好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使備課內容在既保持共性的同時,又保持個性,從而使得在開展教學內容的過程中,處理好同步教學與分層教學之間的辯證關系。
比如,在帶領學生復習“醇和酚”的相關知識點時,要求C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掌握教學基本目標,在此基礎之上,引導學生通過分析“醇和酚”之間存在的特定關系,繪制相關表格,使學生對官能團、結構特點、主要性質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并配上三個基礎練習,以鞏固舊知,完成教學基礎教學目標。對于B層次的學生,則要引導學生從一般規律中挖掘特殊規律,并匹配上相關問題,對于學生的回答,教師要進行完善和評價,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最后,在附加幾個適合中層學生發展的練習題,借以滿足中層次學生發展。對于A層次的學生,則設定更高層次的問題,如,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設定綜合分析問題,使學生得到更深層次的發展,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推理能力。
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上課之前,教師還對教學時間、教學步驟、教學方法進行合理的把控,做到心中有數,教之有法,有的放矢地開展教學活動。這樣,既能夠保證課堂高效開展,又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科素養。
三、結合對學生的分層情況,進行教材分層
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在吃透教學大綱的基礎之上,深入探究教材內容,在課堂上開展彈性教學,這樣會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盡可能的挖掘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熱情,使高中化學課堂高效開展。
比如,在帶領學生學習“氨氣的成分和性質”相關知識時,我明確的告訴A 層次學生的學習目標為:不僅要熟練掌握氨氣的成分和性質,還要掌握與氨氣相關的一些化學反應方程式,并知道這些化學反應方程式的來龍去脈,掌握氨氣的制作方法。對于B層次的學生學習目標則設定為:掌握氨氣的成分和性質,掌握一些重要的與氨氣相關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并能夠回答“①一水合氨化學性質是否穩定,如果不穩定,那么受熱會分解成什么?②氨氣與氯氣反應,產生的現象是什么?化學反應方程式是什么?③氨氣在生活中有何應用?”這幾個問題。要求C層次的學生掌握氨氣的主要成分,理解氨氣的性質。在后續的課堂開展過程中,我也會根據每個層次的學生,進行對知識層面的不同講解,使學生在對明確了自己的學習目標之后,對知識進行不同程度的理解和掌握,同時我也會依據知識的難易程度,對教材難度分為難、中、易三個層次,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不同層次的教學。在課堂開展的過程中,我也會積極努力的為學生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保持愉悅的學習情緒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從而不斷激活學生思維,促進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良好的發展[3]。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教材進行分層處理,設計合適的問題,可以拓寬每一個層次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使他們對知識產生不同程度的理解和掌握。由此可見,結合學生的不同情況對教材分層,能夠有效地拓寬教材知識深度,使學生保持對高中化學課堂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效率。
四、結語
總而言之,開展分層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只注重對尖子生的培養,忽略對中下層學生的培養的現象,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學有所得。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開展分層教學,還可以使課堂教學質量得到明顯的提升。同時,利用這種教學方法,也可以有效地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提升對高中化學課堂的學習熱情,進而提高學習化學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董作寶.翻轉課堂理念下的高中化學教學模式探究[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07).
[2] 鐘秀琴.論高中化學教育中的創新思維及創新能力的培養[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07).
[3] 白天英.關于高中化學教學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方式[J].學周刊,2017(23).endprint